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顺治当皇帝是个意外?皇太极是怎么去世的?
为什么说顺治当皇帝是个意外?皇太极是怎么去世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1643年9月21日)突然去世,他白天还在处理政务,到了夜里,就永别了他方兴未艾的千秋大业。有人说是脑出血,52岁的皇太极生前根本没有想到皇位继承人的事。他没有准备,王公大臣们也没有准备。
五天以后,宫内的悲痛气氛被一股寒气取代了。这就是关于皇位的归属问题拿到了议事日程。
有两个人势均力敌,这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母亲是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豪格初封为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七月,晋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征朝鲜王朝。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陪同多尔衮进攻明朝。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被降为郡王。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因为军功重新晋封为亲王。战功赫赫,在八旗军事集团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天命十一年(1626年)生,多尔衮最初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大清国中一流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豪格的背后是实力强大的两黄旗和正蓝旗和两红旗,同时,众大臣支持他。多尔衮的后面是两白旗。力量相对弱一些,支持者以同胞兄弟阿济格、多铎为主,还有几个侄子。从总的力量对比上看,豪格占绝对优势。
聪明的多尔衮认清了这一形势。
八月14日早上,皇太极的二哥、61岁的礼亲王代善主持王大臣会议,讨论新皇的人选。八旗第一旗镶黄旗大臣鳌拜等人率先提出要立皇子豪格。这时,多尔衮看到两皇旗的侍卫和护军已在宫殿四面密布了。杀气很重。
多尔衮的哥哥英亲王阿济格和弟弟豫亲王多铎提出要立多尔衮,多尔衮看了看那些晃动在大殿四周的影子,没有说话。这时,还有一位聪明王,这就是同样具有竞争力的礼亲王代善的立场非常重要。当多铎提出如不立多尔衮,可立礼亲王时,老王爷当即表态说:“本王年纪已老,当立豪格王,他是先帝长子。”这一句话有千钧之力,别人无话可说了。代善从各个方面都是此时此刻爱新觉罗家族里的老大,年纪、品德、战功,谁也比不了,那才叫德高望众。多尔衮那颗皇帝心一下子就跑光了,他一下子就看清了自己的位置,他一下子就看清了多数王公大臣的心。
豪格的皇位差不多就是铁定了。他千不该万不该在这时谦虚了一下,他讲了一句翻译成今天的话叫做:“我还不够格”的话,然后,更千不该万不该提前离开了会议室。这时,鳌拜及两黄旗的大臣当廷放出狠话——“若不立先帝子,我等宁死!”这时,代善、阿济格也相继离席。
多尔衮有点紧张,他不是怕死,他从来不怕死。他怕年轻的大清就此淹没在血海之中。大局意识让他此时特别的理智。他用眼睛瞟了一下堂兄郑亲王济尔哈朗。这位郑王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比代善小六岁,威望与地位不相上下。这是一位大智大勇的王,胸中装满日月,有人评他是“处忧患而不惊,肩弘钜而不乱。”他看了刚才各派政治势力的亮剑,他已经看到了底。他深知,立豪格与多尔衮都将陷大清于火拚。于是,他提出一个人选,这位人选与各方利益都不发生冲突,他继位了,大清会安宁。他一提出这个人的名字,审时度势的多尔衮当即表示同意。
这个人就是6岁的福临。继位那一天,他的年号为顺治,后来,人们也就叫他顺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