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马谡丢失街亭世人都道马谡只会纸上谈兵,面对张郃大军谁能守住?

  马谡丢失街亭世人都道马谡只会纸上谈兵,面对张郃大军谁能守住?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个人认为街亭还是难守:一,冷兵器时代以少胜多的可能性太小,仅有的少数战例基本都在史书上了。

  二,街亭有狭路,山口等,但绝不是剑阁那样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被攻破只是早晚的问题。

  三,诸葛西边的战事已胶着,没能速战速决,这才是关键;战事胶着,诸葛就失去了时间差的优势,魏军就能摸清蜀军的底,派遣援军。

  总之,第一次北伐在诸葛战事胶着的那刻起,基本注定了败局,如果有人可以守住街亭更久一点,诸葛可能输得体面点。诸葛亮不可能有10万战兵北伐,蜀国全部兵力也才10万人呢,蜀北伐全军应该5、6万,可能有2万多民夫随军支前,担任运输等辅助工作。魏延是蜀军的主力,向西进攻雍凉。赵云为偏师牵制曹真,诸葛亮自领中军接应各部,应对长安方面的援军。蜀军用兵四平八稳。但正是这种平稳,蜀军二败一平,无一胜仗。

  诸葛亮只是让马谡守一段时间,因为蜀军得到的曹魏地盘,他需要出榜安民,进行消化,收服民心。其实是马谡无能,只要按孔明说的当道扎营,守一段时间让魏军急切不得通过就行,其实想想另外三个人的表现就行,

  第一王平和马谡到街亭后,就想在五路总口下寨,王平善守,对当地地形非常熟悉,深得曹操刘备喜欢,而且做事谨慎,如果真的地形不适合守,他或许就能同意马谡的决定,明知道魏军会来,还敢当道扎营直面魏军,而且司马懿听说街亭有人驻守也是吃惊,只是听说马谡上山,才笑了,才安然了,已经说明能不能守住了

  第二再说杨仪,如果战前不知道街亭的地形,孔明的安排,派将还不是特别放心,对马谡千叮咛万嘱咐,没有底。

  那么当王平把街亭的地形图送过来的时候,看看杨仪马上自告奋勇替换马谡,孔明同意了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孔明帐下杨仪和魏延的能力是很强的,杨仪自己要去替换马谡,如果不能守住,他会去吗?别忘了他是看完地图的,难道他想自告奋勇自杀吗?而且他和孔明看完地图共同研究的,

  第三再说孔明,他一见地图就说马谡误我,这说明什么?说明街亭是完全可以守住的,所以杨仪想去,他才同意了,假如守不住,他也不会同意杨仪主动要去替换马谡的想法,既耗费钱粮又损兵折将,别忘了杨仪也是参军,难道孔明斩完马谡再斩杨仪,一次斩俩参军。

  诸葛亮本不欲派马谡前去,乃马谡自请,诸葛亮考虑再三,一是无人可派,能派的都派出去了。二是防御战,难度不大,只要构筑防守工事,不需武力,不需与敌人单挑,对阵。三是走之前已指定详细作战计划,基本万无一失。可见刘备识人,马谡乃赵括之流,不堪大用。随便派谁都守得住,诸葛亮就是为了成全马谡,成就其大功,就算守不住,坚持十天半月也就成功了。

  根据估算,马谡带领的军队应该是2万人,另有高翔带领5000人防守街亭的侧翼列柳城。而且马谡所部属于前军,只需马谡在街亭堵截张郃五、六天即可。但由于马谡违背事前诸葛亮在军事会议上的部署,不下据城,擅自驻军南山,导致速败。当几天后诸葛亮率领后军紧急赶到距离街亭只有数里的地方时,得知街亭失守,进无所据,只好拔天水千余户居民撤军回汉中。与此同时,魏延带领2万左右军队围攻郭淮把守的上邽。期间郭淮从城中窜出,杀奔列柳城,魏延率兵追赶,途中遇上已经突破了街亭的张郃军团,随即退兵。

  防御战按古兵法是小数兵力阻挡多数兵力进攻,如果兵力相当可以改成消灭战,这是错误之一。用将带兵,诸葛亮为什么用马稷,而且还是一个没有带兵经验的人去完成一个重要的战役,这里明显就是有个人情感在里面了,诸葛亮的想法是防守为攻取城池争取时间避免前后夹击,马稷肯定看透了诸葛亮的想法,但是他低估了张合的能力啦!马稷想干脆消灭掉张合为诸葛亮解决后顾之忧,这也就是跟关羽一样犯了致命错误,造成功亏一篑。王平作为副将防御战为特长,为何不力争上游按着诸葛亮的要求来办事呢?况且还有诸葛亮的密令,这里体现出军队已经出现分裂和不公平了,久经沙场的将军有如此大的功劳谁不想要啊!

  你一个白面书生一上来就捡个大功劳谁都不服气的,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马稷防御张郃是有足够的时间,粮草,兵力,唯一的缺点就是水源,马稷失察就是能力不足而且也没有弥补措施,硬生生的防御战变成攻坚战。诸葛亮只适合打顺风战,只能是锦上添花之人,并不适合做雪中送炭之功臣。最后想说的是诸葛亮只有苦劳没有功劳,但是是最成功的苦劳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