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刘邦的猜忌萧何怎么破?萧何人生中的三次危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萧何人生中的三次危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无论古今,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可能是明斗,也可能是暗战。相争的双方也许地位上平等,也许有着高低差异,但原因都一样——利益。
利益是一个广泛概念,金钱、权势、地位、名誉、欲望等,都包含在内。我们在社会生存,不少人会受来自上司领导,或其他方面的打压、排挤,根源便是我们侵犯了对方的利益,或者存在这种可能。那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2000多年前的萧何,他打消刘邦猜忌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萧何是初汉三杰,更是刘邦钦定的第一功臣。他不仅举荐了韩信,还在刘邦在外征战的时候,坐镇后方,为刘邦提供提供兵员补给,让刘邦少了不少麻烦。不过萧何在后方的权柄与影响力,引起了刘邦深深的不安。刘邦出兵关中,萧何则留守巴蜀,拿下关中后,刘邦东出,与项羽争霸天下,萧何则留守栎阳(早期汉都)。萧何的权力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看看太史公的记载:“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凡萧何上奏的事,刘邦同意后,萧何亲自处理。若有些事来不及禀告刘邦,萧何可以便宜行事,最后再告诉刘邦。萧何有类似“先斩后奏”的大权。刘邦在,萧何翻不起什么大浪,可刘邦出征之后呢?
刘邦猜忌萧何,源于萧何有威胁他的可能。萧何若投降项羽,刘邦分分钟钟玩完。若在后方反叛,刘邦也会头疼不已。刘邦对萧何的感情很矛盾,既依赖他的才能,又害怕对方可能的反叛。成熟的上位者,不会轻易相信他人,因为人性是最难捉摸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赤诚之人才显得愈发难得。东汉末年,曹操与吕布爆发兖州之战。局势对曹操不利,不少人背叛了曹操,曹操说:“其他人会背叛我,魏种一定不会。”魏种却转身投降吕布。
刘邦是信任萧何的,否则他不会将妻儿、基业交给萧何,但一个成熟的上位者,需要对下属用一些必要的手段,不会将自己的安全,放到所谓的“信任”上。这也有了萧何人生的三大危机。
第一次危机在西汉三年,刘邦与项羽对峙,这时候的萧何坐镇栎阳。刘邦时不时地派遣使者犒劳萧何,一个说着萧丞相辛苦了,一个说无论前方多忙,汉王一直惦记着萧丞相呢。萧何对刘邦的数次问候,也没多想。刘邦派遣使者,除了慰问萧何,也是一种监视手段,看萧何是否有其他想法,若真的有,刘邦也早做打算。萧何的手下鲍生看出刘邦的意图,告诉萧何:汉王怀疑你了,不做些事打消汉王的猜忌,萧丞相您会倒大霉的。
萧何怎么做的?他将自家晚辈全部送到刘邦大营,表面的理由是让自家子弟帮刘邦打仗,实际上是做人质,表明萧何不会反叛。刘邦收到萧何的“保证”,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第二次危机在汉十一年,这一年萧何设计除掉了韩信。刘邦以“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为理由,大肆封赏萧何,不仅增加萧何封地五千户,还特令五百人的士卒做萧何的护卫。一个叫召平的人找到萧何,对他说:“淮阴侯刚刚因谋反被诛,这时候汉王正对功臣们怀疑最重,却给您五百护卫,这是保护,还是监视?”
萧何一想确实如此——封赏规格太高,时机也不对。他用一招打消刘邦猜忌:却赏,将刘邦的护卫推掉,把家财全部捐出去,充当军饷。萧何没有接受不该有的赏赐,自不会贪图更多的。
第三次危机在汉十二年,这一年英布反了。对萧何来说,这一次也是最大的危机。对刘邦威胁最大的诸侯王韩信、彭越先后灭亡,最后一个英布也快了,萧何便成了最大的威胁隐患。刘邦在外征战多少年,萧何便治理关中多少年。在关中百姓心中,萧何的威望要高于刘邦这个皇帝。狡兔死,走狗烹。被烹的狗,是能威胁到主人的,有些人连被烹的资格都没有,这不是是幸运还是不行。而萧何是有资格被“烹”的。
萧何的危机不是来自刘邦的不信任,而是关中的民心。萧何有民心,便有聚众作乱的资本,他若想打消刘邦的猜忌,只能想法失去“民心”。萧何用类似王翦的做法——自污。萧何以低价强行购买百姓田宅,摆出一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样子。
萧何的三种方法,交人质向刘邦表明,大家是一条船上的人,共同进退;“却赏”表明萧何懂得进退,不会过分贪图不属于萧何的东西;“自污”则是将自身缺点交给刘邦,让刘邦觉得萧何容易掌控。
无论上司是否猜忌自己,我们都可以用萧何的三种方法。先向上司表忠心,既而表明会以上司利益为先,最后向上司透露自己的一个缺点(这个一定要好好选),三步完成之后,上司若还不能用你,那就准备跳槽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可以让我们学到他人的人生经验,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指引,萧何如此,刘邦也如此,这便是历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