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疏忽了一人,15年后此人称帝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功臣们都会受到皇帝的忌惮,特别是通过掌握兵权来夺取政权的皇帝,对武将们的信任几乎为零,他们生怕自武将会效法自己,夺了他的天下。

  因此等政局稳定后,皇帝都会逐渐从武将那里收回兵权。西汉刘邦和明朝朱元璋,都是通过“诛杀功臣”的方式,保全了自己的江山,这种方法看似极端残忍,但是确实也是能防止大权旁落的唯一办法了。

  而宋太祖赵匡胤则不同,他用相对温和的“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兵权,但是最后却也因为他一个小疏忽,王位未能延续。赵匡胤早年所处的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

  由于安史之乱导致唐末藩镇割据,拥有兵权成了建立政权的唯一保障。赵匡胤就是由于深得周世宗的信任,被封为殿前指挥使。

  他在军中威望很高,早就觊觎皇位,于是趁着后周皇帝年纪小,导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发动陈桥兵变,最终夺取了政权。

  因为他明白自己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所以生怕自己手下一群精兵强将们照葫芦画瓢,在他百年之后趁皇子幼小,夺取赵家天下,于是决定尽快收回他们的兵权。

  一日,赵匡胤请掌握兵权的几位外姓武将喝酒。君臣觥筹交错酒至半酣,他突然向将军们提出收回兵权,并让他们解甲归田尽享荣华富贵,几位将军虽说有些不情愿,但是作为臣子只好听从君王的安排,无奈地交出兵权。

  收回了兵权的赵匡胤立刻将兵权分为统兵权和调兵权,统兵权分别交给了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侍卫步军都指挥司,调兵权交给了兵部。经过这一番安排,赵匡胤就放心多了,外姓将军再也没有机会独自掌握兵权,他赵家的天下看起来真正的稳如泰山了。

  看似赵匡胤请外姓武将们喝了一场酒,就稳固了自己的江山,可是实际上,他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的弟弟赵光义。

  同样作为带兵的将领,赵匡胤对外姓将军的忌惮在他弟弟那儿一点儿也看不到。

  在外姓将军们被“劝退”后,赵匡胤不仅没有削弱赵光义的兵权,还给予了他更大的权力,这使得赵光义在军中威望逐渐增高,赵匡胤当初自己填了一个坑,却挖下了另一个。

  在继位十五年后,赵匡胤在征讨契丹的途中突然暴毙,而在他暴毙前一晚与他一起喝酒的弟弟赵光义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赵匡胤暴毙的第二天他持所谓“太祖遗诏”继承了皇位,是为宋太宗。

  这件奇事不仅给世人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谜团,也加深了赵光义杀兄篡位的嫌疑。

  俗话说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赵匡胤虽然排除了外姓将领篡权的可能,但是谁曾想到自己将兵权交给同姓亲族一样这么不安全,可见权力面前,根本没有什么父子兄弟君臣,为了权力任何人都可能会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