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靠的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明太祖朱元璋一生“铁腕治国”的各类成就里,以他的原话说,这“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的“军事豪言”,确是十分出名的一条。
那这“军事豪言”,是不是朱元璋吹牛?就得看看明初有多少兵:明朝卫所制度下,朱元璋在位时(洪武年间)就有近一百五十万军队。支撑这“百万大军”日常物资粮饷的,正是遍布各地的“军屯”耕地。以明朝军事制度,每家“军户”可以从“军屯”里“受田五十亩”,且国家划拨耕牛农具,每处卫所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种”,边境要地则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保家卫国的同时也要完粮纳税,即“子粒粮”。
在如此奇特制度下,明朝卫所账面上的军队数量,到永乐年间时已突破了二百五十万人,弘治年间更达到“官军原额二百七十余万”。这么多兵,军屯真养得起?
其实,明初的日常军费开支,还来自“诸省供饷”“开中法”“赎纳”等途径,比如明初的山东省,就要长期供应北平(北京)辽东的军粮,河南负担起了山西。但“军屯”确实占了“大头”。仅是明朝永乐元年(1403)这一年,明朝的军屯“子粒粮”收入,就达到了2300万石,相当于宋元时代每年粮食收入的近一倍。永乐年间的军屯田亩数,更突破了8900万亩。如此强大产值,正如永乐皇帝朱棣的感叹:“百姓免得转输,军士并无饥窘。”
所以说,虽然朱元璋“不费百姓一粒米”的豪言有些夸张,但这红红火火的明代军屯,确实极大减轻了百姓负担,更供应了兵强马壮的百万大明虎师,撑起了明初一系列辉煌军事功业。
而且这“军屯”的好些贡献,更是超越历史。由于明王朝在西北西南大地广设军屯,那些“皆给于官”的先进农具和农业技术,也就在各地广泛传播。比如明初还在刀耕火种的思南府(贵州思南),在军屯卫所的影响下,渐渐“务本力稼”。云南的屯军也把牛耕广泛传播。另外军屯所及之处,明王朝更广设“卫学”,从东北西北到贵州云南等地都有“卫学”存在,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从此似种子一般播撒祖国边疆各地。
这几条成就,实事求是说,确实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那么问题来了,明朝拥有这么“好处多多”的军屯制度,怎么到了风雨飘摇的明末崇祯年间,就成了一幅“军饷发不出”的鬼样子呢?特别是到了崇祯十七年(1644),北京城破的前夜,紧急来“勤王”的唐通部,每个士兵竟只得了五钱银子的赏金,气得唐通一跺脚带兵投了李自成。守卫北京的“三大营精锐”,由于长期“欠工资”,一个个都躺在城墙上看风景,干看着李自成攻破北京城……
曾经“拥兵二百万”且“不用老百姓花钱”的大明朝,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了?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这“不用老百姓费钱”的军屯制,那历时百年的衰败。
虽然到永乐年间时,明代的“军屯”到达了高峰。但这个“好制度”,说到底还是建立在明初特殊经济条件上。明初历经数十年战乱,到处“土地鲜少”“居民荒芜”,就连曾无比繁华的扬州,都只剩了十八户人家。这种人少地多的情景,建立“军屯”当然也就容易。可到了明朝中后期,人口大量激增,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军屯”也就遭到了破坏。
所以,早在永乐年间以后,明朝“军屯”的“产值”,也就每况愈下。大量原本属于“军屯”的土地,都被各级武将乃至朝中权贵高官们巧立名目侵占。耕种“军屯”的“军户”们,也都沦为了农奴。单是到了明朝正德年间时,明王朝账面上的军屯土地,就只剩下了1600万亩,不到永乐年间的百分之十七。就这数字还“注水”。同时代兵部尚书马文升就哀叹说“屯田有名无实”,传说中的土地,早就被分光了。
“军屯”到了这个地步,别说给国家军备“输血”,就是“养兵”也难。明朝账面上的“二百万大军”,逃跑也成了常态。比如广西省,理论上该有十二万驻军,到了弘治年间时就剩了一万八千人。江西南昌左卫旗军,原本该有四千七百多人,到了弘治十六年操练时,竟只有141人。金华千户卫该有一千二百精兵,到了嘉靖年间时,竟只剩了34人……
