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诗风独树异帜的高适,为何25年科举不中?
高适是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并称“高岑”。
高适的人生很富有传奇色彩,50岁之前,基本是干啥啥不成,屡试不第,仕途无名,过得非常窘迫困顿,唯一好处就是闲来无事游历了不少地方。50岁之后,他却犹如神灵附体一般,毅然投笔从戎,10年间就从一介书生变为驰骋疆场的大将军。《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高适成为唐代唯一一个因军功而封侯的诗人。
唐朝诗人高适(左)和岑参
高适性格豪爽、心胸豁达,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他看不太上常规的科举考试内容,喜欢剑走偏锋、独树异帜,结果从20岁考到45岁,屡试不中。这期间,高适也想走军功报国的路子,曾经北上蓟门,奔赴边塞,投奔当时驻防蓟门的信安王李祎,可惜李祎没有接纳他。高适在边塞游历两年后,终因“北路无知己”,失望地结束了这次行程。
投军报国无门,高适只能重走令人难熬的科举入仕之路。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坚持最终有了结果。公元749年,诗名远扬的高适得到了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宋州刺史张九皋的赏识。在他的推荐下,高适参加科举考试终于中第,被授了个封丘尉的芝麻官。这一年,他已年近半百、两鬓斑白。
在封丘尉任上,高适越干越没劲,既受不了迎来送往、阿谀奉承的官场习气,又看不惯恶吏横行、百姓遭难的凄惨场面。干了3年后,高适就辞掉了这个千辛万苦得来的小官,重燃从军报国之梦。好在这次他没有等多久,担任陇右节度使的唐朝名将哥舒翰看中了他,邀请他加入了自己的幕府。自此,高适的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辅佐哥舒翰坚守潼关,可恨宰相杨国忠出于私利,怂恿唐玄宗强行下诏命哥舒翰出关迎敌。哥舒翰被逼无奈,“恸哭出关”,结果中伏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投敌。潼关失守后,唐玄宗被迫逃往四川。
高适在乱军之中没有慌乱,也没有被功名利禄所诱惑,他冒死走小路紧赶慢赶,终于追上了玄宗李隆基。他为举朝谩骂的哥舒翰做了一些辩解,义正辞严指出了宰相杨国忠、监军李大宜应负的责任。李隆基感念他的忠贞,也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就提拔他当了谏议大夫。
面对安史之乱和永王李璘叛乱带来的动荡时局,高适被继位的唐肃宗李亨任命为淮南节度使,主持平定永王叛乱。高适运筹帷幄,攻心为上,很快就瓦解了叛军的士气,永王李璘兵败被杀。随后高适又受命参与征讨安史叛军,解了雎阳之围。
因为平叛功劳,高适受到唐肃宗的重用,威望与日俱增,让嫉贤妒能的权宦李辅国十分不爽,多次在皇帝面前打高适的小报告,导致高适降职。不过乱世之中,像高适这样的大将之才是压不住的,不久他就先后被任命为蜀州刺史、彭州刺史,率军平定了蜀中叛乱。
唐代宗李豫登基后的第二年,高适就任剑南节度使,率军抵御吐蕃入侵,因敌我力量悬殊,战事不利。不久,高适奉诏回朝,转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进封为渤海县侯,实现了以军功封侯的人生理想。
驰骋沙场的高适
高适一生为人正直、豪侠仗义,朋友很多,但有一件事却受到别人的诟病。他的好朋友大诗人李白因为一时糊涂,当了永王李璘的幕僚。高适率军平定永王叛乱时,李白曾写信向他求救,他却漠然置之,这让很多人不解。其实这正是高适政治上老道成熟的表现,作为一军主帅怎能因私废公、与叛贼拉拉扯扯呢?这样做,非但救不了李白,连他自己也会被李辅国之流构陷下狱。
高适是个性情中人,思维活跃、感情充沛、活力四射,正是成为一名好诗人的必备要素。他创作的边塞诗、民生诗、咏怀诗、送别诗中都有不少佳作,像《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下曲》《古歌行》《别董大二首》《东平路中遇大水》等,都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笔力雄厚,形成了雄浑悲壮、古朴苍劲的艺术风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