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彪炳彪炳是什么人?一个千百年来是非纷争的人物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名将史上彪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他是大唐战史上功勋彪炳的英雄,有关他的诗篇车载斗量,一代“诗仙”李白甚至认为他的战绩比汉之卫青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他又是悲剧光环下的牺牲品,他晚节不保,让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成了大唐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一个将领,也成了千百年来令人是非纷争的一个人物。他就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代名将哥舒翰。

  哥舒翰是突骑施(西突厥别部)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父亲哥舒道元曾任唐安西都护府副都护,母亲尉迟氏则是于阗王的公主,因此哥舒翰从小就家境富裕,衣食无忧。但这也让他养成了富家公子的惯有的恶习,尤喜赌博喝酒,所以年轻时的哥舒翰一直都没有什么大的出息。

  直到四十岁那年,哥舒翰的父亲去世,哥舒翰依礼节在长安客居三年时,却遭到了长安尉的轻视。这让哥舒翰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于是才愤而立志,决心改变志向,遂到河西节度使王倕账下从军,开始了自己戎旅生涯。

  天宝元年(742年),王倕攻取了新城(今青海门源)并把它交给哥舒翰经营。哥舒翰显现出了杰出的才能,由于他管治有方,号令严明,很快就为自己在军中赢得了威信。王忠嗣任河西节度使时,发现了哥舒翰这个人才,对他很是赏识,便把他提升为衙将。哥舒翰喜读《春秋》《汉书》,轻钱财而重义气,因此深得军心。

  后吐蕃来犯,哥舒翰迎敌军于苦拔海,结果哥舒翰仅持半段枪,就把进犯的吐蕃军都打败了,无不摧靡,因此而知名。天宝六载(747年),吐蕃趁着麦熟之际,率部到积石军抢割庄稼。哥舒翰遂于积石军设下埋伏,待吐蕃军抵达后,发起进攻,吐蕃的骑兵几乎被杀尽,战马一匹也没能逃回。此后,哥舒翰又多次击败吐蕃,威名震于边陲。

  天宝十四载(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的安禄山率众十五万起兵叛唐。由于安禄山部队的战斗力甲于天下,一时间叛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郡县。唐玄宗闻讯大为震惊,当即命封常清、高仙芝领兵御敌,却为叛军所败,一怒之下斩杀了两人,让当时病废在家的哥舒翰取而代之。

  哥舒翰率军抵达前线后,认为叛军士气正锐,不宜出战,所以据守潼关,以逸待劳。时叛军的从前线到范阳老巢的交通线已被李光弼和郭子仪率军切断,而东又有张巡阻于雍丘,南有鲁炅阻于南阳,潼关又久攻不下,且安禄山虽占据河北广大地区,但因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不得民心,形势已朝着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如果照此下去,唐军胜利在望。

  然而,唐玄宗已被所取得小胜冲昏了头脑,不断派中使催促哥舒翰出关与叛军决战。哥舒翰在数次上书均遭驳斥后,只好“恸哭出关”与叛军决战,结果进入了叛军埋伏圈,唐军遭到惨败,二十万大军仅剩八千人,哥舒翰也因此尝到了他平生未有的失败,他常胜将军的声名,也因此付诸东流。

  哥舒翰收拾残兵败将,想重据关口与叛军周旋,却遭手下叛变,被劫持投降了安禄山。安禄山见到哥舒翰后,得意洋洋,道“你过去一直看不起我,现在怎么样?”哥舒翰此时却完全没有了英雄胆色,居然跪在安禄山前面,伏地谢罪,“肉眼不识陛下,以至于此”。并主动向安禄山请求效力,向李光弼等人写信劝降。哥舒翰昔日的那些手下诸将受到信后,都复书责骂他不为国家守节,有辱大唐颜面。安禄山大失所望,

  就把哥舒翰囚禁于禁苑之中。

  至德二载(757年),叛军遭到唐军反扑,安庆绪败逃邺城,临行前,将哥舒翰等三十余名被俘唐军全部杀害。哥舒翰身为一代名将,却死得如此窝囊,他曲节求生,也只不过多活了一年而已。一代名将落得如此结局,真令人嘘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