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恽铁樵: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

  恽铁樵,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从事内、儿科,对儿科尤为擅长。创办“铁樵中医函授学校”,致力于理论、临床研究和人才培养。著有《群经见智录》等24部著作,有独特新见。竭力主张西为中用,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恽铁樵(1878年~1935年)

  中国医学家。名树珏。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江苏省武进县孟河人。出身于小官吏家庭,自幼孤苦,5岁丧父,11岁丧母,由族人抚养长大。励志读书,13岁就读于私塾,16岁考中秀才。

  1903年,考入南洋公学,攻读外语和文学。

  1906年,毕业后,先后赴湖南长沙某校及上海浦东中学执鞭任教。

  1911年,应商务印书馆张菊生先生聘请,任商务印书馆编译。

  1912年,主编《小说月报》,以翻译西洋小说而风靡一时。后因长子病故,发愤学医,曾就学于名医汪莲石。

  1920年,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正式挂牌行医,尤其擅长儿科。当余云岫《灵素商兑》以西医理论攻击中医时,作《群经见智录》予以驳斥。

  1925年,与国学大师章太炎及其弟子张破浪等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函教授学社”,也即后人所熟知的“铁樵函授中医学校”。

  1932年,恽铁樵身体过于劳累,渐感不支。应章太炎先生邀请,恽氏曾到苏州章氏寓所休养。待身体状况稍事好转,又返回上海,继续行医、办学。

  1933年,办铁樵函授医学事业所,受业者千余人。医学著述很多,著作有22种,编成《药盦医学丛书》。由于过度透支,长年积劳成疾,恽氏晚年瘫痪在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口授著书,不曾懈怠。终因病情每况愈下。

  1935年7月26日,在上海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