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孩子?秦始皇是怎么一步步独揽大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孩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据统计,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中国总共出了422个皇帝,如果要从中选出影响力最大、话题性最强的皇帝,相信很多人会把票投给秦始皇。因为这两个条件他都符合。秦始皇一生干了很多大事,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而且皇帝这个头衔就是他发明的。皇帝自称“朕”,也是从他开始的。他统一了中国,废除了分封制,推广郡县制,修建了万里长城,规范了文字和度量衡。这些举措奠定了中国2000年的皇帝专制制度,也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所以后世学者称赞秦始皇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的历史谜团

  然而,秦始皇在无数丰功伟绩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历史谜团,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他的身世之谜。据说秦始皇并非秦国王室的血脉,吕不韦才是他的亲生父亲。而在统一中国后,秦始皇的不少举措也充满争议。例如“焚书坑儒”、“追求长生不老”等等,千百年来一直热议不断,可以说秦始皇是一个取得了很大成就,又制造了很多谜团的皇帝。那今天李夫子就站在历史推理的角度,深度解析秦始皇的历史谜团,他真的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吗?秦始皇获得大权的障碍有哪些?秦始皇的皇后又是谁?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太子?

  秦始皇的身世之谜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秦始皇的身世之谜,他真的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秦始皇从一个质子是如何成为秦王的。这其实是个小概率事件。为什么呢?这要从他的父亲“子异”说起,子异也叫“异人”,是秦国安国君的儿子。公元前265年,安国君被他的父亲秦昭王立为太子,不出意外,未来的秦王就是他了。那么作为儿子,子异接安国君的班当上秦王,不也是顺理成章的吗?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安国君生了20多个儿子,如果是长子,子承父业的希望很大。如果是最小的儿子,因为容易得到老父亲的宠爱,也有希望接班。偏偏子异正好排在中间。更要命的是,子异的母亲夏姬只是安国君众多妻妾中的一个,早已失宠,子异咸鱼翻身的机会并不大。

  十五六岁的时候,子异被当做质子送到了赵国邯郸。什么是质子呢?战国时代,各国签订盟约后,会互派王室子弟,名义上是外交使节,其实相当于人质。两国关系好,人质得到礼遇。关系恶化,人人质就倒霉了。差事风险那么高,被派过去的王室子弟通常是在国内不受待见的。子异就是这样一个人。然而有人看上了他,谁呢?吕不韦!吕不韦是个大商人,论身价在全国都数一数二,或许是商业上太成功了,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欲望,他想在政治上也有一番作为。

  有一次吕不韦因为生意上的事去邯郸,偶然认识了子异,他敏锐地看到了子异的潜在价值。虽然这位并不受宠,但他身上流淌着王室的血。理论上他能当上秦王,怎样让理论变成现实呢?吕不韦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前面说过,子异的母亲已经失宠,所以不可能指望她为儿子争取地位。那么换个思路,让子异认个有势力的干妈行不行呢?吕不韦想到了安国君的宠妃——“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出生楚国王室,秦国和楚国的王室有着数百年的通婚关系,所以华阳夫人跟安国君的联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秦国宣太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芈八子”,是华阳夫人的姑奶奶,可以想见华阳夫人在秦国后宫的地位是很高的。

  遗憾的是华阳夫人自己没有孩子,一旦安国君当上秦王,注定不会选他做王后。她拥有的权势和财富很有可能失去。华阳夫人为此十分焦虑。吕不韦看准了这一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双方达成了一笔政治交易。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养子,力争让他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如果异人当上秦王,保证华阳夫人及其家族的利益不受损害。从此华阳夫人经常在安国君面前说异人的好话,最终安国君被说动了,正式确立异人为继承人,华阳夫人也就成了正夫人。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逝世,安国君继位,称为秦孝文王。仅仅一年后,秦孝文王逝世,子异继位,称为秦庄襄王。三年后,秦庄襄王也病逝了,他的儿子,13岁的嬴政即位,他就是秦始皇。吕不韦高超的政治手段,加上连续两任秦王离奇的短命,让嬴政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秦王,做到了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从继位那一刻起,一个传言开始出现,那就是秦始皇,并非异人的亲生儿子,吕不韦才是他的父亲。证据是什么呢?原来吕不韦认识异人后,把自己宠爱的赵姬送了过去,异人和赵姬十分恩爱,不久就生下了嬴政。然而《史记吕不韦列传》说:“赵姬被送给异人的时候已经怀了吕不韦的孩子”,显然吕不韦是通过这种操作让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秦王。这个说法看起来很有道理。

