说说宋朝时期的奇葩劝谏方式,扯皇帝衣角,唾沫星子喷皇帝一脸
对宋朝劝谏方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家对《清平乐》里的王凯扮演的宋仁宗是不是感觉很可怜?选个枕边之人还要宰相们拍板,偶尔楚楚可怜地说句心里话,就会迎来一众大臣的“唾弃”,简直颠覆了人们对高高在上的皇帝的传统认知。殊不知,真实历史上的皇帝不仅受到宰相们的牵制,还要受到谏官们的监视。
北宋著名的“包黑子”包拯做谏官时就曾用唾沫星子“喷”过仁宗。史载,个性温柔的仁宗禁不住宠爱的张贵妃怂恿,准备在朝堂上封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为宣徽史,这可是个管皇宫内诸司迁补、郊祀、进奉的关键之要。
仁宗刚用嘴把话努出去,咽完唾沫星子,就迎来朝堂一片“口诛”,那个场面之热烈,反对声之沸腾,最激烈的就数那个“一脸黑”的包拯,跑到仁宗面前,慷慨陈词,唾沫星子喷的老远还不自知,竟然还喷到皇上脸上。最终仁宗被这“唾沫星子”怼得收回成命,再也不敢说这事了。
不独包拯,太宗时期寇准也曾因劝谏狂拽太宗衣角,赵普劝谏不过,还曾经一而再把太宗给撕掉的谏书粘上再奏,
为啥宋代的臣子劝谏如此之“奇葩”,让人忍俊不禁呢?笔者这就探析一二。
一、士大夫们的死谏精神
(一)宋代是有骨气的士大夫的天下
士大夫是什么?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之所以宋代被人们称为“有骨气”的朝代,就是因为这些士大夫们的气节,这个气节是从一而终的。
跟唐朝的武夫顽拧、粗鲁不同,宋代的士大夫们大多受到儒家传统教育,希望忠君报国,自身修为甚高,做人办事都有一套严谨的儒家标准,加上宋代“士大夫”治国,跟汉魏时动辄就会面临杀头之危险不同,士大夫的地位十分稳定,因此养成了宋代臣子们爱“死磕”的性格。
(二)即使惊天动地,也要死谏到底
《说苑·正谏》中记述:“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君不忍为也”,在这种“忠君即是犯谏”的思想指导下,宋代广大士大夫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发扬“死磕”精神,仁宗时期的范镇就是这样一个“死磕”分子。
仁宗在位多年,由于没有亲生子嗣,因此久久不能设立太子。出于对不立太子会招致朝局动荡的考虑,群臣都“莫敢先言”,只有范镇,他三次面见仁宗陈述早立太子之必要,痛哭流涕,百日内上书达十九次,头发都由黑变白,如此奇葩的大臣,仁宗气得将他将他改职。
他仍不灰心,连同韩琦等人最终劝说仁宗定赵曙为太子,好友苏轼曾评价他“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语壮,常欲继之以死,虽在万乘前,无所屈”。
二、“谏言不咎”使谏官们很放得开
(一)无论行动多奇葩,都有祖训保护。
早在太宗朝时,宋朝就立下了“不杀士大夫”和“谏言不咎”的祖训。《宋史·太祖本纪》记载:“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逾此事者,天必亟之”。因此谏官们才会“风闻奏事”,因为这并不冒生命危险,至多被贬官而已。
太宗时期的寇准也因为奏事与太宗相左,在太宗拂袖起身要走时,寇准用手拽住他的衣角,让他坐下,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势,最终使皇帝屈从。
(二)皇帝往往纵容谏官的过激行动。
谏官由皇帝亲自选定,由于宋代的“差遣”制度,谏官往往由一些与皇帝过往较亲密的重臣兼任,实际位高权重。宰相赵普曾帮助太祖登上帝位,为其谋划陈桥兵变,是太祖的功臣,也是太祖的好兄弟。
宋立天下后,赵普经常对曾经同甘共苦的太宗“直言劝谏”,毫不留情。史载,赵普曾上奏推荐某人为官,得到了太祖的否定后,赵普丝毫不退让,第二天、第三天接连重复上奏,太祖急得把奏章撕掉,他却面不改色,当天晚上又给粘上,过了些天又再次上奏,最后太祖只能答应。
三、不奇葩就难成功
(一)不过分、不奇葩就难成功
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在皇帝、大臣和谏官中,谏官除非与任何一方鱼死网破,不然就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十分难做。
