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煎饼的历史,常吃的煎饼从何而来?

  煎饼是一种有历史感的面食,它已经存在了5000多年,见证了中华历史的变迁。煎饼是一种有传承感的面食,它有专属的节日,学会如何制作是有些地方女子必须习得的技能。煎饼也是极有文化感的面食,有人为它写诗,有人为它作赋,还有人为它平反。煎饼在全国各地做法不同,也留下了一段段不同的传说。

  煎饼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主食之一,相传发源于山东沂蒙,当地时至今日还有「家家支鏊子,户户烙煎饼」的传统习俗。鏊子是就是摊煎饼用的圆形「饼铛」,由表示「海中大龟」的「鳌」演变而来。在沂蒙山腹地深处,有一个天然的石头鏊子。有三条腿,大鏊仰头东望,相望大海。

  鏊子是从远古时期的石鏊、原始部落时期的陶鏊、夏商周的青铜鏊、近代的铁鏊,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的煎饼机器、电磁鏊子,而从鏊子的发展便可追溯到煎饼的悠久历史。在河南荣阳点军台和青台两处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了陶色为红色或灰色,陶土加砂而成的陶鏊。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鏊子是在5000年前的遗址中发现的。

  「煎饼」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东晋王嘉的《拾遗记》:「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地也。」这里还提到了一种习俗,人们将屋宇上下都放置煎饼,效仿女娲「补天地」,应是祈求风调雨顺,还留下了「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的名句。

  关于煎饼的发明,传说很久以前,沂蒙山下住着巧珍和田壮一家。田壮常帮助乡亲写诉状,得罪了当地恶霸,被关进牢中,并且只准巧珍送笔墨纸张,不准送饭。巧珍梦中得蒙山娘娘传授,以薄饼为纸,大葱作笔,豆酱当墨,才让丈夫活了下来。田壮出狱后发愤苦读,背着巧珍做的煎饼考上了状元。因此沂蒙山人也将煎饼称为「状元饼」。

  在很多临沂人的传说里,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一次蜀军被曹军追逃时锅灶尽失,幸得诸葛亮命人和面浆,用木棍将之在铜锣上摊成薄饼,才解了危机。还有赤壁大战前夕,孙权设宴,周瑜将江东特色菜归在孙权面前,以示固守江东之意,诸葛亮则用煎饼将其余菜肴卷入而食,周瑜大惊:「先生欲席卷天下乎」诸葛亮笑答:「江东独存。」

  武则天的谏臣徐有功曾写道:「若非煎饼合吴蜀,天下早已归曹公。」三分天下后,孙权想要回荆州,刘备诸葛亮表面答应,却让人给关羽送去煎饼和糯米粥,表示「兼并荆州」之意。不明真相的东吴人归罪于关羽,关羽最后败走麦城。明朝的王憬为煎饼正名:「人食煎饼皆福寿,何以但独害关公。英雄最忌骄袊气,应防吴下有阿蒙。」

  煎饼在晋至清的文献中都有出现,例如《太平广记》引《河东记》有「夜邀客为煎饼」的记述;唐人段维「性嗜煎饼,尝为文会,一饼熟成一韵诗」等。很多唐人以煎饼为诗,清人蒲松龄为之作《煎饼赋》,近代冯玉祥则撰写了《煎饼——抗日与军食》,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将书送给蒋介石,以解决军粮补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