  秦始皇并非吕不韦之子

  然而并不怎么靠谱,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因为涉及财产继承问题。秦国法律对国民子女的身份有着严密细致的认定程序,对于王室成员的身份认定就更加严格了。像秦始皇这样的情况,必然经过反复核查,稍有疑问都无法过关。第二,以当时的医学水平,确定女性怀孕至少要到两个月以后。如果赵姬怀着孩子嫁给子异,那么对子异来说,孩子8个月后就出生了,不符合十月怀胎的常识,他一定会产生疑问!而且作为王室子弟,子异身边是配备秦国医生的,这很难瞒过他。一旦被发现身份造假,按照秦国法律,当事人将受到严厉惩罚。到时候别说秦始皇了,连子异的继承人地位都会被剥夺。吕不韦不仅枉费心机,连命都保不住了。他有那么傻吗?

  第三,子异还跟其她人生过儿子,就是说秦始皇有弟弟,只要他的身份存在一点点疑问,子异完全可以从另两个儿子中选一个做继承人,吕不韦的目的还是达不到。最后,虽然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的说法,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的身份没有任何问题,这说明这只是一种传说。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作为材料保留了下来,但是他只写进了级别比较低的《吕不韦列传》,没有在《秦始皇本纪》里体现,这表示司马迁本人并不认同这个传闻。

  综上来看,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是流传了2000年的谣言。秦始皇的王室成员身份毫无疑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从一开始就是大权独揽的千古一帝,这牵涉到秦国错综复杂的宫廷政治。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秦始皇是如何一步步独揽大权的?

  秦王室的三股势力

  秦始皇登基的时候只有13岁,不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按照通常的说法,他亲政以前,秦国的权力掌握在他母亲赵太后和丞相吕不韦手里。但是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实际上当时秦国存在着三股重要的政治势力,秦始皇独揽大权,是在各方势力互相争夺的夹缝中实现的。第一股政治势力就是赵太后集团。赵太后,也就是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此时她已经升格为太后,赵太后出生于赵国的“豪家”,什么叫豪家呢?就是有势力的大户人家,所以赵太后绝对不像有些人说的,是地位低下的舞女。用现在的话讲,她是社交名媛,因为能歌善舞,善于交际,被吕不韦看重,后来又嫁给子异。

  赵太后怀上秦始皇不久,子异被召回秦国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可能由于怀着身孕行动不便,赵太后便留在了赵国,等她生下秦始皇的时候,秦军在长平大胜赵军,40万赵军向秦军投降,全部被坑杀。如此惨烈的失败,瞬间点燃了赵国对秦国的仇恨。赵太后的日子显然不会好过。她和秦始皇实际上成了赵国的人质,索性有吕不韦的照料,他们不至于有生命危险。整整6年后,秦赵和解,赵国才把赵太后母子放回来,那时秦始皇已经9岁了,因为这段经历,秦始皇和赵太后的感情极为深厚。当他登基后,举目四望,能够信赖的就只有母亲了。但是赵太后不能直接干政,她必须依靠亲戚,谁呢?当然是吕不韦。

  吕不韦对子异当上秦王有着巨大贡献,子异登机后投桃报李,吕不韦当上了丞相,并被封为“文信侯”。子异死后,秦始皇继位,吕不韦还是丞相,本身就有辅佐国君的责任。同时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赵太后的旧情人,而且两人重燃旧情,暗地里私通。不过这件事有政治风险,为了脱身,吕不韦把自己的门客“嫪毐”献给了赵太后,果然深得赵太后宠幸。吕不韦松了口气,虽然摆脱了情感纠葛,但是在政治上吕不韦和赵太后依然紧密合作,一个在宫外,一个在宫内,时常互通消息。所以于公于私,吕不韦都是秦始皇的保护人。

  第二股政治势力是楚人集团。秦始皇的父亲子异,就是拜华阳夫人为母才登上秦王之位的。而华阳夫人有如此大的能量,正因为几百年来,秦、楚两国联姻,在秦国之中已经有了一个楚人集团,到秦始皇登基的时候,这个集团已在秦国扎根,华阳夫人就是他们的利益代表,他的亲属昌平君和昌文君,也因此进入政权高层,和吕不韦一起辅佐秦始皇。

