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朱温是什么人?晚唐时期的他权力到底有多大

  朱温是什么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皇位交替历来动荡,贼臣篡国更是血腥异常。宇文化及为专权逼死隋炀帝,宋太宗毒杀南唐后主李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死于权利之争。南北朝时期曾有一傀儡皇帝,面对狼子野心的贼子,只得大声哀叹“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武周革命时也杀死了很多李唐的远近宗室,李唐复辟后对宗室子弟更是多加防备。除却太宗外,大唐没有一个宗室政变成功。九五至尊不会想到,大唐宗室是翻不起浪花了,可外臣们却一个比一个厉害!晚唐诸位帝君就成了权臣们的掌中玩物,有的皇帝竟然被大臣当众杀死!这样飞扬跋扈的臣子,是怎么上位的呢?

  一、宗室权利被大幅度削减,权臣异军突起,威胁大唐江山

  百子宅、千孙院都是皇帝为软禁子侄们所建立的高级监狱,王子皇孙们大多锦衣玉食的在高墙里苟且度日。唐朝皇都曾多次沦陷,每次战乱都有大量皇亲国戚死的不明不白。按说皇帝们怕亲戚造反,把皇子皇孙控制起来的例子不是唐朝独有,可权臣从造反起家,最终杀死皇帝并成功篡权的例子却仅在大唐存在。

  从中唐开始,大唐帝国就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在安史之乱前,大唐尚能凭借强大的武力保护行脚商人。叛乱平定后,大唐的实力已然大不如前。没有了外族资源的补充,大唐财政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为了朝廷的正常运转以及大唐的体面,大唐只得把目光转回国内,走上了横征暴敛的老路。本就贫穷的老百姓们苦不堪言,名目繁多的赋税压迫的老百姓喘不过气。按说出身于富商之家的黄巢,是永远也不会有衣食之忧的。谁都想不到,锦衣玉食的黄巢竟然会走上造反的道路。更让人震惊的是,黄巢麾下的一名大将,竟然成了左右晚唐政局的重要人物。

  黄巢家境优渥,少小就有神童之名。天赋颇佳的黄巢,被父祖视为振兴家族的希望。只可惜事与愿违,黄巢多次进京赶考,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黄巢一气之下离开京城,发誓永不参加科举。名诗《不第后赋菊》,便是黄巢心声的吐露。黄巢归乡后,适逢王仙芝聚众起义,黄巢在家乡起兵响应。此后黄巢集团迅速膨胀,并一度攻占长安自立。大唐底蕴尚在,黄巢起义以失败而告终。黄巢军中,有一个名叫朱温的人,他投降朝廷替旧主完成了心愿。

  二、此人本是叛将部下,为性命投降朝廷,没想到大有作为

  朱全忠是黄巢麾下的一名将领,后见大事不妙就背叛故主,向大唐投降。遍观朱温的人生履历,仿佛全篇都写着造反和叛逆。朱温父亲和爷爷都是当地颇有名望的读书人,朱温父亲早死后,他的性格就变得阴暗起来。朱温对被乡邻亲朋崇拜的父亲和爷爷没有一丝好感,他认为男子汉就应该以武力搏得荣华富贵。

  家境败落后,朱温和二哥朱全以及母亲去刘崇家做工。刘崇非常讨厌年少的朱温,他的母亲则不然,善良的刘母很是照顾朱温一家。朱温有一次偷东西时被发现,愤怒的刘崇准备狠狠揍一顿不懂事的朱温,他刚要动手就被闻讯赶来的母亲拦了下来。刘母无可奈何的对朱温说“你成天偷鸡摸狗也不是个办法,长大后也要这样吗?”面对刘母的询问,朱温默首不言。不久后,黄巢起义席卷全国,不愿寄人篱下的朱温便拉着二哥朱存一起如投军。朱氏兄弟尚在老家时,即因武艺过人成了当地游侠之首。朱温和朱存凭借实力,在战场上立了很多的功劳。中和二年,朱温以伪齐同州防御使的身份投降,并协助唐军剿灭黄巢余党。

  朱温多年积累,因功权势渐重。天佑元年,朱温为了将唐昭宗接到洛阳,假借皇帝之命杀死了以丞相崔胤为首的朝廷重臣。唐昭宗迫于无奈,只得选择移驾洛阳。等到了洛阳时,唐昭宗的亲军逃的逃死的死,已经所剩无几。彼时唐昭宗身边仅有二百余内外侍从,朱温为了更好的控制皇帝,就让人把这些侍从都杀死了。

  二、权臣势大为非作歹,派人进宫杀君刺驾,取代大唐江山

  各地勤王兵起时,唐昭宗终因失去了价值,被朱温派人当众杀死。天祐元年,正在后宫安歇的唐昭宗被朱温判了死刑。蒋玄晖在朱温的指使下,进宫刺杀皇帝。蒋玄晖以有重要事情为由,骗开了宫门。在奸细的带领下,蒋玄晖顺利找到了唐昭宗的住处。唐昭宗听到外面的吵闹声后,连忙躲了起来。因为过于慌乱,唐昭宗还是被发现了。堂堂大唐天子,竟在寝宫被臣子杀死!

  唐昭宗驾崩后朱温本想篡位。后又因其觉得时机未到,遂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朱温的授意下,蒋玄晖假传圣旨,立皇九子李祝为大唐新君,仍沿用先皇年号。天佑二年,唐昭宗除李祝外的其他皇子,尽数被朱温处死。李振是朱温的心腹谋臣,此人心胸狭隘手段毒辣。其为大司空李抱真之后,他因屡试不第自降身价,主动归附了朱温。李振恨透了所谓的“清流官员”,在他的建议下,朱温又把三十多名朝中大臣投进了黄河。此即白马驿之祸,这些大臣皆心向大唐。大唐最后的翻盘机会,随着忠臣的离去而消散。

  天佑四年,朱温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野望,强逼小皇帝退位。数月后朱温为绝后患,赐毒酒鸠杀李祝。可怜大唐三百年基业,就这样毁于一旦。晚唐不乏有为之君,宪宗、昭宗皆有明主之像。一二代帝王之雄心,终究不能与实力雄厚的权臣较量。大唐以武立国武德充沛,任谁都想不到,煌煌大唐帝国,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