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和是什么人?82岁亲自挂帅勤王,一个不服老的卫国君主
每当一提起姬和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公元前771年朝歌城外,一支大军刚刚集结完毕,正等着国君下达出征的命令,淇水在不远处静静的流淌,与眼前的肃杀之气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一会,一位82岁精神抖擞的老人闪亮登场,只见他身穿锦袍金带,白头发白胡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飘逸,飘飘然就像一位老神仙,此人就是卫国君主姬和。
他走到阵前宣告:“昨日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犬戎入侵,杀天子于骊山脚下,大周亡唉!咱卫国作为王室的同姓藩属屏障,不能坐视不管,勇士们请修整好你们的戈矛,带上你们的勇气,我将亲自率领你们去宗周赶走异族,重建大周,共建那不世功勋”!校场上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义愤填膺,士气瞬间高涨起来。姬和一声令下,出发!
你是否有一个疑问,82岁的国君,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为什么就没人出来反对他亲自挂帅出征呢?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么大年纪能经得起如此折腾吗?答案是能,这个国君不一般,有一股不服老的倔强。
姬和经常在公开场合下表示,“从卿到士,你们不要以为我年纪大就抛弃我,我告诉你们,我还非常年轻呢,眼不聋耳不花,一气能吃8个瓜”。看看卫君的脸上写满了三个字,不服老!
不仅如此,姬和还有更高的诉求,“你们在朝廷的每一天必须给我认真负责,不要糊弄我,劝谏之事也不要停,哪怕听到一两句谏言也要向我报告”。一时间,姬和出门有司机叽叽歪歪的规谏,吃饭时有厨师唠唠叨叨的进谏,睡觉时有侍从的絮叨,上朝时有大夫和史官不厌其烦的劝谏,就连听音乐也有乐官的纳谏、我的天啊!处处皆可谏,卫君貌似有用不完的精力,全身充满洪荒之力,他就是如此的不知疲惫,勤政爱民。要问纳谏哪家强,姬和如果排第二位没人敢称第一了,就连李世民也甘拜下风,毕竟他与魏征经常说翻脸就翻脸。
国君的表现很优秀,卫国人民都知道他一直不服老,啥谏都能听进去的姬和,如果不让他亲自挂帅,估计会急眼,谁还能没有个脾气呢!姬和坐上战车,率领百辆战车快速前进,步兵嘣嘣嘣的紧跟其后,后面只留下一片尘土滚滚和安静的朝歌城。记得几百年前,周军打进商都朝歌,没想到今日却要从朝歌出发,去拯救自己的故土。几百年沧桑仿佛就在眼前。
此时,不仅只有卫国出征勤王,还有晋国的晋文侯姬仇、郑国的郑武公姬掘突、秦国的秦襄公嬴开都在浩浩荡荡勤王的路上,还有鲁国、许国等几个小国在观望。
差不多10日左右,卫军到达宗周外围,几路勤王之师也相继赶到,远远地望见昔日繁华的街市空无一人,曾经高耸入云的王宫残破不堪,还有零零星星的火光在燃烧。82岁的姬和心在滴血,这可是祖先生活的地方啊,此时却风光不再。现在还不是悲伤的时候,姬和只能咬咬牙振作起来。前面的宗周城里就是该死的犬戎军团,打跑他们才是唯一的希望。
几个诸侯国里,卫国、晋国是老牌姬姓诸侯大国,3百多年前他们都是一家人,大国自然有带头勤王的责任与义务。郑国是新兴的姬姓诸侯强国,论血缘关系郑国跟王室更近一些,而且国君姬掘突的老爸姬友跟犬戎战斗到最后一刻,最终和幽王一起死在犬戎的刀下,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也有理由出兵。秦国是西周的附庸,一直在寻找机会转正,想成为正式的诸侯国,这次出兵就是为此目的而来。
几个诸侯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把犬戎吓得闻风丧胆,他们只好带着战利品匆忙逃离宗周。实际上战斗并没真正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但姬和这种不服输、老当益壮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
既然犬戎自己已经滚蛋,大周朝不能没有天子啊!立谁是当下最大的难题,经过协商卫、晋、郑和秦达成一致,在申国共同拥立原太子姬宜臼为王。但尴尬的是虢国出来搞事情,立了幽王另一个儿子姬余臣为王,这就是历史上的两王并立事件。
但是姬宜臼明显更强一些,有卫晋郑秦四国驻兵,还有鲁许几个小国出来声援,比虢公那边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反正现在都想逃离关中这个鬼地方去东都洛阳,谁先站稳洛阳谁就有争雄的资本。所以这四国部队一起护送周平王东迁,并不是为了防犬戎偷袭,实际上是为了防止虢国抢占洛阳的先机。
正是有了卫国姬和这个老大哥起带头作用,周平王顺利的迁都洛阳,周朝这个总公司才得以重新开张。周朝经过这么一番折腾,颜面扫地,再也硬不起来了,这4个国家的再造之恩也不能不回报。于是啊,该升官升官,该发财发财。卫国姬和、郑国姬掘突来中央当官吧!给晋国生杀大权,秦国也顺利上位正式成为诸侯国。
姬和在卫国时,就是人民的好君主,人人都拥戴他,现在白发苍苍时,又时来运转成了中央大员,卫国的国力也达到巅峰。像神仙的姬老头,又活了十几年,95岁时才去世。这位纳谏狂人,勤政爱民的好君主,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并没有真正的消失。《诗经卫风》开篇第一首诗《淇奥》,据毛诗序的解说,讲的就是卫武公姬和,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品德高尚,胸怀宽广,谈吐幽默的一面被历史定格,但是我更喜欢他倔强不服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