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王象乾的墓地传说是怎么回事?王象乾葬在哪儿

  王母山位于淄川区双杨镇杨寨村孝妇河东岸,传说王母山北峰有一块巨石,它是我市一处重要的巨石文化遗存,也是一处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遗迹,该石顶盖长1.84米,宽1.64米,厚0.88米,成扁平型,下有高0.70米的三根石柱天然石支撑,形似石冢,当地称无梁殿或石棚,这是淄博境内发现最早的巨石文化遗存。1956年全省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者发现,周围还发现了大制石器和赤褐色陶片。巨石文化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用具大石块树立或堆积的地面建筑物,是用以举行墓葬及偶像崇拜的场所。,欧洲太平洋沿岸多见此类文化遗存,我国辽东半岛和山东荣城沿海一带也发现有此类遗存。早在1187年(金朝时期)就有记载,淄川巨石文化在山东地区是最完整的,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可惜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这块遗址被破坏,但山上的庙会香火仍然旺盛。

  据说明末官至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的王象乾的坟墓就在王母山的西边(王象乾生于(1547年-1631年),字子廓,号霁宇,新城(山东淄博桓台)人,明朝兵部尚书。王贵的第六代孙,王之垣之长子、王重光之长孙。隆庆四年乡试中举,隆庆五年(1572年)进士,先后任闻喜县知县,官至兵部尚书。多年镇守蓟辽,治军有方,威震九边,万历四十二年秋,称病归乡。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在桓台建有四世宫保坊,相传为书法家董其昌手笔。后因边境多事,83岁时起用为总督,崇祯三年(1631年)卒,死后赠太师。),背靠王母山,面朝孝妇河,为什么没有葬在自己的家乡新城(今桓台县新城镇),而是葬在离家乡60多里地的淄川区双杨镇杨寨村王母山之西呢?原来是这样:王象乾的女儿嫁给了杨寨高家的高所蕴(淄川高氏九世孙)。高所蕴的父亲叫高举,乃明万历八年进士,官至浙江巡抚。当他选中高所蕴为自己的女婿时,其妻毕氏却没有看中。他对妻子说,女婿能刻苦学习,即使不能做大官,也应算个饱学之士。后来,高所蕴与他的女儿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高玮,字绳东;次子叫高珩,字念东。兄弟俩自幼聪颖过人,在父亲监督下读书,具有过目不忘之才,被乡亲们视为神童。他对这两位外孙十分钟爱。幼时他俩来外祖家临回时,他必亲送大门之外。官高位重的王尚书,竟然对两位年幼的外孙如此以礼相待,使亲朋好友无法理解。他却说,两个外孙日后能成国家栋梁而光大高、王两家的门第,不能用常礼来对待。后来,高氏兄弟果然不负外祖父厚望,双双在明崇祯十二年考中举人。高玮还是山东乡试解元,即第一名举人。文人墨客都说他们兄弟是陆机、陆云转世,苏轼、苏辙再生。后来,高珩在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到清初时官至刑部侍郎,人称高司寇或高少宰,成为淄川十四名士之一。

  王象乾一生浏览了边关和内地的许多山山水水,他非常注重“风水”。他的老家新城是平原之地,无山可依。要选有山的地方只能向南。而在南边,他女儿家的杨寨之东,就有个山头叫王母山,此山较为突出,是巨石文化的遗址,香火不断,且西临孝妇河(孝妇河是中国孝文华发祥地之一,她有着泰山的灵气,沂蒙山的淳朴,她就像一位害羞的少女在杨寨地段转了一个弯,偷偷探了一下王母山,看了以下这块神奇宝地,便依依不舍的匆匆北区。),草木繁盛、环境优雅、土地肥沃。风光秀丽。他到杨寨看望女儿,饭后闲游,就相中了这个地方。当他晚年同妻子毕氏商量以此为他们的墓地时,毕氏并不乐意,以为离乡背土,埋在女儿家的地界,不合乎风俗,担心死后没有人给他们上坟。他是个思想解放的人,认为女儿和儿子都是一样,女儿和外甥就近给自己上坟也是很好的。他在边关既是百发百中的神箭手,也是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被当时的人们奉为“神人”。为了让妻子高兴,他就装神弄鬼地预言说:“咱俩死后合墓时,将有死鱼上树、活鱼打鼓、一百辆车子为我们送葬。”他的妻子把他的预言说了出去。当时有位细心的人就记住了他的话。当他死后和先于他而死的妻子合墓时,这人紧随其后,想看看他的预言是否灵验。这一天正是杨寨大集,有些人从鱼摊上买了干鱼别在腰间,然后爬到树上观看丧事。这不就是死鱼上树吗?有些人在孝妇河边钓鱼,当送葬的锣鼓队经过时,他们急收鱼杆回头看热闹,就把上钩的鱼甩了起来,打到了鼓上。这不就是活鱼打鼓吗?但那些看热闹人的小推车、大排车仅有九十九辆,凑不起一百辆来。这人正在对他的预言产生怀疑,却发现有人肩扛一辆棉花车子(纺纱线工具)缓缓而至,正好凑足了一百辆车子。这事被当地人叹为观止,流传至今。

