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青云之路!如何用“才”生“财”?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的青云之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提及和珅的名字,世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和珅的“财”,他是个富可敌国的巨贪。其所聚敛财富之多,在历代文武官吏中实属罕见。其实和珅不光有“财”,更有“才”,抛开其巨贪的一面,他是个有学识、有能力的人才。其在被乾隆皇帝重用的初期,也的确做了不少实事,还算得上清正廉洁、大公无私。
青云之路
和珅是满清正红旗二甲喇人。他三岁时,弟弟和琳出世,母亲因难产而逝,六年后,其父常保又因病离世。从小失去父母的和珅、和琳相依为命、颠沛流离,幸得家丁护佑才艰难长大。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十九岁的和珅参加科举,落榜后不得已以文生员的身份袭轻车都尉迟世职。三年之后(公元1772年),和珅入宫被选为三等侍卫。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和珅升任管库大臣,此时他开始学理财之道,由于他管理的布库存量大增而再次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三年后,和珅又被擢升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在任长达二十余年。他历任步军统领,户、兵、吏部尚书,理藩院尚书等职务,后来又晋升文华殿大学士。曾充四库馆、国史馆正总裁,累封至一等公。
和珅精明敏捷,办事干练,善于揣度皇帝心思,逐渐成为乾隆皇帝的股肱之臣。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和珅被数二十宗大罪,并且抄没白银八亿两,旋即被赐死。在这短短三十年里,和珅平步青云,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所聚敛的惊人财富亦让人瞠目结舌。倘若没有他的聪明才学是不足以至此的。但是其最终落得被抄家赐死的结局也不禁让人深思。
和珅的“才”
和珅出生于官宦之家,年幼时父母相继离世而艰难度日,他十多岁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与其他贵族孩子混日子不同,和珅埋头苦学,熟读四书五经,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深得老师喜爱。不但如此,他还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甚至粗通英语。可以说和珅是个才华高、武功高、颜值高、情商高的“四高”青年,挑不出任何毛病。
“四高青年”和珅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和珅随驾出宫。“上偶于舆论中阅边报,有奏要犯逃脱者,上微怒,诵《论语》‘虎兕出于柙’之语”,扈从校尉不知此系何意,和珅却立即对答曰:“爷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乾隆皇帝听后大悦,问其家世、年岁,又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敏捷异常。
还有一次,乾隆皇帝坐轿没找到黄伞盖,怒而问责,在场官吏皆害怕不敢吭声,而在一旁抬轿子的和珅则厉声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乾隆皇帝注意到和珅并称其机巧伶俐、善解人意,遂将其升为仪仗总管。和珅以自己的聪明才学随机应变的能力博得乾隆皇帝欢心,恩礼日隆,自此青云直上。
和珅的“财”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云南粮储道海宁弹劾云贵总督李侍尧贪纵营私,乾隆派刑部侍郎喀宁阿查办此案,几经调查无功而返。乾隆又派和珅前去调查李侍尧贪腐案。和珅到任后,拘审李侍尧的亲信赵一恒,迅速掌握了其贪赃枉法的罪证。
李侍尧贪腐案告破后,乾隆大喜,升任和珅为户部尚书、御前大臣,还把自己最宠爱的十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嫁与他的长子丰绅殷德。但就在李侍尧案中,和珅坠入深渊,李侍尧的赃款尽数被其霸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这之后,和珅大肆贪敛,并制定了一整套的敛财方法与技巧。
和珅主要的敛财手段
·利用职务之便
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和珅任崇文门税务一职,此后便一直把持着这个职位。他利用职务之便,借朝廷之名变卖抄没王公大臣的家产,从中获利。
·督办贪腐案
乾隆四十五年的云贵总督李侍尧贪腐案,和珅侵吞了李侍尧的大部分赃款,赚得了“第一桶金”之后,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敛财手段。在之后发生的甘肃布政使王亶望贪腐案(甘肃冒赈案,清朝第一贪腐大案)、山东巡抚国泰与布政使于易简亏空国库案、江西巡抚郝硕与闽浙总督伍拉纳和福建巡抚浦霖勒索属员巨额银两案、浙江巡抚福崧侵吞公款案,和珅都屡试不爽,积累了大量财富。
·开办当铺、古玩店
和珅所开办的古玩店明着是公平交易,实则暗度陈仓在行贿赂之实。那些想要向和珅行贿的人聚集此处,他们把价值连城的宝贝放在和珅的店里按照“鉴定”后,以很低的价格卖给和珅。亦或是来和珅的古董店买古董,明知道是赝品却以高昂的价格买走。而这是公平交易,双方自愿,完全没有证据能证明和珅有受贿之嫌。
·赏赐和经商
乾隆皇帝宠信和珅,往往会把许多“肥差”交给他去办,而和珅善于揣测上意,又有能力,总能把事情办得利落漂亮,使乾隆非常满意,一高兴便会赏赐和珅大量金钱珠宝等。和珅还涉足商业,尽管清廷规定官吏不得经商,但他却暗地里经商做生意生意,赚得盆丰钵满。同时和珅善于理财,他有大量的土地、厂房、民房,通过出租房产谋取暴利。
和珅被抄家赐死
结语
世人皆知世上不止一个贪官,而最贪的却只有和珅一人,纵使他富可敌国也挡不住历史的滚滚骂名。从父母双亡、颠沛流离到身处高位、权倾朝野,从在乾隆皇帝身边红极一时到被嘉庆皇帝赐死,和珅的确有才华和能力。但和珅的才华与能力都没有用在正道上,没有为民请命,为天下着想,反而是德行不端、私欲渐长,陷于贪腐的深渊,最终落得一个被抄家赐死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