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将关羽赶下神坛,和张飞一起从祀典开除
死后寂寞五百年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为刘备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公元219年战败被俘,被孙权斩首。
直到41年后,关羽才被刘禅想起,追封为“壮缪侯”,此后不久,蜀汉灭亡。
在两晋和南北朝时代,史书总是关、张并举,一些武将对关羽、张飞的崇拜也主要集中在“万人敌”的武艺绝伦,并没有上升到对人格的称许。
直到他死后五百年的唐代,事情才有了转机。
曾给姜尚当徒弟
关羽能进入国家祀典,实是沾了姜太公的光。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下诏在两京设立姜太公庙,张良配享。到了公元782年,为了扩大姜太公庙的规模,朝廷又以孙膑、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张飞等六十四名将为弟子从祀,关羽的称号是“蜀前将军汉寿亭侯”。
然而,北宋初期,宋廷以“为仇国所擒”为由,一度把关羽和张飞从祀典中开除,关羽的“冥神”道路遭遇最大挫折。
连升两级当王爷
统治者对关羽态度出尔反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曹反刘”的历史观。而这一史观直到北宋时才得以改变。宋神宗曾自比刘备,完成了“帝曹”到“尊刘”的转型,这一变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关羽。
公元1102年,宋徽宗加封关羽为“忠惠公”,关羽当了近900年的侯爵后终于进爵为公。六年后,徽宗又加封关羽为“武安王”,这是关羽封王之始。到了公元1123年,徽宗又把关羽的封号变成“义勇武安王”,同时,关羽回姜太公庙,位置虽然无太大变化,封号则远高于同列诸人,直逼姜太公。关羽迎来了神圣化的第一个高潮。
自立门户被封帝
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廷在南京鸡鸣山给关羽立庙,规定国家每年祭祀六次,祭品为一猪一羊,规格不可谓不高。更重要的是,关羽在国家祀典中终于自立门户,不用寄人篱下。
万历十八年(1590年),神宗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关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晋升为“帝”的臣子。
清朝统治者对关羽的崇敬则更甚。早在关外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通过《三国演义》,对猛将关羽产生了崇敬之心,他们向明朝请求赐与关帝神像,加以崇拜。顺治元年(1644年),甫一入关的清廷就重修关帝庙,顺治九年(1652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从此,关羽便被称为“武圣”,并且与文圣孔子一样,被列入清代少数几个国家级圣人,享受正式的祭祀。
乾隆后,大清王朝风雨飘摇,起义接踵而至。每当此时,皇帝就给关羽的封号加两个字,以求关圣保佑迅速平乱。到了光绪五年(1879年),关羽的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帝君”,长26字,和历代“大行皇帝”相比,仅少于努尔哈赤一字。清宫中在上演关羽戏时,只要关老爷一出场,皇帝、后妃都要恭敬地离开座位绕场走几步而后重新落座。而在后台,则要焚香供奉关老爷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