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不和曹操分道扬镳的话,曹操会不会避免大败?
如果陈宫归顺了曹操,讨伐董卓时曹操能不能打败董卓?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十八路诸侯虽然看似人多势众,气势汹汹,但实际这些诸侯毫无凝聚力,都是自成系统,各有各的盘算的。他们本身就心不齐,面对董卓那样率领极具战斗力的凉州军,自然难有作为。
会盟之初,众人推举袁绍做盟主,理由很简单:“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袁绍善于表演,推辞再三,方才应允。袁绍上台,宣誓盟约,歃血为盟。袁绍让弟袁术掌管粮草。孙坚作先锋,带领部下直奔泗水关。孙坚刚到,大获全胜。孙坚向袁术催粮草,袁术听信谗言,于是,袁术不发粮草,孙坚又遇到劲敌华雄,打又打不过,后勤又没有保障,只能大败而归。袁绍凭着门第身份登上盟主宝座的,他只看重门第身份,而不看本事。虽然虎牢关前三英战败吕布,战败吕布,但刘关张仍然得不到重用。
董卓听信李儒的建议,迁都长安。董卓劫了天子后妃,洛阳富户尽斩于城外,抢劫其财产;又把百姓编作一队,让军士驱赶,百姓死伤无数,军士又淫人妻女,杀人放火,焚毁宗庙。曹操眼见董卓西去,要袁绍乘势追袭,袁绍说:“诸兵疲困,进恐无益。”一句话就打发了曹操。实际上是,按兵不动,就是不去追赶。曹操眼见战机要白白的丢掉,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他气愤不过,统帅一万多兵马,带着夏侯惇等大将,追击董卓。无奈遇到埋伏,兵败逃走,身边只剩五百多人。孙坚看透了时事,得了传国玉玺,就要跑到江东做一方霸主。曹操见袁绍等人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自引军投扬州去了。自此,轰轰烈烈的十八路诸侯分崩离析,各归各路,分道扬镳。
十八路诸侯大多数并不是真的要讨伐董卓,也不是要恢复汉室江山。诸侯所要得的是利益,而不是什么大义。
即便当时陈宫归于曹操,也难有什么大的作为。诸侯心不齐,曹操自身实力不够硬,兵将操练不济,没有实战经验,对上以吕布为首的作战经验丰富的董卓军,结果可想而知。顶多也就是,规劝一下曹操,防止中伏,不至于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