神宗时期,“三冗”现象十分严重,内忧外患,王安石受命于危难之间,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由于使用青苗法、平准法等一系列激进措施,触及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得朝臣一众截然反对。
司马光也气得告老还乡,谏官们更是网罗众多罪名,他们以慢上无礼、好名欲进、朋奸附下等弹劾王安石,王安石则予以反击,依靠神宗一时支持,更换了大批反对变法的官员。
谏官们也受到打击。变法到了后期,由于弊端日益显现,加上谏官们的日益指责,神宗才不得不罢黜王安石。总之,在皇帝与大臣之间,谏官们除非闹个鱼死网破,不然难有好结果。
(二)平衡点不好找让谏官们也为难
在皇帝和大臣面前,谏官可是两边不讨好、四面都树敌。说到皇帝与大臣的关系,那可是十分微妙了。皇帝无时无刻不在猜忌大臣,大臣也无时无刻不在私底下猜忌皇帝,在皇帝面前可以说大臣不是,在大臣面前可以说皇帝不好的,恐怕只有谏官了。
不过,谏官面对的是皇帝,只要皇帝答应,一切都没问题了。中国是人治社会,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决定朝局走向,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使得大臣的地位、权力一日不如一日。
所以谏官最后还是站在皇帝一边,只要拿出敢于“死磕”的勇气就足够了。不过皇帝也不能一个人治天下,离不开大臣的辅佐,大臣也不能多得罪,因此谏官无论多“死磕”,皇帝也往往选择格外开恩,以示皇恩浩荡,让群臣感激。
四、职责所在,虽死无憾
(一)皇帝钦命,职责所在
谏官的职责就是负责监视皇帝和百官,说众人的不是的,这是个得罪人的活。不过,为了社稷安危,宋代统治者在开国之初就注意到了谏官的作用,宋真宗时专门从“三省”中的门下省分离出谏院,同时谏官由皇帝钦点,直接对皇帝负责,在职权上也由之前单纯纠察皇帝过失变成了“上谏君主,下弹大臣”。
(二)有错必纠,誓不罢休
赵抃(1008-1084年)曾经是仁宗、英宗和神宗时期的三朝元老,担任过主管纠察的殿中侍御史和谏议大夫,宋史称他“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
当时的宰相陈执中已经当了八年的宰相,没有什么过错,不过他的小妾张氏却不知什么原因将奴婢迎儿杖杀,这件事情使得当时小小的七品殿中侍御史赵抃开始对陈执中发难了,他认为陈执中“矢大臣之体,违朝廷之法,立私门之威”,公开进行弹劾。
面对赵抃发难,陈执中置之不理,仁宗也企图想要庇护宰相,赵抃于是罗列了八条罪状写入《乞罢免陈执中》奏章中,请求“正执中之罪,决中外之疑,示天下之法”,并且长跪不起,最终迫使仁宗答应罢免陈执中。回想看,如果不是一种责任感系于心中,小小的侍御史赵抃敢去搬动位极人臣的宰辅?
结语
宋朝中前期,由于统治者较为开明,名臣辈出,谏官制度发挥了沟通上下、涤荡弊政的积极作用。不过由于中国自古就是人治社会,存在制度与人事的冲突,实施这一制度的主体是人,人的行动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一项制度发挥的好与不好,在中国很大程度全在乎人事。
宋朝后期,谏官制度发生异化,谏官越来越倒向政治上的党同伐异,把政见与己不同的官员视为政敌,进行人身污蔑,网罗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借谏官制度人为制造诸多矛盾,使得许多官员“不敢妄为”甚至于“不敢作为”了。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到后来,谏官锋芒太凶了,闹得太意气了,太无聊了,社会及政府中人,都讨厌谏垣,不加重视,不予理会,于是谏官失势,然而权相奸臣又从此出头了”。
因此,谏官劝谏并不可怕,奇葩的方式也不可怕,怕的是无理取闹,怕的是互相倾轧,到了北宋末和南宋,虽然也有少数正直不阿、秉公履职的谏臣,但大多数已经被权相奸臣所控制。
宋徽宗时期,蔡京专权,经常“假借御笔”左右谏官,南宋时,秦桧专权,选任自己的爪牙为谏官迫害正直的大臣,逐渐背离了真宗初设谏院的本意,直至走向了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