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若晋国没有被分裂,能遏制住秦国兼并天下的势头吗?

  春秋时期,虽说是五霸争衡,但论综合国力最强、能长期维持中原霸主地位的却唯有晋国。自秦晋崤之战后,世上再无“秦晋之好”。秦国东进之路自此被晋国牢牢地扼住了,而只得转向西发展。除此之外,秦国还转而与南方的楚国交好,助楚与晋国争衡。而在晋国三分之前,秦国都未能再东出函谷一步。而晋国三分韩赵魏,韩赵魏皆位列战国七雄。故而,有很多人认为是晋国三分,才给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可能。

  那么,若晋国没有被分裂,能遏制住秦国兼并天下的势头吗?要分析这个问题,还得研究晋国的政治特点。晋国自“曲沃代晋”之后,为防止此类“小宗取代了大宗”的事件再次上演,晋献公采纳士蒍之策,尽灭桓、庄之族(晋公室旁支强族),并驱逐了剩余实力较弱的旁支。并规定除了世子外,其他公子成年后,必须出居到国外,因此造成了“晋国无公族”的这一诸侯特例。

  由于“晋无公族”,晋国的军政大权便只得落到卿大夫的手中。晋文公始,晋作三军,每军置将、佐两人,这六人分掌晋国军政,便被称为六卿(有时扩编为八卿甚至十二卿,但常态编制为六卿)。在晋文公之后,晋国历史上活跃着诸多强盛的家族,如狐氏、赵氏、先氏、胥氏、魏氏、智氏(荀氏)、范氏(也称士氏)、中行氏(荀氏)、郤氏、栾氏、韩氏等,六卿的职位也便只能在这些家族中互相挤位置,而这些家族被统称为六卿家族。

  当晋国的利益与六卿家族的利益趋同时,这些家族便是晋国的忠臣、能臣。可一旦晋国的利益与六卿家族的利益相违时,这些家族便都成为晋国的不臣之臣。至春秋后期,晋国的十余家强势卿族经过激烈的兼并,而只剩韩、赵、魏、智、中行、范等。其后,智氏又联合了韩、赵、魏灭亡了中行氏与范氏。最后,智氏图谋联合韩、魏灭赵不成,反而遭赵、韩、魏所攻灭。

  晋国六卿家族的兼并之惨烈甚至过於诸侯国之间的兼并,而晋国国君却已早形同木偶。故而,即便晋国不三分,却早已不是铁板一块。晋国“政出六卿”,而“六卿”又各以家族利益为先的政治特点,就决定了晋国很难形成合力抗秦。春秋末期,晋国不能与吴、越两国争衡,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