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刚刚被白起活埋45万大军竟转身就能将燕国差点灭亡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战争。此战导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够在军事上与秦国抗衡的赵国元气大伤。赵国的战败,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赵国刚刚被活埋45万大军,转身就能击败意图趁火打劫的燕国大军,并且追击到燕国境内,包围燕国首都蓟。燕王不得不向赵国割让了五座城来求和。
赵国和燕国掐架的这场战斗就是战国时著名的“鄗代之战”,这场战争成功的向我们解释了什么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长平之战后,赵国实力大大削弱,除了被秦国这个老冤家欺负之外,其它诸侯国也想趁机侵赵获利。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刺探赵国虚实。这个燕王喜是很有雄心的,自赵国在长平之战失败后,曾多次进攻赵国,不过每一次都被暴打。
栗腹回国后告诉燕王,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中均被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母,无力再战,趁此良机攻赵必胜。名将乐毅之子乐间认为赵国连年与秦国作战,百姓们熟悉军事,如果和他们开战,燕军必败。但燕王喜此时正想着自己的宏图霸业呢,根本听不进乐间的劝告,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两千乘,兵分两路进攻赵国(《战国策》中记载的燕国发60万大军这一数字很受争议)。栗腹命部将卿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鄗。
此时赵国的情况确实如栗腹向燕王报告的那样,青壮年皆死于外,国内只剩下老弱病残。面对压境的燕国军队,赵孝成王下令国中男子年满十五岁者全部参军,并从驻守在北方的名将李牧那里调集部分军队,加上长平之战时剩下的军队,总共凑够了25万人。赵军统帅由廉颇担任,廉颇分析了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上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应当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
廉颇遂命令部将乐乘率5万军队坚守代,吸引攻代的燕军不能南下援助,自率20万主力部队迎击燕军主力于鄗。年轻的赵军将士在廉颇的带领下,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大败燕军于鄗,栗腹也被赵军斩杀于阵前。攻代的燕军听说主力被击溃,主将被斩杀,军心大动,乐乘趁机率军反击,迅速击败燕军,活捉燕将卿秦。赵军追击500里,包围燕都,燕王只好割让五城求和,赵军始解围而还。
赵国军队大败燕军有着很大的意义,它使其他诸侯国不敢轻视赵国的实力,避免了被群雄分割的危险,同时也使赵国军队从长平之战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另外,这批用燕军刷了经验的赵国年轻士兵们,在日后的抗秦战争中起到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