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揭开秦赵长平之战白起自杀之谜,

  导读:秦赵长平之战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场战争,历史课本上仅以简单的秦国纵反间计使赵括代廉颇为主将,为本场战役的关键转折点,实际上情况却很复杂。秦军的战斗力到底是什么样呢,现在的史料并无详细的记载,只能从他的对手中来还原秦军的战斗力了。

  一、政治背景

  中国古人对战争研究的很透彻,交战双方战前各自的战略、策划、准备实际上已大体勾划出战争的走向,即“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秦国方面,秦昭襄王任用应侯范睢为丞相后,初掌大权,君、臣都要向外扩张来证明自己。关键是秦在任用范睢以后,秦的战略方针做出了重要的也是非常正确的转变--远交近攻。在这之前,由张仪主张的以破坏“合纵”为目的的“连横”方针虽然有效的破坏了“合纵”,但由于“连横”是以破坏为主,方针自己的针对性不强,没有重点。

  虽然由于秦的实力太强大,在东、南方都抢夺了不少的地盘,但同时树敌太多,面临着多线作战的窘境。如之前执政的穰侯魏冉,是楚国人,就攻占了楚国的大片土地,且秦给他的封地在陶,他就越过韩、赵、魏发动了对齐的战争,仅仅为了使自己的封地再大些。而远交近攻的重点就是攻击离秦国最近的韩、魏,其他的国家能稳则稳。赵国方面,则是赵惠文王才死,赵成王丹嗣位,以战国有名的四大公子之一平原君为相,太后主政,政权才完成交接,急需稳定,在战略上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调整。

  二、导火线

  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二六二年,秦以武安君白起为将,发动了对韩以攻取上党的战争。战争进行的很顺利,上党与韩唯一的联系野王被秦攻占,上党成了一座脱离于韩之外的孤城。韩上党守冯亭见情形上党是守不住了,想出一计,将上党投降赵国,赵国接受上党,秦国一定全力攻赵,赵国到时候一定会求救于韩国,两国合力说不定可以能挡住秦的攻击。于是冯亭派使者到赵国说:“韩不能守上党,要并到秦国了,上党的官民都喜欢到赵国,不愿意并入秦,愿意以上党十七城并入赵国。”赵王大喜,问平阳君豹,豹回答说:“聪明人会把无缘无故得到的得益看成是一种灾祸。”赵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小便宜、好大喜功、目光短浅的昏君,说:“韩人都喜欢我的德治,怎么能说是没有缘故呢?”豹回答说:“秦国蚕食韩地,切断上党与韩国的联系,准备慢慢接收上党的投降。上党不投降秦国的原因,实际上是要嫁祸给赵的。秦国辛辛苦苦打了这么长时间仗,你赵国不费吹灰之力而得到这么大的便宜,秦面能甘心吗?不如不要。”

  平阳君豹基本把冯亭的意图都分析出来了,可赵王贪心不足蛇吞象,又把这事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认为可以收,于是赵王就派平原君去接收上党。静下心慢慢读历史,战国末期的四大公子都是沽名钓誉之类,没有一个对自己国家起到积极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就这样,赵国被脱了进来。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二六零年,秦完成战争的动员,发动了第二次对上党的战争。赵国不是不可以不劳而获,但要很清醒的认识后果有多严重,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但是赵国采取的措施远远不够,没有争取到其他国家的支持。

  三、战争的过程

  秦派左庶长王龁全权负责此次进攻,进行的非常顺利,轻松攻克上党。上党的老百姓逃往赵国,赵派廉颇在长平驻军,依地势接纳老百姓,防御秦军。在攻下上党后,王龁转而进攻赵国长平,进行报复。看完教科书的负荆请罪一文,以为廉颇是多么厉害的一位将领,实际上,廉颇是个欺软怕硬的角色。四月,赵军遭遇秦的侦察兵,败绩,廉颇的一个副将阵亡,损失惨重;六月,攻陷赵的两个堡垒、杀了四个赵军尉官;赵王一看战势不利,就同大臣楼昌、虞卿研究下一步的对策,楼昌的意见是派重臣去求和。虞卿不同意,认为:“现在许不许停战的主动权在秦国手中。秦国的意图是一定要打败赵军,即使去求和,秦国也不会答应。

  不如派使者去贿赂魏、楚,楚、魏接受了赵国的礼品,秦国以为三国的合纵成功,可能同意求和。”赵王不听,派重臣郑朱到秦国去求和,秦接纳了郑朱。赵王得意洋洋的对虞卿说:“秦国接纳了郑朱。”虞卿回答说:“大王必不能请和而赵军必败。为什么呢?各国祝贺战胜的使者都会到秦国去了。郑朱是赵国的重臣,秦王、应侯一定会让各国使者知道郑朱到秦国求和,各国知道大王向秦国求和,就不会派救兵,没有救兵,秦是不会停战的。”

  四、决定胜负的因素

  仗是打完了,要弄清这45万人是怎么没的,按我认为重要程度排列一下主要因素。第一,决策者。秦王与应侯范睢可以得满分,对政治手段的运用、对战争形势的把握、对前线的支持方面基本没有漏招。赵王君臣绝对不及格,目光短浅,处置失当,首先接受上党这片地,赵国就不占理,秦军初次攻击上党的时候,赵国没有援助韩国,韩人守不住,投降赵国,你屁颠屁颠的接受,在道义上背上了不劳而获、落井下石的罪名,纵观整个战役,韩国一兵一卒也没有援助过赵国;在发生意见分岐,需要作出正确决策的时候,赵王更是没法同秦王相比,郑朱、赵括,一招比一招昏,郑朱成为天下各国的笑柄、赵括更是为中华民族丰富了纸上谈兵这句成语,有这样的决策者,赵国能赢才怪。第二,秦军的战斗力。

  秦军的战斗力到底是什么样呢,现在的史料并无详细的记载,只能从他的对手中来还原秦军的战斗力了。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韩王的时候说“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盾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