  王象乾葬在杨寨,他的子孙们也都在其祭日前来上坟。但回去后不是暴病就是遭劫而亡。他两个孙子都在未成年时夭折。尤其是在明末的一次劫难中,他的本家子孙就死了几十人。后来,还是他的外甥高珩等人告诉王家亲戚,说他的外祖父生前就曾预言:只有外甥门上的人来上坟才会吉祥,因为他把王家的刚阳之气和虎豹之威都带到了(月庄)杨寨。王家的人前来上坟就容易“碰硬”,会出现灾祸。后来,王家的人就不再去给他上坟了。王氏家族从此只出文官不出武将。而淄川高氏家族就居住在王母山、孝妇河的对面(西面),代代相传,人丁兴旺,科甲相继,忠厚传家,人才辈出,功绩卓著,堪称名门望族,六世祖高冔(读xu)。明嘉庆丙寅年,饥死者众多,冔与王夫人(她就是窎桥王家五世祖王逵之女,王崇义,进士,先后任刑部郎中,宁波知府之姐)议曰:天岂容吾有粟乎?便号召乡里日食其家百余人,多全活,死者待以棺葬之,其善事不可枚举也。七始祖汝登公弘扬祖德,慷慨急难,助人为乐,曾捐资建淄川城北五里河桥,修淄川灵虹桥,修学宫。为淄川灾年开仓放粮,两赈饥荒,取粮者如市,有田四千亩,家鲜担储。公为人“敦仁好事,温恭长者,事亲以孝闻”。明万历年间,八世举祖进士任完县蒲圻县知县,两地皆有惠政,提升巡抚浙江,为官清廉,言事侃直,无避忌。以德于民,民赞曰“中承公有文武略,建节两浙去后悠羊社之思。”离浙后,乡人建“抚浙去思碑”颂之。举祖晚年归里静居,萧然如寒士。淄川高氏家族旧有“一科两个举,一门三进士”,“四大家族,八大乡绅”之一的美称。七世祖封公(高汝登)位据显赫地位,遐迩闻名,百姓仍然恩戴,而倍受尊敬。山东境内,无人不知,都称他为“高老佛”,群众为其建祠堂,百姓祭拜,皇上表彰,当地民众描述说:“孝水(孝妇河)流域笼罩白云,老天恩赐沃土滋润,根深才能叶茂;百姓繁衍在福地,谁说无神,时刻有祥龙看顾;你看不见,是因祥龙潜伏河底,所以这里才如此美丽。也从客观上应验王象乾了的话。以上这些,仅为传说而已,其迷信内容不可相信。但就在王母山山峰的北侧,从八十年代开始(以月庄、杨寨为主)入续建起了建材企业、建材市场,九十年代改名为淄川建材城,现占地3000多亩,2000余户商铺,成为全国最大的建材集散基地,当地百姓越来越富裕,过上小康生活,这福气不得不说是有高、王两家族带来的,这就说明了当地群众对他们(指王象乾、高汝登)的崇拜,以致把他当成神仙而奉若神明。

  王象乾的墓就在现在王母山西边张博公路(省道803线)和张八铁路之间,御葬,传说下葬时皇上赐金头像一个,原有石牌坊,还有石马、石羊、石虎、石人。他在当时的军界威信很高。死后成千上万曾追随他戌边保国的将士都来为他扫墓。但他生前立下规矩,谁来扫墓都要种一棵松柏树,以示他们的战友之情如松柏不老、千秋永在。这座王母山很快种下了千万棵松柏树,因此人们又把王母山叫做“千松岭”、“万松山”。高氏祖茔在月庄村东北,北有石龙横卧,南有千松岭(王母山)映照,孝水涓涓北去,苍松翠柏,敝日遮天,墓碑林立,不堪胜焉,茔中有石门,冥堂,诰命碑,石马,石虎,华表,风采各异,规模宏大,威严肃穆,乃一谕葬也,现在列为淄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王象乾的墓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期间,以破四旧为名,牌坊、石羊、石虎、石人被破坏,极个别人想捞去钱财便挖掘了王象乾的坟墓,什么也没有,传说中的金头像也没有找到。后来杨寨村在此建起村办企业,王母山主峰还见在,并建有庙堂,香火不断。王母山下的双杨镇现已发展强大,被列为全国百强乡镇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