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当中一位响当当的小人物:忠犟骨头严颜
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当中一位响当当的小人物:忠犟骨头严颜。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演义故事
话说赤壁大战后,刘备获得了荆州的实际拥有权,在听取了法正和庞统的意见后率军西取益州。不料副军事庞统半途阵亡,坐镇荆州大本营的诸葛亮只好命关羽守荆州,派赵云走水路增援,派张飞走陆路增援。猛张飞率一万兵马一路西进,当进攻到巴郡江州的时候,遇到了太守老将军严颜的抵抗。粗中有细的张飞用计擒获了严颜,张飞呵斥道:“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义正言辞的答道:“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张飞大怒,喝令将严颜斩首。严颜面不改色,说道:“砍头便砍头,何为怒邪!”于是,张飞为其所动,便释放了严颜,并将其引为宾客。
这便是张飞义释严颜的故事,而严颜也从此留下了“断头将军”的美名。
在《三国演义》当中,张飞凭借着严颜在西川的威望和人脉,几乎兵不血刃的迅速与刘备汇合,“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但却留下了几个大大的疑问。刘备在夺取西川之后,论功行赏大封百官,按说严颜的功劳非常大,可是在正史中却只字未提。作为武将的严颜,从214年被擒,到219年逝世,这当中的时间似乎在正史中消失了一样,既没有镇守一方的任命,也没有领兵出战的记录,甚至都没有收录到《三国志》蜀传当中,而写《三国志》正史的陈寿,作为蜀汉的史官,总不会遗漏这样一位重要的人物吧?
推论真相
正史中记载张飞释放严颜,并引为宾客。实际上严颜应该并没有心悦诚服的归降刘备集团,最大的可能是张飞以此为名软禁了严颜,因为严颜真的是忠犟到家的“断头将军”,宁肯断头不做降将。后代传言当严颜得知刘璋投降于刘备之后,无法忍受投降的屈辱自尽而亡,真的做了“断头将军”。这样便能够给之前的种种疑问,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为了凸显张飞的卓越战功,义释严颜这一段是必须要体现在正史当中的,可是忠犟的严颜不肯归顺的后事如果写明的话就会非常的尴尬,所以软禁严颜让其彻底的消失于历史舞台才是各方都能够接受的唯一选择。
忠犟精神
可是,我们又有何凭据说明严颜的忠犟精神,最终没有投降于刘备呢?首先,当初刘璋为抵抗汉中张鲁,而引刘备入川时,严颜就曾感叹道:“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可见,严颜虽然对老板刘璋的做法心存不满,但从未因强权势力的入侵而动摇,誓死守土尽忠。其次,如果严颜被俘与张飞的对话当中,都是做好了从一而终、慷慨就义的思想准备,意志不够坚定的人恐怕在张飞的面前早就“怂”了。
400多年后唐朝的贞观八年(634年),朝廷需要树立一个忠犟壮烈的历史榜样,遍寻历史发现三国时期严颜的事迹,遍将严颜的家乡所在地取名“忠州”,朝廷谥严颜为“壮烈将军”,并追封严颜为忠州刺史。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无不将臣民的“忠犟”看做是精神层面的最高阶信仰标准,而为一位历史人物改地名为忠州,历史上也只有严颜享有这样的殊荣。
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才子苏辙,为了祭奠这位老将军的忠犟精神,著有传世之作《严颜碑》。古碑残缺不可读,远人爱惜未忍磨。/相传昔者严太守,刻石千岁字已讹。/严颜平生吾不记,独忆城破节最高。/被擒不辱古亦有,吾爱善折张飞豪。/军中生死何足怪,乘胜使气可若何。/砍头徐死子无怒,我岂畏死如儿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壮气吞黄河。/临危闲暇有如此,览碑慷慨思横戈。
到了南宋时期,抗金大英雄文天祥在其著作《正气歌》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文天祥在这首作品中,道尽了历代忠犟之士的正气,而严颜被赞为四烈臣之首。
如果严老将军穿越到现在…
当面对物欲横流、仕财为尚的当代环境时,老将军能否找到安放忠犟情怀的那一方净土呢?愿意与老将军一同寻找,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