  第三股政治势力,是秦始皇的同父异母兄弟——“成蟜”。秦始皇的父亲子异比始皇母子早6年回到秦国。在这6年里子异都干了什么呢?他又娶了个夫人,这个夫人是他生母夏姬亲自挑选的,夏姬是韩国王室,她为子异选的夫人也是韩国人,因此被称作韩夫人。不久,韩夫人为子异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成蟜”,他比秦始皇小三岁,两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秦始皇继位5年后,成蟜出使韩国,不费一兵一卒,让韩国献出了大片土地。成蟜因功被封为长安君。这个事说起来有些蹊跷,成蟜有什么本事能让韩国平白无故的把土地送给秦国呢?显然夏姬起了很大作用。身为韩国的王室成员,他有能量,从此成蟜这一派算是有了自己的基本盘。

  秦始皇一步步独揽大权

  三股政治势力至此形成。那么他们各自的实力又如何呢?楚人集团内有掌握实权的高官,外有强大的楚国做靠山,跟吕不韦的关系也不错,最为强势。赵太后集团紧跟其后,成蟜这一席只能垫底,也最先出局。公元前237年,秦始皇继位的第7年,夏姬去世,三股政治势力之间的平衡也被打破。被逼无奈,成蟜利用领兵攻打赵国的机会谋反,最后被镇压。这里有一个问题,镇压成蟜的具体是谁?史书没记载。但推断应该是赵太后的情人“嫪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在成蟜被镇压的那一年,嫪毐被封为长信侯,按照秦国法律,没有功劳,不可能被授予爵位。这个制度执行得非常严格,连王公贵族都不能例外。所以嫪毐能当上长信侯,一定是立了大功。结合前后情况,最有可能的就是他镇压了成蟜的叛乱,成蟜败亡。

  自此赵太后集团的势力大为扩张。然而没多久,这个集团也覆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已经22岁,他从首都咸阳来到雍城,举行成人礼,之后,他就要亲政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嫪毐忽然在咸阳发动叛乱,对这件事流行的解释是嫪毐和赵太后长期私通,生了两个儿子,他们谋划着让私生子当秦王,于是趁秦始皇离开咸阳,嫪毐举兵造反。但是这个解释说不通。首先,在王室的继承人问题上,秦国有严格的核查制度,嫪毐和赵太后的孩子,没有秦王室的血脉,让他们当秦王没有合法性。如果赵太后集团一意孤行,必将引起各方强烈反弹,成功的概率很低。这种没常识的事,嫪毐不会干。

  其次,秦始皇是赵太后的亲生骨肉,两人的感情又很好,换个私生子做秦王对赵太后有什么好处呢?最后有人可能会说,赵太后和嫪毐私通激怒了秦始皇,他想除掉嫪毐,这才逼使他造反。其实在战国时代,有权有势的寡妇养男宠是很平常的事,只要别闹得太过分,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嫪毐到底为什么要造反呢?其实是赵太后集团的膨胀,引起了另外一派的警惕,双方很快展开了斗争。从实力对比看,楚人集团胜过一筹,占据了优势,最终嫪毐走上了和成蟜相同的道路,起兵造反,他打算一举铲除华阳夫人,但嫪毐失败了,镇压他的主力,就是华阳夫人的亲属“昌平君”和“昌文君”。平定叛乱后,楚人集团开始大清算,嫪毐被五马分尸,跟随他叛乱的高官20多人被处死,嫪毐和赵太后的私情也成了罪状。

  而嫪毐是吕不韦介绍给赵太后的,他跟赵太后的旧情也曝光了,吕不韦因此丢掉了丞相的职务。第2年,秦始皇亲自质问吕不韦,问他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吕不韦在恐惧中服毒自尽。到此为止,三股政治势力只剩下了这帮楚国人了。华阳夫人毕竟年纪大了,很快去世。新的集团领袖是昌平君,昌平君是谁呢?据考证,他是楚考烈王的儿子,是作为人质送到秦国的。随后他成为华阳夫人的得力助手。在秦国高层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吕不韦下台后,昌平君出任秦国丞相,掌握了大权。昌平军丞相干了多久?整整11年!也就是从秦始皇继位的第10年,干到第21年,即公元前226年,那一年昌平君忽然被撤职,而且遭到流放,去了离咸阳很远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那一年秦始皇决定消灭楚国,秦国的统一战争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的,首先消灭了韩国,公元前229年消灭赵国,公元前227年消灭燕国,到公元前226年,六国只剩下魏国、齐国和楚国了,魏国太弱,拿下它轻而易举。齐国在今山东一带,比较遥远。楚国就成了下一个目标。在这之前,以昌平君为首的楚人,对统一战争是配合的。然而当战火烧向自己的祖国,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秦始皇吃不准。于是在公元前226年,他罢免了昌平君,并且把他赶走,扫除了灭楚的障碍。秦始皇的另一个打算是趁机清除老臣,将权力全部握在自己手上,就这样在秦国,楚人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这样算起来,虽然秦始皇22岁亲政,但是又过了12年,直到34岁,才真正大权独揽。从这个角度看,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也是秦始皇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的过程。然而秦始皇还不能高枕无忧,昌平君被罢免了,却并不意味着在秦的楚人彻底失败。实际上他们还有很大的能量,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3个问题。在秦的楚人对秦王朝的政局走向产生了什么影响?

