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大清水师收复台湾后康熙为何不顺势将日本一锅端了

  《清史稿》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上阅密折良久,大喜,御批千言。”意思是说皇上花了很长时间在阅读一篇机密奏折,并且非常高兴,写了上千字的批示。这段话中所隐含的意思很深,值得慢慢推敲。

  要知道群臣向皇帝汇报情况的奏折非常多,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大学士要先做出批示意见,再有皇帝大致批阅一下,评语也是能节省就节省。比如明朝皇帝,都是拿着朱笔在奏折上画圈。即便是非常勤政的雍正,也是用寥寥数字批示完一篇奏折。然而像开头中能让皇帝批阅“千言”的奏折恐怕十分罕见。

  更加罕见的剧情在后面,开头所说的那位“皇上”正是清圣祖康熙,那篇奏折的作者是收复台湾的施琅将军,讨论的事情却是要灭掉日本!这是怎么回事呢?清廷又为何没对日本动手呢?

  一、如此邻居

  秦汉时期,中国与当时的日本扶桑开辟了一条山东蓬莱至大阪的通商道路,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这一经济举措,让日本在物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便利,那时两国关系非常友好。在后来的几百年中,日本是不是就要骚扰一下朝鲜半岛,继而引发与中国这一宗主国的争端。直到唐初的白河口之战,让日本意识到实力上的差距,于是乖乖成为了学生。

  时间一直到了元朝,极度缺乏金银的蒙古贵族决定东征日本掠夺财富。可惜自小没见过大海为何物的蒙古人不懂海战之奥妙,第一次遭到了台风,第二次被日本人以逸待劳赶下了海。碰巧此时的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战败的领主带着旗下的浪人、商人以及武士被迫出海讨生活,当然这些人不会老老实实当外籍雇员,他们只会烧杀抢掠。

  海战不行的蒙古人不胜其扰,只好制定“闭关锁国”的政策,自愿放弃海权。然而事实很清楚,倭寇之乱从元一直贯穿到明,如果没有戚家军这台“玉碎机”,中国沿海恐怕会成为倭寇的乐园。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康熙多次评论这位一衣带水的邻居,他认为对方就是一帮反复无常的卑贱小人,因为日本人不知世间友谊,只能用武力恐吓才能让其顺从。康熙也从来不称对方为“日本”,而是称之为“倭子国”。因为“倭”就是矮小的意思,可见清圣祖对这位邻居的厌恶。

  二、施琅的奏折

  但凡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施琅为何人,做了何事,这里不一一赘述,单说开头提到的那篇奏折。那篇被“御批千言”的奏折在收复台湾不久写成的。

  施琅认为,元朝曾两次攻击日本却大败而回,造成日本对中国的轻视。当下清朝海军正是刚刚收回台湾的精锐之师,日本却存在巨大的实力差距,有必要征伐日本,消除海患。

  康熙时期的清朝海军所用舰船都是仿制荷兰皇家海军的,海军力量处于17世纪的世界前沿。并且航海技术有了极大提高,尤其是荷兰人在日本附近经营了数十年的商贸,深知当地的水文特征,可以帮助清军水师避开台风直达腹地。并且清军大规模装备火炮,可以轻松摧毁日本在近海的防御体系。

  而当时的日本已经七八十年没动刀兵军备废弛,德川幕府的立场又非常软弱。综合以上原因,可是说施琅所认为的正是历史上征讨日本的绝佳时期。不过历史的事实矗立在那里,清廷最终还是没有动手,这一便宜被一百多年后的美国人佩里白捡了,草草几炮便轰开了日本人的心里防线。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三、最后的最后

  其实康熙在批阅完施琅的奏折之后非常重视,马上与群臣对此事进行了探讨。只不过那些大臣对于日本压根开不上眼,纷纷反对。恰好又在这个时候,葛尔丹叛乱。蒙古是满清的主要施政方向之一,清政府的主要精力被迫转向西北,于是施琅的计划就被无限搁置了。

  不过康熙皇帝没有打算放过“倭子国”。在征讨台湾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对日贸易的诸多好处,于是康熙二十四年正式允许民众海外通商,废除了“闭关锁国”政策。

  占据绝对实力的中国展现出恐怖的控制力,让物资贫乏的日本吃尽了苦头。有些人甚至做起了“倒爷”,中国的货物卖光了,就从欧洲进口的物品再转手高价卖给日本。通商的数年间,日本白银、铜钱等贵金属流失严重,一度消耗了全国储量消耗了十之六七,日本被迫颁布《贞享令》:限制中国商家的贸易额。

  不过这丝毫无法阻挡高涨的海洋贸易,原本猖獗于中国沿海的走私活动将“战场”搬到了日本海面,让德川政府苦不堪言。

  不过当时正是西方国家的“大航海”时代,西方势力的频频深入让康熙有了“闭关锁国”的想法。于是在1717年,清政府实行禁海。后来由于英国商人的捣乱,乾隆帝彻底关闭了海岸线,中国的制海权再度让给别人。

  谁能想到美国人佩里上演的“黑船开国”事件激发了日本的觉醒。日本的迎头追赶终于在甲午年让中国彻底进入近代的屈辱史。也有传言说《马关条约》之所以要求赔款两亿两白银,是因为康熙时期的贸易让日本人损失了这个数字,而这一切也只是坊间的传说了。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