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赈灾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民变,古人当时是如何救灾的呢

  还不知道:古人是如何赈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如何赈济灾荒,对于古代官府而言,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民变,酿成动乱。放眼整个中国历史,灾荒的历史又是极为漫长的。所以,历朝历代都提出了自己赈济灾荒的办法,并不断加以完善。

  到南宋时,出现了中国第一本较为全面、系统讲解救荒的《救荒活民书》。这本书总结了过往朝代的经验。之后的朝代,仍在完善。

  清朝时,中国的赈济灾荒措施达到一个大成阶段。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充分继承过去朝代的救荒政策,并且有一些新的措施。

  在过去,如果发生灾荒,情节较轻的,一般由地方官吏自行处理。情节严重的,会上报朝廷,由皇帝亲自督办。过去采取的赈灾方式较多,粮食赈灾是一个常用办法。

  这跟中国环境有关。中国提倡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粮食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保护农业,古代官府还经常抑制商人的活动。以粮食赈灾,自然需要足够充足的粮食供应。赈灾的粮食,主要来自仓储。

  仓储有常平仓、义仓和社仓。常平仓跟义仓都由官府创办,两者的不同在于,常平仓由官府出钱买粮,义仓有官府征收粮食。

  而社仓则由民间百姓自行筹建。它们都是为了赈济灾荒设立的。这三种仓储的赈灾效果,常平仓跟义仓主要集中在城邑中,虽有官府支撑,但覆盖范围极为有限。

  而社仓由百姓自行设立,且朝廷规定,地方官员不得趁机敛财搜刮,所以发挥作用较大。社仓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更好为受灾百姓送粮。

  清代的刘大櫆在《知上犹县方君传》上就曾说过:“建社仓以备荒年,创书院以兴文教。“

  《节约备荒》这本书里也曾说过:”库里有粮,心里不慌。年年有储存,荒年不慌人。“可见仓储备荒,粮食赈灾,对于过去的中国而言,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但是,一些地方如果不方便用粮食赈灾,或者短期内无法筹集粮食运达,朝廷还可能会直接为灾民发钱,让他们得以度过灾年。

  跟发放粮食相比,发钱并非最佳选择。因为有些灾荒地方本身就已经断粮,即便有钱,也不容易买到粮食。

  不过,对于一些紧急情况,发钱赈灾会比发粮赈灾,更直接有效。这笔钱的支出,一般由国库筹集,或者交由地方府库发出。

  乾隆二十二年,河南灾荒,朝廷分六次调拨三百万两白银救济。也有民间富户主动筹集捐款,在过去历史中,这也是发钱赈灾的一项来源。

  要是遇到灾荒地点出现疫情,朝廷会根据实际情况,为灾民提供相应帮助。如果当地出现非常严重的病情,就会提供相应的医疗扶助。

  明、清时期,太医院日常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扶灾民。一般来说,他们会制作一些常用药物,发放给灾民。遇到情况危急,朝廷还会派出医生到外面诊治。

  《明崇祯实录》就记载了,当时京城发生严重疫病,百姓没钱看病,皇帝让太医院一批精锐骨干到民间义诊。

  (”京城内外疫病盛行,小民无钱可备医药者“”命选太医院精医,分拨五城地方诊治给药“。)

  但是,无论发钱、粮食,或者选派医生,都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措施,仍是如何保障灾民在灾荒过后的生活。

  这是救灾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再次引起动乱。这时仍有一些其他处理办法。

  如果遇到情况严重,朝廷还会为灾民发放土地和房屋。土地的发放,选择的方式,也有不同。

  可能直接为灾民划定土地,也可能是鼓励他们开垦更多荒地,开垦的荒地,可以归灾民所有。康熙年间,朝廷在四川推行”湖广填四川“,便是允许流民自行开垦荒地。

  房屋的话,过去也没有办法由朝廷盖大规模空房。一般来说,会鼓励乃至带有强制措施的办法,让有空闲房屋的人,租赁接纳灾民。或者由朝廷设立专门安置流民贫民的地方,让他们有一个安身之所。

  朝廷往往也会推出一些安民政策,如减免赋税,缓解受灾百姓负担。灾民有了土地和安身之所,就不容易成为流民。

  对朝廷而言,可以有效保证社会的稳定,不至于引起动乱。不过,在过去的赈灾办法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以工代赈的办法。

  朝廷兴修水利等工程,雇佣平民,给他们一份新的工作。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国家来说,本身有非常大的价值。灾民如果有机会得到新工作,有稳定收入,便不至于有后顾之忧。

  一般来说,朝廷推行这一赈灾策略,还是会考虑到不会耽误农时,影响农业。否则,赈灾反而成了误民。

  当然,无论以何种方式赈灾,都需要朝廷内部上下一心,实心用事,才有可能不至于反生祸端。中国历史上因为赈灾不力,引起造反的事情,不可胜数。

  所以,康熙皇帝才会感叹:”赈荒一事,苟非地方官实心奉行,往往生事。盖因聚饥寒之人于一乡,势必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