  秦国楚人势力对秦政局的影响

  刚才说到秦始皇决定消灭楚国,这个仗怎么打呢?秦始皇召开朝廷会议,征求将领们的意见。老将王翦认为要60万人才行,年轻将领李信血气方刚说,20万人就足够了。秦始皇赞同李信的看法,觉得楚国没什么了不起,他的理由是前一阵秦军刚刚击败了楚军,把楚国的都城郢都拿下来了。于是秦始皇任命李信为大将,率20万大军进攻楚国,李信以郢都为基地,向东进发。刚开始秦军进展顺利,楚军是连连败退,可李信并没有继续追击楚军,而是莫名其妙的掉头往西进攻郢城。与此同时,一支有楚国大将项燕率领的军队出现在了秦军后面,项燕跟踪三天三夜发动奇袭,秦军猝不及防,7个主要将领战死,李信带着残余逃回秦国,第1次灭楚战争,失败了。

  考察秦军失败的过程,很奇怪,开战前郢城已经在秦国手上,李信为什么又忽然去攻打它呢?解释只有一个,郢城方面出现重大变故,迫使李信不得不回过头去处理。是什么变故呢?史书上没说。但通过梳理史料发现,李信攻楚那年,昌平君来到郢城。而秦军战败之后,昌平君被项燕拥立为楚王,所以很清楚,昌平君在郢城起兵造反了,在他和项燕的前后夹击下,秦军惨败,昌平君的反叛,意味着身居秦国高位的这帮楚国人走向了反面。当楚国成为下一个征服目标时,他们只能与秦始皇决裂,站到楚国一边,反抗秦国。而秦始皇借这个机会彻底清除在秦楚人的势力,进一步巩固权力。

  此后,秦始皇吸取了失败的教训,他重新起用老将王翦进行全国总动员,组织了60万大军,再次进攻楚国。公元前223年,秦军大败楚军,杀死昌平君,楚国大将项燕绝望自杀,楚国首都寿春也沦陷了,楚国灭亡。接着秦国轻松击败燕国和齐国,扫荡六国残部,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秦始皇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作为千古一帝,2000多年来,秦始皇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很少有人想过秦始皇的皇后是谁?这不是个八卦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问题。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皇后?为什么不立太子?

  因为秦国有严格的王位继承制度,当秦始皇完成成人礼,按道理应该马上立王后。那么秦始皇成为皇帝后,王后自然升格为皇后。他的儿子就是皇太子。可史书上居然没有一个字提到这位皇后,而且到死秦始皇也没有册立太子,这就非常奇怪了。秦始皇的皇后究竟是谁呢?根据现有的史料可能找不到答案。要是我们能知道秦始皇不立太子的原因,秦始皇皇后之谜或许也能解开。其实秦始皇心里是有太子人选的,秦始皇有23个儿子,其中呼声最高的叫“扶苏”。和兄弟们比起来,扶苏具备两个明显优势。第一,他是嫡长子,按照制度规定,拥有继承皇位的优先权。扶苏为人仁义,更富有政治远见,朝野上下对他交口称赞,不论是看出身还是看人品,扶苏都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可秦始皇就是不表态,为什么呢?因为扶苏曾经惹怒了他。说起来,这跟另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焚书坑儒”,“焚书”就是把诸子百家的书烧掉,只保留法律文书、医学农业类书籍等。“坑儒”指的是活埋儒生,即所谓读书人。因为这个事,秦始皇被后世的读书人指着鼻子骂了2000多年,然而真实的历史上,焚书是存在的,但坑儒没这回事。准确的说,秦始皇坑的不是儒生,而是另一类人——“方士”。秦始皇晚年迷信长生不老之术,他供养了很多方士,专门练长生不老药。方士徐福还骗他说,海外有仙山,仙山上居住着仙人,他们采食长生不老药,过着幸福生活。

