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和刘邦有亲戚关系,为何转头却在帮刘邦?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伯为何帮刘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秦末汉楚争霸,便不得不提鸿门宴,而鸿门宴中有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项伯,正是他给刘邦传递消息,让刘邦逃过一劫,项伯是不是吃里爬外背叛项羽呢?
我们先回顾下鸿门宴前后经过。项羽刚刚击败秦朝最后的大将章邯,正准备一举进入关中,灭亡秦朝社稷,这时却传来刘邦以进入咸阳的消息。
听到消息后,项羽气炸了:老子跟秦军主力拼死拼活,刘邦这个老小子居然捡了便宜,不行,我要教训他。于是他点齐兵马就要攻打驻守霸上的刘邦(当时刘邦已退出咸阳)。
其实不仅是刘邦先入咸阳刺激到项羽,还有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打的小报告,曹无伤告诉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你再不进关中,财富、美女都归刘邦了。
项伯收到即将攻打刘邦大军的命令后,心急如焚,倒不是他和刘邦有什么激情,而是担心自己的老朋友张良。原来项伯曾因杀人而逃亡,被张良救下,可谓是活命之恩。
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友情,怎么选,项伯很纠结。不过很快他就做了决定:项羽只是要关中的刘邦,而不是张良。项伯快马加鞭奔赴刘邦大营,带着的自然是项羽即将起兵讨伐他们的消息。
当时项羽有四十万大军,而刘邦大军不过十万。项伯指出刘邦不是项羽的对手,要张良跟自己跑,但张良不忍心弃刘邦于不顾,遂拒绝项伯,并且将项羽大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了刘邦。
项伯为自己的私谊,肆意泄露军机。从公来说,项伯是楚军左尹,这是叛国。从私来说,项伯是项羽叔父,这是背家。用后世的话来说,项伯不忠不孝(背叛家族也是不孝)。
有人会说:项伯只是要就张良,不是故意泄露消息。好,那我们继续看。刘邦同张良商议完对策,刘邦不经意间问:“你俩咋认识,你与项伯?”
张良知道刘邦心有疑虑,不解释清楚,自己无法再被刘邦信任,于是将同项伯的恩怨和盘托出。刘邦这才释然:原来不是做局害我啊。紧接着项伯的做法便说不过去了。
项伯不仅见了刘邦,双方还“互为婚姻”,结为儿女亲家。项羽已经准备要打刘邦,那双方便是敌人,而项伯却与敌人结亲,这不是背叛又是什么?若项伯是个“缺心眼”,这事也说得过去,我们接着看。
鸿门宴上,范增指使项庄以舞剑为借口,找机会暗杀刘邦。所谓拿人手短,项伯看出项庄意图后,也起身剑舞,目的自然是回护刘邦。刘邦就这么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若鸿门宴是项羽同项伯做的一个局呢?项羽虽然有40万大军,却也不想硬碰刘邦的10万大军,于是暗令项伯去诈刘邦,兵不血刃地拿下关中之地。
这是也不是不可能,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却在巴蜀,他想要汉中的地盘,于是再次重金出手,贿赂项伯。项伯则卖力劝说项羽,将汉中赐给了刘邦。
项羽的结局,我们大多已了解,垓下被围,自刎而死。项伯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因刘邦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以及“赠地之恩”,项伯被封为射阳侯。
有人说:项伯糊涂,被刘邦利用,导致十面埋伏的发生。我们多想一点:若项伯是故意为之呢?项伯向张良通信,大概也是明白项羽不是真的非要灭刘邦,而是找个占据关中的借口。项伯泄密,既能报救命之恩,又不会被项羽责罚。
项伯收受刘邦贿赂,大概认为刘邦和项羽一东一西,暂时没有冲突,再说反正项羽拿不了汉中,给刘邦又何妨?况且还有好处拿呢。
有些人,大事精明小事糊涂,而有些人有点小聪明,项伯便有点小聪明:不在大事上妨碍项羽,同时尽可能地为自己捞好处。
历史上类似项伯这种人可不少,我们姑且称他们为墙头草。这类人平时声名不显,一旦到危急时刻,很可能拖己方后腿。
赤壁之战,曹操号80万大军南下,孙权同臣下商量怎么办,“项伯”们纷纷劝说:打不过啊,不如投降吧。孙权也很犹豫,还是周瑜一句话点醒了孙权:我们可以在曹操那里当官,可你能在曹操那里当主公吗?
项伯也不是就想着投降刘邦,只不过一旦到了选择命还是忠诚的时候,大多会选择命。伯夷身为商臣,不食周粟。微子为商朝皇族血裔,却弃商奔周,谁又是谁的忠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话虽不绝对,却也道出几分真相。人世间少不了为百姓请命的大英雄大豪杰,可也少不了项伯。亲戚也不一定靠得住,说不得,他们反而是第一个咬你一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