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雍正废掉的皇子,乾隆为什么一一平反?

  雍正废掉的皇子,乾隆却一一平反,乾隆为何明目张胆打雍正的脸?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提起乾隆皇帝,可能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是雄才大略。作为封建王朝制度发展到顶峰的在位皇帝之一,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尤其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为自己的叔叔们:当年被他的父皇雍正皇帝废为庶人的八阿哥平反。要知道,当年的九王夺嫡中,皇室皇子们的争夺异常激烈,几乎可以说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乾隆的父皇雍正多年隐忍,还牺牲掉了最好的兄弟十三阿哥才终于拿到了皇位。而八阿哥一直是雍正皇帝登基前最大的对手,两人的争斗几乎让他们成为仇敌。雍正在位时,当时三阿哥就因为为关在宗人府的八皇叔和九皇叔求了次情,就惹得雍正大怒,从皇帝一脉除去。可以见得雍正皇帝对这两人的痛恨之深。那么为何乾隆皇帝要违背父亲生前的意愿,为这两位皇叔平反呢,这不是打先帝的脸吗?

  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得先了解当时的确切情况。当时康熙后宫嫔妃众多,子嗣也有不少。这么多的儿子,在一出生就拥有太子之位的二皇子被废掉之后,众皇子对皇位的渴望就更加迫切。于是纷纷拉帮结派。而在雍正时期,其实并没有许多的儿子。乾隆的生长环境就没有父亲雍正那么艰难。在各个兄弟争的你死我活的时候,想当皇帝的雍正的心思极其缜密,每走一步都需要极其细致的思考。雍正的心理也因此逐渐变得压抑、甚至有些深沉。

  在即位之后,这一心理特点已经形成,在这样深沉的心思下,其他被击败的兄弟做的任何事都逃不过他的眼,甚至有时候原本并不是故意针对的行为也让他产生怀疑。因而为了打击对手,也为了震慑其他对他皇位所有权有所怀疑或者威胁的皇子,他选择了超乎一般的残忍手段对待自己的兄弟。

  对于他来说,只要表现出色,竞争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当上皇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在幼年少年时期,乾隆的心思根本就没有受到像雍正那么严重的压迫,而是更加积极开朗,甚至平和。从历史的各种蛛丝马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乾隆对父亲雍正的高压做法根本就不赞同,只是苦于儿子的身份和父亲政治权利的威胁不敢说出来。和祖父康熙接触过的他更喜欢康熙祖父平和的治政手法。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中,有了前面康熙和雍正两朝时期的铺垫,乾隆当上皇帝的时候已经是清平盛世了,百姓安居乐业,身边的兄弟也没几个,有的要么年龄小,要么不出名。他根本不需要去震慑谁,也就根本就没有必要去采取如此残忍的手段。

  此时的乾隆更需要做的,是安抚人心。当时的父亲虽然凭借残忍的雷霆手段震慑住了一大批对,但是也落下了残忍迫害兄弟的罪名,而且至今还有人在怀疑他皇位的合理性。乾隆不赞同父亲的做法,但是还是要维护清朝皇室的声誉,也要维护父亲的声誉。他上位之后立马就恢复叔叔们的爵位,并不是说为他们平反,说他们没有过错,而是说他们的罪过已经过去,应该由自己承担,而不至于流传到他们的子孙中。当年的夺嫡之战中,父皇的决策虽然伤害了皇室的颜面,但还是必须要这样做。而他恢复他们的爵位,就相当于挽回了皇室的颜面。表面功夫过得上去了。同时也为父皇的形象挽回了一些,让雍正一脉看起来并不是十分冷血,也算打了个圆场,在即位后没多久就恢复他们的待遇,相当于为雍正的行为做了下弥补,后世评价起来也不至于太过难堪。

  这第三点,同时也拉拢了人心。我们都知道,在清朝时期,满洲人和汉人的待遇是完全区别开的,就算满洲人不做任何工作,每日庸庸碌碌只逗逗鸟喝喝茶,他们也有朝廷的供养。那些皇叔们就是被贬为这样的庶人,虽然看起来比汉族的普通老百姓过的还要好一点,但是对于他们的后代来说,自己什么都没做就失去了皇室的名声,也失去了锦衣玉食的日子,落差还是有点大的。乾隆刚刚登上皇位,位子还没坐稳,自己的兄弟不多,就可以凭借这一方法拉拢住这些堂哥堂弟们的心。他们父亲虽然犯了错,但是他们的爵位被恢复,就意味着可以继续过上雍容华贵被人尊重的日子,甚至还可以在朝廷中担任官职。他们自然是对乾隆这个新皇帝充满感激的,这样,乾隆的皇位也更加稳固。

  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相比自己的亲生兄弟而言,这些皇叔们的子孙对自己的统治并没有任何的威胁。当时父亲众兄弟大多死的死伤的伤,就算恢复了他们的名分和爵位,他们拿到这个皇位也顶多是养养老,对自己的皇位没了什么威胁,他们的子孙已经不属于皇位一脉,算是宗族里的旁系人群了。不光对自己,对自己儿子们未来的皇位也没有什么威胁。所以根本无需顾虑。

  就这样去,乾隆通过简简单单的一条旨意,就达到了父亲花了许多心思还落下一个坏名声才做到的事情,一箭三雕,可以说是十分英明了。要说这条旨意有什么缺陷,可能只是让已经驾崩的雍正在地下有一些不满这个儿子的行为,可若是他看到后来的效果,也会对自己选出来的继承人十分满意吧。毕竟追封什么的虽然名义上都是给死人,但其实都是做给活人看的。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将人心集中,又能巩固统治,虽然乾隆没有继承父亲雍正的狠心,但其睿智和才能完全不熟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