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和诸葛亮相比,法正为什么比诸葛亮还受重用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法正和诸葛亮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的事情谈论了千百年,总数不尽的话题留给我们,今天对于这个话题,不着急分析,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次议题的两位主人公。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出身名士家庭,为名士法真之孙。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法正怀才不遇,后刘备入川这才得以重用。
诸葛亮于(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后随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假意答应北伐张鲁,进军葭萌。张松因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于是与刘璋决裂,向成都进军。益州从事郑度向刘璋建议以坚壁清野拖垮刘备。刘备知道后十分忧虑,法正却认为刘璋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还算是个爱民的州牧,因此不可能采纳这个会损害百姓利益的计策。果不其然,刘璋认为:“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于是罢黜了郑度
,刘备因此顺利占据益州。
刘备入蜀后,任命诸葛亮做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三国志·诸葛亮传》: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署理左将军府,意味着进入了刘备的军政中枢(当时刘备担任左将军),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法正呢,刘备给了他扬武将军、蜀郡太守,拥有谋主和首都市长双重身份,不过法正没有像诸葛亮那样进左将军府——
《三国志·法正传》: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此时的分封诸葛亮相当于现如今总理兼任军委职务身份,而法正相当于首都市长兼任参谋总长职务,显而易见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还是要重要许多的。
相信不少人会拿法正在汉中之战前线给刘备出谋划策来证明法正地位高于诸葛亮,那么继续往下看。
法正作为谋主,总参谋长跟着刘备出征汉中,主要的任务就是对于此次汉中之战当中的作战部署进行规划和分析,而诸葛亮作为总理坐镇成都更多的是给刘备负责大局上资源的配备和调控,汉中之战期间诸葛亮领益州事,负责兵员和粮草供应——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三国志·杨洪传》: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不过汉中之战,法正功不可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南渡沔水,于定军山、兴势山山麓扎营,与率军前来的夏侯渊部对峙。当时夏侯渊驻守南线据点走马谷,张郃驻守东线据点广石。法正采取声东击西之计,让刘备将万余精兵分作十队,趁夜轮番进攻广石。法正看准时机,见夏侯渊正处于劣势,提议全力进攻夏侯渊,刘备于是命黄忠居高临下从后方擂鼓突袭,夏侯渊猝不及被黄忠斩杀,曹军溃败。刘备从此占据了汉中之战的主动权。不久,曹操亲征,听闻是法正献计取汉中,也感慨不已叹道:“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
取得汉中之后,极大稳固了蜀汉政权,也为诸葛亮隆中对中“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打下基础。刘备的匡扶汉室梦想又上了一个台阶从心理上,汉中的胜利刘备更感激的是法正,也更相信法正军事上的才能。不久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命法正为(汉中王)尚书令、护军将军。
相信在刘备心中对于法正和诸葛亮,从汉中之战之后,便已经给出定论:诸葛亮负责总理蜀中内外政事,继续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让先主外出时,足食足兵;而法正继续给刘备当总参谋长出谋划策,发挥自身军事上的天赋,陪着朕平定天下。
可好景不长,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随后追谥他为翼侯。且在之后的夷陵大败时,镇守后方的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可见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分量也是不可撼动的。
因此,法正和诸葛亮对于刘备而言是分工不同的两位重臣,不能单单拿一方面出来谈论谁更重要。也许,长年的征战法正都跟随刘备身边朝夕相处,比诸葛亮更多的是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