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清朝一个能与和珅媲美的贪官!铁帽子王奕劻的生平是怎样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铁帽子王奕劻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一提到历史上的巨贪,人们总认为非和珅莫属,常用“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倒了和珅,富了嘉庆”等谚语,来形容和珅拥有的巨额财富,足可见和珅的贪婪到了何种程度。

  《清稗类钞》记载了和珅“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即8

  亿两白银以上。不过这多少显得有些夸张,因为当时清廷的财政收入每年在7000万两白银左右。即便和珅贪婪成性,也不可能在20多年内,将大清朝十几年的财政收入悉数鲸吞。

  据史学家考证,和珅真实的总资产达到了2.5亿两白银。2001年,《华尔街日报》在一份“千年来世上最富之人”的调查中,和珅入选最富有的前50

  人行列。

  (奕劻)

  不过,清朝还有一位大贪官堪与和珅媲美,他就是最后一位铁帽子王奕劻。

  而且,因贪污而富可敌国的奕劻,最终不像和珅一样,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他居然寿终正寝了。

  那么,奕劻究竟有多贪?为什么他还能善终呢?

  奕劻是满洲镶蓝旗人,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孙,光绪的皇叔。

  奕劻本是永璘第六子辅国公绵性的长子。因绵性行贿获罪,按理,奕劻是没有资格继承爵位的。但后来奕劻被过继给了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因此被封为辅国将军,后加封郡王,成为同治朝的御前大臣。

  1894年,奕劻在慈禧的60大寿时,被加封为庆亲王,又在1908年获授铁帽子王,成为清朝最后一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后来,奕劻还短暂地担任了几个月的内阁总理大臣,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成为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奕劻早年穷困落魄,只靠着一手不错的书画勉强度日,“其甚乏,以其为中国绘画山水之能手,兼擅长书法,常为人教读,且资书画以糊口,籍以略增其收入”。

  靠着个人的努力,以及慈禧对奕劻的赏识,他一路官运亨通,入职总理政务处,担任了军机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晚晴权倾一时的人物。

  (慈禧)

  大权在握的奕劻贪婪成性,靠卖官和贪污受贿所得。便有上亿两,堪称自和珅之后,满清最大的贪污犯。

  1903年,奕劻成为军机领班大臣,兼理财政处及练兵处事务。大权在握的他,其贪婪的本性完全暴露无遗。奕劻伙同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中饱私囊。时人都把庆亲王府邸称作“庆那公司”,专门从事买官卖官的勾当。

  1911年,盛怀宣找到奕劻,希望他在朝廷为自己谋取一个职位。恰逢职掌全国交通及邮电的长官一职空缺,奕劻便向盛怀宣索贿60万两白银。盛怀宣托人求情,才以30万两换取了邮传部尚书一职。

  陈夔龙原本是荣禄的得力心腹干将,荣禄死后,他马上托人投入到了奕劻的麾下,并一路升迁,最终成为了直隶总督。为感谢奕劻,陈夔龙“每岁必致冰炭敬数万,几去其的入之半,其他缎匹、食物、玩好等不计”。

  还有一位名叫陈壁的官员,在认识奕劻之前,只是一位寂寂无名的官场小吏,“颇穷窘”。为了往上攀爬,他找了一位富商做依靠,并承诺日后定将加倍回报。

  于是,这位富商用重金觅得一个美轮美奂的东珠鼻烟壶,让陈壁进献给了奕劻,并拜奕劻为干爹。后来陈壁再次以干儿子的名义,孝敬了奕劻5万两白银,奕劻都一一笑纳。

  当然了,陈壁由此飞黄腾达,最终进入了邮传部。那位富商也被陈壁提拔成了油水丰厚的交通部官员。

  (袁世凯)

  奕劻受贿的最大来源是袁世凯。佐藤铁治郎在《袁世凯传》一书中曾提到:“庆与袁交,既得钱以中饱,又得人已利用。”

  当袁世凯听说奕劻有可能成为领班军机大臣后,立即提着10万两白银上门。自此以后,两人过从甚密,袁世凯几乎每月都会送银子给奕劻。如果碰上奕劻家的大小红白喜事,都一概由袁世凯打理,庆王府不会花一分钱。

  1908年,奕劻70大寿时,各地官员变着花样争相送礼。庆王府前摩肩接踵,车马川流不息。单是这个寿诞,奕劻就敛财数百万银两之巨。连收礼的账簿,都整整记载了四大本。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奕劻也藏身于天津。

  不过,他一生聚敛的财富,足以让他的风烛残年锦衣玉食了。据估计,奕劻一生敛财近白银一亿两以上,而大清一年的收入也不过8000万两。

  1911

  年《泰晤士报》刊发《庆亲王外传》一文,称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员,无一不奔走于其门者,盖即中国所云‘其门如市’也。”该报还披露,奕劻在汇丰银行一家的存款,就达到了200万两之多。

  不过,奕劻挖空心思得来的巨额财产,却被他一无是处的儿子们挥霍一空。载振、载抡等人坐吃山空,又不懂得任何理财之道,更不会经商办实体。没几年功夫,他们就将奕劻偌大的家产败光了。

  奕劻在天津幽居了6年后,于1918年病死在家中。极富戏剧性的一幕是,奕劻的家人给溥仪去信,请求为奕劻“赐”谥号。溥仪本想用诸如“谬”“丑”“幽”“厉”等恶谥,但最终还是手下留情,给了奕劻一个“密”的谥号。但还是有清一代中,亲王最差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