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兴衰,为何大多只有300年左右寿命?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名言中的“久”,就是封建王朝的周期。至于有多久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历史上个王朝的国祚有多长。
封建王朝的国祚
汉朝(前202年—220年):西汉210年、东汉195年;
晋朝(266年-420年):两晋共计享国155年,东晋凭一己之力开启了乱世,这是后话;
唐朝(618年—907年):享国289年;
宋朝(960年—1279年):两宋共享国31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共98年;
明朝(1368年―1644年):共276年;
清朝(1636年—1912年):共276年。
可以看出,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中国所有的大统一王朝,基本上国运都在300年左右,像秦朝、隋朝这种较为短命的王朝,实际上是继任王朝的奠基者,汉承秦制、唐承隋制,两晋和元朝是特殊情况,暂且不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妙的规律呢?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弊端所致。
1、人口增长
我们纵观所有封建王朝,除了几个特殊的朝代以外,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刚刚建国的时候,往往是一段乱世的结束,刚刚经历了战火,国家和百姓都穷,百废待兴,皇帝施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只要不乱搞,就能博得个“XX之治”的美名,像汉朝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都是这样来的。
经过修养的国家,百姓生活好了,就会进入鼎盛,还是以汉唐距离,汉武帝是汉朝国力最为鼎盛的时期、唐朝则是经历了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以及武则天的通知后,在玄宗朝进入盛唐。
盛极必衰,为什么呢?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土地和粮食产量是一定的,但人口是猛增的,这里我也懒得去查数据了,反正大致上是乱世死掉一大部分人,然后乱世结束,进入新王朝,经过休养,人口开始猛增,粮食不够人吃了,老百姓吃不饱饭,国家经过兴盛之后,各种幺蛾子就显现出来,然后农民起义,亡国了,所以中国古代历史基本上是这样循环的:
乱世→统一→兴盛→灭亡→乱世→统一……
那么,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现在社会是解决了,但是封建时代是没办法解决的,你说人口多,粮食跟不上,老百姓吃不上饭,归根结底,其实都是阶级矛盾。
2、阶级矛盾
道理还是一样,乱世之后,国家重归统一,百废待兴,人民开始休养生息。经过一段时间休养之后,市场运作起来经济就复苏了,日子就好过了。
但是,范仲淹说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为古代社会讲背景、讲门阀,特别是东晋士族兴起之后,阶级就固化了,唐朝李世民作人口普查的时候,李姓都排不到第一,可见当时社会的阶级固化有多严重,要不是有科举制度,普通老百姓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而科举制度真正意义上被完善,还要等到宋朝。
阶级固化的社会是怎样的呢?兼并土地是必然要走的路,本来老百姓还有一亩三分地,但是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老百姓最后的土地都守不住了,辛苦种了一年的粮还养不起家,于是产生了大量流民,同时市场经济也开始凋敝,社会就开始动荡了。
当一个王朝走到这一步,基本上就该寿终正寝了,但往往会站出来一个厉害的皇帝,强制干预市场经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土地兼并,老百姓也不是闲着没事爱造反的,能过下去就过下去,于是国家有了复苏的气象,这一般被称为中兴。
但是改革历来是一个难题,因为必然会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豪门贵族都是国家上级阶层,这一阶层的矛盾一旦发生,就不可控了,改革失败,土地兼并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市场崩溃,流民四起,饿殍遍地,战乱就开始了,政权也就灭亡了。
封建王朝的命运就是一种循环,不可能有永久的王朝,战乱是对社会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土地和财富随着战乱的结束、国家的统一被重新分配,最后土地兼并的过程中,上层越来越富、下层越来越穷,社会矛盾加剧到不可挽回的局面,战乱就会重新开启。
晋朝、元朝为什么特殊呢?因为他们没有经历前期准备,直接进入了社会矛盾所以短命,而隋朝,是步子迈得太大,扯着了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