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三国最仁厚的军阀,却因刘备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听从别驾从事张松的建议,决定迎素有仁义之名的刘备入蜀。显然,这是刘璋一生做过的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不过,刘璋为什么要请刘备入蜀呢?

  通常的说法是,刘璋听闻曹操要征讨汉中张鲁,心中恐惧。因为汉中为益州门户,汉中失,则益州门户大开,唇亡齿寒的道理刘璋自然明白。

  别驾从事张松于是建议他邀刘备入蜀去攻打张鲁,一旦讨平张鲁占据汉中,曹操即便来了,对于益州,也只能无可奈何。刘璋听从了。(《三国志·刘二牧传》)

  然而,真的如此吗?

  1、三大疑点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刘璋得知这一消息后,先是派使者阴溥向曹操表达敬意。

  紧接着,刘璋又派别驾从事张肃给曹操送了300名士兵和一些帝王专用之物。没过多久,他又再一次派亲信张松去拜访曹操。

  短短几个月内,刘璋三次派使者面见曹操,不仅次数频繁,而且使者一次比一次重要,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些动作充分暴露了刘璋想要讨好曹操的急切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刘璋并没有自立的意图。

  然而三年后,刘璋突然转了性,竟然邀请刘备入蜀讨张鲁以抵御曹操,这画风转变的未免太突兀了吧?刘璋难道真的想要自立?

  此为疑点一。

  刘备入蜀后,双方在离成都三百六十里外的涪地会面。《三国志》记载,刘璋与刘备在此“欢饮百馀日”,也就是说,一百多天内,他们啥事不干就纯粹大吃大喝。

  这是来开party了吗?别忘了,刘璋让刘备入蜀是为了讨张鲁的呀,请客吃饭几天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耗费这么长时间?

  从兵法上讲,兵贵神速,你耗费这么长时间,是怕张鲁那边准备不充分让你打起了没有成就感吗?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这显然也不合理。此为疑点二。

  双方吃喝玩乐一百多天后,刘璋终于想起了还有正事要干,于是给兵给钱,让刘备去讨伐张鲁,自己则回到了成都。

  刘备这边,一回到葭萌便宅了起来,厚树恩德,收揽民心,根本不提讨伐张鲁之事,而史书上也没有刘璋催促刘备前进之记载。

  时间就这样溜到了第二年。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便以此为契机,向刘璋请求借一万兵马以及粮草去救孙权。

  他给的解释是,现如今最要紧的是救东吴和关羽,至于张鲁,不过是一个只贪图自保的家伙,不足为虑。

  刘璋认可了刘备的说法,但并没有完全满足他的要求,士兵给了四千,粮草之类也只是给了半数。

  好家伙,就想问一句:刘璋你是不是傻?

  你请刘备过来打张鲁,你好吃好喝地供奉着,要兵给兵要钱给钱,结果对方磨磨蹭蹭愣是不去。

  之后又跟你说,张鲁其实不值一提,现在要紧的是东吴那边,你再给我点兵马我去摆平那边。

  你呢,不仅没有追究怪罪,反而还继续给兵给钱——让他去救孙权!刘璋你是活菩萨吗?

  因此,如果刘璋邀请刘备入蜀真的是为了讨伐张鲁,那他为何却允许刘备如此的所作所为?此为疑点三。

  有以上三大疑点,不由得我们不进一步思考,刘璋请刘备入蜀或许并不是为了讨伐张鲁以及对抗曹操,他极有可能另有目的。

  那么,刘璋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2、暗弱的刘璋

  要了解这一点,就得回到益州的现实局势上来。

  刘焉、刘璋父子经营益州二十多年,时间虽然不短,但其实,刘氏在益州的地位一直以来并不稳固。问题何在?根源在于他们没有处理好主客关系。

  刘焉入主益州后,将三辅及南阳一带涌入的流民编制成军,号称东州兵,他依靠这支部队维持自己在益州的统治。

  为了迅速立威,刘赟借故诛杀了一批益州豪强,这样的粗暴作风引来了益州人士极大的不满,于是便发生了本土势力的叛乱。

  刘焉要的就是立威,所以乐见其成。他仗着东州兵的实力很快将叛乱镇压了下去。益州的局面一时间看起来风平浪静。

  然而,这不过是表面现象。动乱虽被平定,但本土势力与外来势力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失,只是被隐藏了起来。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刘璋即位后,性格柔弱宽厚且没有威严。外来的东州兵于是更加肆意侵凌百姓,无法无天,但刘璋并不能有效处理,这导致本土势力与外来势力的矛盾越演越烈。

  终于,在建安五年时,益州再次发生叛乱,这次叛乱规模较大,蜀郡、广汉、犍为三郡纷纷响应。东州人害怕被诛灭,所以死战到底,就这样刘璋才勉强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叛乱虽然平息,但刘璋的地位并没有更加稳固。

  张鲁在控制汉中后,不服从刘璋的治理,刘璋便杀了他的母亲和弟弟,双方自此成了仇敌。刘璋于是派庞羲攻打张鲁,但没有成功。无奈之下,刘璋只得任命庞羲为巴郡太守,以抵御张鲁。

  然而不久,他与庞羲又有了间隙。原因在于庞羲任巴郡太守后,不断扩充人马,这自然引起了刘璋的猜忌。

  而有了兵马的庞羲便有了对抗的资本,心中也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彼此的裂痕由此不断扩大。

  以上便是益州的政治形势。可以看出,虽然有刘焉打下的基础,但刘璋在益州的统治并不安稳:外有汉中的张鲁,内有潜藏的益州本土反对势力,再加上一些心思多变的将领,真可谓危机重重。

  稍有不慎,粉身碎骨。

  面对这样复杂的政治形势,刘璋该如何破局呢?

  3、良药与毒药

  刘璋的选择是借助第三方势力。当建安十三年曹操入荆州时,他便接连三次遣使者交好曹操,目的就是为了借助曹操的威名震慑内外的反对力量。

  然而,曹操不久便大败于赤壁,势力退回到了北方,与益州鞭长莫及,即便再结好曹操,对于稳固他在益州的统治也用处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壮大的荆州刘备便成了他可以借助的第三方势力。然而,平白无故地迎刘备入蜀可能会增加内部势力的忧惧,进而产生意料不到的问题。

  因此,为了掩人耳目,刘璋便借用讨伐张鲁的名义将刘备迎入了蜀地。正因为讨伐张鲁不过是个借口,当面对刘备的消极讨鲁时,刘璋才会不以为意,因为他已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只是刘璋忘记了一点,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如果没有更大的企图,刘备又为什么会答应入蜀呢?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