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喜欢小儿子托雷,托雷最后结局是什么?
你真的了解成吉思汗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成吉思汗的这个安排有点匪夷所思,众所周知,成吉思汗一生最喜欢的实际上是他的小儿子托雷,但最终继位的却是三儿子窝阔台。
究其原因,我们先从蒙古特殊的上层建筑开始。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诸部的统一后,创建了一种“兀鲁思”的游牧国家体制,这种国家体制简单来说就是划块,块与块之间互相联系,反正是一种既独立又联合的体制。
这样做的目的既保障了各自的利益,又不会导致帝国的瓜分。在“封地联合”的认知下,他们虽然有各自的地盘,但都必须清楚,整个草原都属于王室,而不是属于个人。
当然,有功劳的人每个人都有份,而成吉思汗的最主要亲人,也就是他的四个儿子,每个儿子一大块领地。这样做无非是希望他的四个儿子能够团结一致,每个人将自己的地方管理好,同时又能互帮互助,共同将帝国延续下去。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利益面前,哪里有什么亲情可言。他的长子术赤,就与次子察合台,为了汗位手足相残。这种针锋相对以术赤的去世而终结,术赤在成吉思汗去世前已经死在了咸海以北的草原上。
所以,术赤不可能继承他的位子。
术赤去世后,是否能轮到二儿子察合台呢?也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获得了一块封地,当了一方领地的统治者,所以不会被选为继承人。
很早之前,为了让术赤和察合台安心,成吉思汗就将自己打下来的两块领地,分别交给术赤和察合台驻守。术赤的领地主要在额尔齐斯河以西,里海以北和花剌子模;察合台封地在伊犁河以西,锡尔河以东。
当然,察合台缺乏想象力和脾气暴躁也是不适合继承他的位子的原因,这一点,成吉思汗很清楚。同时,察合台一直与术赤不和,如果选他为大汗,术赤的旧部难免肯定不会服众。
所以,察合台排除在外,现在就剩下了三子窝阔台和四子拖雷了。窝阔台和托雷实际上都能出色。拖雷以勇于攻战、崇尚武功著称。他一直跟着父亲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按道理,托雷要大汗之位属于托雷。矛盾的是托雷似乎天生就无法继承位子。因为托雷他是小儿子。
蒙古人有一个习俗叫“幼子守产”。小儿子在蒙古语中叫作斡赤斤,意思是看守火和灶的人。父亲去世,家产就由他来继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无法继承汗位的。
而且托雷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懂政治,缺少一个伟人应该具备的敏锐洞察力。相反,窝阔台是最佳继承人选。
窝阔台拥有与父亲成吉思汗一样的决断力和稳重性格,他生性随和、无忧无虑、待人仁厚、慷慨大方。而更为关键的是,窝阔台还有一点是其他三个人没办法比,那就是他最懂中原文化。
窝阔台上台第一件事情是模仿中原王朝建立了中书省,将最高行政机构从内廷中分离出来,完善国家制度。
其次,他重用汉化了的契丹人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的后裔,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辽东丹王耶律倍的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耶律倍是契丹皇族中最早接受汉文化的人,他的理想是用儒家的学说治理天下。而这正是窝阔台看中他的原因所在。
现在来看,逻辑清晰了,成吉思汗选择窝阔台继位用意很明显,想让窝阔台带领蒙古帝国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由部落游牧转变为地地道道的国家。由过去的掠夺者转变为统治者,逐步由野蛮走向文明。
而窝阔台重用耶律楚材标志着他要用儒家的思想和中原的制度来帮助蒙古人实现理想。耶律楚才上台后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等政治主张。
同时,窝阔台还接受了耶律楚材的建议,在开封城被攻陷之后不再屠杀无辜平民,并形成制度。这对于一个野蛮征服部落来说,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转变。
所以说,成吉思汗之所以最终选择窝阔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需要肯一位远见卓识,通晓中原文化来管理朝政。热衷汉文化、与朝廷重臣耶律楚材等知识分子关系密切的窝阔台是最佳人选。
这就是为何成吉思汗喜欢小儿子,最终还是让窝阔台继位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