所以也就不难奇怪,为什么明朝嘉靖年间时,鞑靼阿勒坦的骑兵,能够一口气打穿明朝北方防线,嚣张杀到北京城下,而沿途“理论上”该有的明朝十几万边军,竟是纷纷躲猫猫。而东南五十三个倭寇,登陆后一路烧杀抢,竟能视沿海卫所如无物,一度逼近南京城——军屯这根“血管”都断血了,大明朝号称“二百万大军”的国防,当然成了缺血的空架子。
不过在那个时候,明王朝的“家底”仍在,一批有识之士也绞尽脑汁,推动了募兵制的发展,凭借明王朝强大的国力与正确的规划,终于在嘉靖晚期至隆庆早期时,重建了强大的明朝陆海军,且打赢了“三大征”等大扬国威的战争。但为什么到了崇祯年间,这个“成功经验”都不能复制了?因为大明朝摊上的,是一位志大才疏的崇祯皇帝。
不容否认,明朝军队发展到崇祯年间,已经问题成堆,除了国家缺钱,军队的腐朽败坏也加剧。将领吃空额也成风。以明末军队的“潜规则”,一万人的军饷,往往会被克扣掉四千人。“没钱发饷”还引发了一拨拨叛乱兵变,以至于官军们“动以打粮为名,劫商贾,搜居积”成了常态。但大明的军备,并没有烂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比如就是在崇祯年间,经略陕西的孙传庭,在陕西一片残破,且面临战事压力的情况。手里“镚子没有”的孙传庭,就做足“军屯”的文章,先火速查清楚陕西军屯被侵占的实情,然后恩威并施“谈条件”。既承认军屯被占的事实,又迫使这些侵占军屯的豪门认怂,乖乖缴纳赋税。就是凭着这些钱粮,孙传庭才组建了著名的“秦军”,一度拳打高迎祥脚踢李自成,为崇祯杀出“中兴”希望。
另外还有卢象升周遇吉等人,也都在艰苦条件下因地制宜,利用明朝军事制度的框架做足文章,在基本少花朝廷钱粮的情况下苦心打造强兵。卢象升的“屯田”“筹饷”经验,还被崇祯大力推广,一度积极“抄作业”的明朝各地边军,也一度战斗力满血上涨。著名的明清“松锦之战”上,集合九边精锐的明军,就一度硬杠八旗精锐,如果不是关键时刻崇祯帝瞎指挥,几乎就能躺赢。
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大明在这个特殊年代,“摊上了”崇祯。抛开“瞎指挥”的问题不说,崇祯在晚明军事建设环节,至少有两个致命短板。
首先一个,以现代企业管理的话说,就是“执行耐力”问题。就以明朝京营来说,崇祯登基伊始,名臣李邦华受命整顿京营,一顿大刀阔斧后,京营战斗力有所提升,甚至还在京城保卫战里硬杠后金八旗。但李邦华也挨够了骂,不久后就被崇祯解职,但这以后,号称大明精锐的京营,战斗力直线下降。到了崇祯十五年时,京营的士兵已是“沿路无籍游棍”扎堆,整个一个流氓军团,对上李自成?当然一触即溃。
而且看看孙传庭、卢象升等人的遭遇,几乎都是一个套路:都是一开始深受崇祯信任,然后在整军过程里遭到非议,本应一起扛的崇祯呢?却是先躲猫猫再犯嘀咕,往往事情还没办好,就把干活的人推出去顶缸。孙传庭的壮烈殉国,卢象升的屈死巨鹿,基本都是被崇祯的瞎指挥坑死。大明军界遭到这么的“逆淘汰”,就算是金山银山,也得糟蹋了。
而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崇祯“钱花不对地方”。
后人说起崇祯苦,常叹息崇祯没钱。但崇祯真的没钱吗?且不说他的“私人储蓄”,就说每年的加派,就“先后增赋千六百七十万”。且不说这些钱通过层层叠加,给老百姓加了多少负担。拿到这些钱的崇祯,倘若能把这些钱用好,打造强兵没有问题,起码不至于“发不出饷”。
可说来叹息,人生最后几年的崇祯,军费都花在谁身上?都花到了王朴、左良玉之流身上。认真打仗的孙传庭卢象升,由于得罪人多,常常遭非议,非议后就被崇祯百般猜忌。丁点军费都要从牙缝里抠。可喜欢战场上收好处,遇到战事就跑路的王朴,却是屡受封赏。
更典型的是左良玉,此人打仗就知藏猫猫,不打仗时就知奸淫掳掠,可人家“关系网好”,和侯恂等“晚明文坛精英”更是“亲生的朋友”。所以别看战场上跑得快,却总被崇祯各种“宠”,动不动就是“发内帑犒良玉营将士”。孙传庭在陕西苦心筹饷时,卢象升率五千残兵,与清军数万八旗誓师死战时,从没见崇祯这么“大方”过。
而到了北京城破前夜,本该“尽忠”的左良玉,却在武昌安心过着奸淫掳掠的“小日子”。崇祯的钱,算是打了水漂。
甚至,就是在北京城破时,一生以悲苦形象示人的崇祯,还上演了悲壮一幕:把身上仅存的二十多万两银子分给宫里太监们,盼着他们能同仇敌忾,给李自成一个难忘的教训。不料这群“奴才”们拿了钱后,各个闹哄哄跑没影——临了,钱还没花对地方。
崇祯“为何没钱发饷”的问题,看上去是个扛锅的问题,但仔细看看,这锅还要他自己扛。“扛锅”的背后,是能力眼光的差距,对于后世的各行各业,何尝不是个难忘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