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不给诸葛亮立庙

  对刘禅给诸葛亮立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作为臣子,他独揽大权,虽然是受了刘备之托照顾刘禅,但他的光环直接压过了皇帝刘禅,对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来说,心里会不会有一点不平衡呢?

  这又令人想起了明朝大权在握的张居正,刘禅会不会像万历痛恨张居正那样痛恨诸葛亮呢?或许很多人对此会有疑惑。

  但其实于刘禅而言,诸葛亮也算得上是半个父亲了,刘禅与刘备相差46岁,刘备的年纪都可以当刘禅的爷爷了,而且刘备很少回来,因此刘禅和刘备也很少接触。

  但是诸葛亮比刘禅大26岁,从小就待在他的身边悉心教导,对刘禅来说,诸葛亮更像一位父亲。而且刘禅即位的时候只有16岁,他知道自己虽不傻,但很平庸,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因此非常焦虑,不知道该如何治理国家。

  但是诸葛亮替他打理好了一切,诸葛亮迅速和孙吴达成和解,同时逼退曹魏的几路大军,还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赏罚分明,无人不服。

  虽然诸葛亮的才能天下少有人能比,但刘禅相信诸葛亮不会夺走他的皇位,因为诸葛亮给了刘禅极大安全感,这份安全感是诸葛亮作为半个父亲带给他的。

  然而,在公元前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了,至此,支撑蜀汉的支柱倒塌了。他逝去的消息传开后,没有一个人不悲痛的,而对于刘禅来说,这更是晴天霹雳的消息,因为诸葛亮于他就是半个父亲,早就超越了君臣之义。

  就在他正在为自己病逝的“父亲”哀伤难过的时候,满朝文武、黎民百姓甩了个难题给他,所有人都要求刘禅给诸葛亮立庙,因为诸葛亮在他们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蜀汉朝廷就是不同意立庙,因为这不符合朝廷的规定与礼制,但是老百姓们并不理会朝廷,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祭祀诸葛亮,例如在野外祭祀,每年都会有许多百姓在乡间和田野里虔诚地祭祀诸葛亮。

  据相关史书记载,到了南宋时期,也就是诸葛亮死后的一千多年后,蜀汉的后世仍旧保持着祭祀诸葛亮的传统,他们甚至将此当做了习俗,这足以表明在诸葛亮去世之时,百姓想为诸葛亮立庙的愿望有多强烈。

  尽管所有人都在请求为诸葛亮立庙,但是刘禅就是无动于衷。尤其是将诸葛亮的庙设立在成都的请求,刘禅更是不答应,此外,朝野上下每年都在为诸葛亮请求立庙,可是刘禅每年都不厌其烦地拒绝。

  就这样,官民在诸葛亮立庙之事上的对立局面持续了29年,直到公元263年,也就是蜀汉灭亡的这一年,又有大臣请求为诸葛亮立庙,而且朝臣与百姓也做了退让,请求只要将庙立在沔阳就好,而这次,刘禅居然一反常态地答应了。

  这令百姓们欢喜之余也感到了疑惑,但是好在终于可以立庙,大家也没多想。

  故事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产生疑惑,上文提到过刘禅和诸葛亮的感情非常深,他甚至把诸葛亮当做半个父亲,为什么在为“父亲”立庙的事情上固执了29年?难道他对诸葛亮的感情是怨恨多于爱戴?

  后世的史学专家通过研究得知,为诸葛亮立庙并非是一个不合礼制的事,刘禅之所以一再拒绝,是因为他想报复诸葛亮。那么问题来了,刘禅为什么要报复诸葛亮?况且诸葛亮都死了,他到底要报复什么?

  有的专家认为在刘禅心中,并不认为诸葛亮是个贤臣,反而觉得他很专断跋扈,尤其是在刘备死后,大小事宜都是诸葛亮操持,自己完全成了傀儡。

  而且在日常活动中,诸葛亮总是把刘禅当成儿子来管教,经常公开对刘禅不好的行为和言论说教,导致他非常没有面子

  ,而当时刘禅已经二十多岁了,不再是小孩了,天天这么被管着,心里难免会有怨怼之意,因此,为了报复诸葛亮,刘禅死活不同意立庙。

  这些都是史学专家得出来的观点,可是这些想法真的客观真实吗?小编相信这个世界上除了刘禅,应该没人知晓了吧,但是历史遗留下的空白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人无限去遐想和脑补。

  至少在小编看来,刘禅对诸葛亮并没有怨恨之心,相反,有着深厚的亲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诸葛亮死后的种种事迹上可以发现刘禅对诸葛亮的情意。

  例如,诸葛亮刚刚去世的时候,他的死党李邈突然冒出来,给刘禅上了一篇表文,通篇都在说诸葛亮的坏话,因为他觉得刘禅不同意给诸葛亮立庙,就是憎恶诸葛亮的表现,因此他想趁这个机会巴结一下后主。

  谁知,刘禅二话不说就下令把李邈给杀了。如果刘禅真的想要报复诸葛亮,应该跟着李邈一起骂诸葛亮才对,为什么要杀了说诸葛亮坏话的人呢?

  此外,刘禅对诸葛亮的后人也极其地好,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17岁的时候,刘禅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诸葛瞻,让他当了自己的女婿,后来还让他当了卫将军。

  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夕,他还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如果刘禅真的非常讨厌诸葛亮,为什么要对自己讨厌的人的儿子那么好呢?

  或许,刘禅确实对诸葛亮平时的管教有一点点不满,但是绝没有上升到厌恶的地步,他对诸葛亮大都还是尊敬和爱戴。

  所以,在小编看来,刘禅不给诸葛亮立庙的原因,真的就只有史书记载的“不合礼制”最靠谱了,因为立庙通常是帝王死后的礼制,诸葛亮并非帝王,给他立庙于情合适,于礼真的不合适。

  此外,在当时蜀汉群众的眼中,诸葛亮不管是人品、能力还是威望,都比先主刘备要强太多。如果给诸葛亮立庙,所有的百姓会踏破诸葛亮的庙,而刘备的庙就冷清下来了,那么未来的蜀汉天下还姓刘吗?

  其实,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这条道路上走得也不容易,他也经历了颠沛流离、屡战屡败的日子才成就了大业,他一直有复兴汉室的愿望。如果为诸葛亮立庙,就会削弱百姓复兴汉室的信念,那么国家迟早要灭亡。

  此外,诸葛亮在身前就淡泊名利,从来不为自己着想,一辈子鞠躬尽瘁,而朝堂之中愿为诸葛亮立庙的并不都是拥戴他的,也有一些是想败坏诸葛亮后世名声的,如果诸葛亮泉下有知,权衡再三,应该也不同意立庙,因为这和他的初衷背离了。

  在诸葛亮死后的第29年,刘禅终于同意为其立庙,那个时候,他知道蜀汉要不行了,而先主复兴汉室的愿望也没办法实现。所以为了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心愿,以及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怀念,他就同意立庙了。

  在如今的成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叫做武侯祠,世人都以为它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但很少人知道的是,这个祠堂的前身其实是汉昭烈庙,是刘备的祠堂。

  武侯祠

  但是由于诸葛亮的风头盖过了刘备,所以连祠堂名字都改了。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到刘禅当年拒绝为诸葛亮立庙的无奈和心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