  秦始皇被迷住了,派遣数千名童男童女在徐福的带领下入海求仙。仙山当然是找不到的,长生不老药也练不出来。但秦朝的法令十分严格,方士们炼出的丹药必须经过检验,如果不灵验,就要受到惩罚。方士害怕了,于是串通好集体大逃亡。秦始皇闻讯震怒,将他们全部抓起来,交给御史台追究刑事责任。御史台判定其中的60余名方士有罪,他们被拖到咸阳的郊外活埋。可以说这些方士也算咎由自取了,可是被活埋也确实惨了点,生性仁慈的扶苏看不下去了,劝秦始皇手下留情,不要太残暴。这本来是好建议,以秦始皇的智商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因为长期服用丹药,他的性格变得非常暴躁,扶苏的规劝激怒了他,一言不合,秦始皇把扶苏赶出咸阳,打发他到上郡做监军。这个举动意味着秦始皇在确立继承人的问题上出现了动摇,不过仅仅是动摇,并不是决定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扶苏被派去的是上郡,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榆林一带,这里驻扎着蒙恬率领的30万精锐部队,这支秦军英勇善战,多次击败匈奴,战斗力很强悍。秦始皇把扶苏派去当监军,既有惩罚的意思,也是一种培养。其次,扶苏跟着蒙恬,在边境地区掌握着秦军精锐,而蒙恬的弟弟蒙毅,在秦始皇身边处理政务,深得信任。这样扶苏与蒙恬在外共事,在朝廷内有又有蒙毅支持,构成了秦始皇之下最大的政治势力。没有秦始皇的默许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由此可见,秦始皇是在磨练扶苏,不过磨练期太长了,秦始皇到死也没立太子,他到底在犹豫什么呢?根本原因是扶苏的母亲来自楚国王室,所以扶苏身上流淌着楚国王室的血。由于在秦楚人跟秦始皇发生过剧烈冲突,而且过程十分血腥,这些事就成了禁忌。这就是为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秦始皇的皇后。而扶苏也因为楚国血统,让秦始皇迟迟下不了立他为太子的决心。秦始皇的犹豫导致了致命后果。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驾崩,临终前他口授遗诏,命扶苏回咸阳继位。然而这份遗诏被李斯和赵高篡改了,他们把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扶上皇位,他就是秦二世。秦二世继位后逼死扶苏以及蒙恬、蒙毅兄弟,并且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杀死,他的统治极其残暴。

  扶苏具有楚人血统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了反秦战争的序幕。有趣的是,陈胜、吴广称扶苏和项燕还活着,起义是由他们领导的。大泽乡在原楚国境内,是楚国大将项燕自杀的地方。起义军的目标是反抗秦国、复兴楚国,用项燕的名义顺理成章。可为什么会出现扶苏?要知道楚人最恨的就是秦人。前面说过,秦国王室和楚国王室存在着数百年的通婚关系,很多楚人也为秦国出过力。所以在六国之中,楚国觉得自己死的最冤。有一句民谣唱道“秦灭六国,楚最无辜”,也因此楚人对秦国怀着强烈的仇恨,心心念念想报复,甚至说楚国哪怕就剩下几户人,将来灭亡秦国的也是我们楚国。

  可以设想,如果扶苏是纯粹的秦人,起义军不可能使用他的名义,但如果扶苏和楚国有着深厚的渊源,情况又将怎样呢?他的楚国血统本身就令楚人亲近,而他被迫自杀的遭遇,更让楚人联想起国破家亡的悲惨命运,产生强烈共鸣。所以说起义军打出扶苏的旗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在楚地确实有号召力,秦始皇恐怕到死都没料到,他一心防止楚国复辟,然而最先起来反抗秦朝统治的还是楚人。而且在灭秦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项羽和刘邦,也是原先楚国的人。

  李夫子说秦始皇

  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历史的推断,李夫子给大家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秦始皇形象,关于他的种种谜团也有了一定的解析。2000多年前的历史我们无法穿越过去,只能凭推断、论证,但不管怎么说,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享受推理的乐趣,是李夫子的最爱哦!不知道各位小伙伴对李夫子的看法和推理有什么不一样的论断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