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和明朝一个规定亲王不得离京,一个规定不得入京?
之前看到,张宏杰说:地方最赚钱的行业,都被皇族垄断。
所以,今天三爷就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同样是为了防止造反的明清两朝,一个是禁止王爷离开京城,一个是禁止王爷进入京城,哪种方式更能够达到避免造反的目的呢?
相比明朝,三爷认为清更好一些。
明朝,宗室开销太大,而且外地王爷为了保护自己,养亲兵也是合情合理;可万一养太多,尾大不掉就麻烦了。
明朝的宗室,清朝的八旗都一样,论人数也相差无几。只是清朝能收的上税,国家财政比明朝好很多,所以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问题没有明朝宗室问题突出。
明代宗室制度是历代最失败的,汉唐清宗室制度都比明强,在汉朝可没有明的宗禄之重,推恩令之后也没有明的无限罔替。
当然清朝好了,王爷谁没事进京啊,山高皇帝远,离皇帝越远越好,要是造反进京的话,哪儿还用皇帝来说“不准”这两个字,明朝不准王爷进京就是徒有其表,参考朱棣,老子想僭越就直接打进去了,还管你准不准的。
挥霍和生殖,又是朱元璋给自己子孙规定的光荣任务。大明王朝的皇室生育纪录的一次次刷新,每个老百姓负担的一次次加重。
王爷的增加,必然导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扩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来越集中到皇族手中。
各地王府所圈之地,“皆取之州县中极膏腴田地”。景王、潞王在湖广等地庄田多达4万顷,福王庄田2万顷,桂王、惠王、瑞王的庄田各3万顷。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归各王府所有。
但是明朝王爵没有降,每代还是有那么多的王甚至越来越多(新皇帝封自己的子弟为王),每代的王都有很多儿子封为将军侯爵伯爵等等,吃皇粮的人越来越多。
清朝是推恩降等,只有当朝皇帝的兄弟子侄是王侯,朝廷的负担很小。
明朝那么做的原因是吸取元朝内乱的教训,让王爷远离京城,防止京城内乱。
而缺点就是造成地方势力过大,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清朝吸取元明两朝的教训,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手抓,不让王爷出京,防止地方势力过大,对内则通过各种手段剥夺王爷的权力,加强皇权。导致清朝的王爷有名无实。
也就是说,明朝的做法防止了王爷在京城搞事,但防不了在外地搞事,而清朝的做法让王爷彻底搞不了事了。
清代对于宗室的管理应该是最好的,内部没出过啥大乱。
明朝宗室管理是最失败的,不仅出了大一统王朝宗室直接造反夺位置的例子,而且完全没发挥宗室拱卫周边的作用,也不让它们为将为官为商上班做点贡献,却又不得不耗费巨大财政养他们,给朝廷带来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