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让米商抬高价格,为什么灾民们还赞不绝口?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范仲淹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确实,范仲淹是大文豪,虽然没有名列唐宋八大家,但也是非常有水平的。然而相比于其文学成就,他的政治成就无疑更高!
他曾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还进行过庆历新政改革,死后被追赠楚国公,谥号“文正”。这样的成就,在宋朝的大文豪里面,估计也就王安石能够压其一头!所以啊,范仲淹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其治国施政的能力自然不再话下。
而题中所说的,其在大灾荒时,抬高米价的做法,就是其能力的一个很好证明!
公元1049年,60岁的范仲淹被调任为知杭州。第二年这里就发生了大饥荒,史载“吴中大饥,殍殣枕路”。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古时候还是现在,吃都是最重要的,饥荒发生之后,从朝廷到地方都很重视这件事儿,虽然在各地都有备用的粮仓来应对紧急的状况,但是这次饥荒实在严重,储备的粮食不足以应对。
这时候给范仲淹的选择有两个:一是通过打开地方官府的粮仓,二是向朝廷请求帮助。在权衡了许久之后,范仲淹决定都不采用,而是从别人想不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就是以地方的名义允许那些粮商提高价格,这个方法已经提出之后,开始很多百姓都叫苦,毕竟米价高了,买的米就更少了,他们甚至认为官家和商家勾结。而粮商倒是很高兴,毕竟商人都是受利益所驱使的,这一做法让他们认为将会有更大的利润。
实际上,这一做法的效果刚刚相反,本以为粮价会继续上升,但谁也没有想到,粮价居然下降了。
其原因就在于,范仲淹所属之地的粮价上升,周围地区的粮商得到消息后,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便将粮食运到这里来卖。商人嘛,唯利是图,其所有的行为离不开一个“利”字。由于米价提高,有利可图,原本不打算进灾区做生意的米商们也纷纷赶来。甚至有一些山高路远的米贩,看到同行们都往城里进发,自己也不甘示弱,不惜花费高昂的运输费都想挤进来分这一杯羹。
时间长了,这里的粮食变得多了,原本大米资源匮乏的灾区供货一下子得到了保障。
范仲淹第一个目的达到了,至少现在市场上有米了,可以去满足灾民们的需求。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粮商加入,粮食不断运进来。最后本地粮商和外地粮商手中的粮食的数量是要大于百姓所需要的粮食数量的,当供过于求时,大米价格就会被迫下降。
因为在供求关系改变之后,粮商们想要把大米卖出去,他们之间就会发生竞争。谁的价格低低,谁的大米肯定就会得到更多的买家。即使这个时候出现了想打道回府的米商,考虑到运输成本,也不得不选择和同行一起降价出售。
就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总结来讲,这就是简单的供求关系利用。首先抬高米价吸引外地货源,保障粮食的供应;然后当粮食供大于求的时候,自然价格就会降下去,很有生意头脑!
那些唯利是图,原本想大发横财的米商其实是上了范仲淹的当。他们忽略了市场开放之后,因为供大于求,价格就会被迫下跌的关系。盲目跟风,最后还可能落下亏本的下场。而此时,闹饥荒的灾区里,百姓们不仅能用比平时还要更低廉的价格买到大米,还可以多家挑选,选择质量上乘的粮食。这也是为什么范仲淹勒令全部米商抬高米价,还受到灾民们赞不绝口的原因。
范仲淹看似用了压榨百姓,与商勾结的一招,实则深谙市场规律,不仅解决了饥荒的问题,还稳定了粮食市场,安抚了饥民的心。不愧是宋朝的官儿,会做生意!
事实上,范仲淹救灾不仅仅是抬高米价,而且还教导百姓天天游山玩水,甚至还趁火打劫似的劳役百姓。为此很多官员弹劾范仲淹不体恤百姓的艰难,枉为父母官。不过范仲淹的做法却处处体现了经济规律,最终完美的解决了一次大饥荒,让当时所有人拍案叫绝。
他通过组织划舟比赛和庙会增加旅游资源,让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获得收入。而在府衙、寺庙大兴土木是为了稳定流民,让他们不至于流浪。而且工作所得,还能帮助其解决收入问题。
纵观其所作所为,一针见血,看透时弊。奇出怪招,针对时局。看似荒诞,实则精妙。所以范仲淹,最后得谥“文正”,是对他最大的肯定,这是中国士大夫梦寐以求的荣誉,他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