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王赵策英的历史原型是什么人?北宋神宗皇帝,死后留下十岁幼子
对桓王赵策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此文乃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所请重修岳阳楼所做,写于北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此时的范仲淹刚刚主持庆历新政失败,正值壮志难酬之际,借此机会以抒己志。《岳阳楼记》不仅是范仲淹的自我表白,同时也为历代先贤志士树立了一个标杆。
就在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两年后,赵仲鍼出生,二十年后他将继位称帝,掀起一场新的改革。
赵仲鍼后改名赵顼,是后来的北宋神宗皇帝,也是电视剧《知否》中赵策英的原型。在剧中,赵策英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年轻人,他痛陈实弊,渴望整顿朝纲,收复边疆、振兴朝政。在现实中赵顼也是这样一个意气风发之人。
赵顼为宋英宗(《知否》中赵宗全原型)长子,一直深得英宗喜爱。赵顼16岁时被授予安州观察使,封安国公,17岁时晋封颍王。
赵顼成长的年代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宋初以来冗官、冗兵、冗费问题愈演愈烈。仁宗朝时,宋朝的财政亏空达1750万,财政已入不敷出。他自小便“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所以他从小立志收复边疆,以血祖宗之耻。宋仁宗时,宋朝的军队已增加到125万多人,但战斗力却很差,在对辽、西夏的战斗中常有败绩,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改变现状。后来他读了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其中王安石的改革思想深感认同。
公元1068年,21岁的赵顼正式继位,当年四月便召见王安石。第二年,宋神宗便命王安石主持变法,史称“熙宁新政”。王安石从富国、强兵和改革科举制度三个当年出发进行变革,先后推出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多法进行变革。
由于变革触动了当朝既得利益者,因此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很多朝臣纷纷指责王安石,反对新法,就连司马光和韩琦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臣也反对新法的实施。
熙宁新政的实施可以说是步履维艰,之所以能够推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宋神宗的一力支持。宋神宗虽支持王安石的变法,但他也不得不从大局出发时不时的迎合高太后和朝中老臣的反对意见。
在变法期间,王安石曾被两度罢相,这都是宋神宗不得已对反对派的妥协。公元1076年,王安石被二度罢相,出判江宁府,历时7年的熙宁新政以失败告终。
熙宁新政的失败固然因保守派的反对,但也有变法急于求成和用人不当的原因。不过,王安石的离去并不代表变法的终止,王安石走后,宋神宗从幕后走到台前亲自主持变法。
公元1078年,宋神宗改年号为“元丰”,亲自主持裁撤冗员问题。他对现有官制进行改革,励图精简机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史称“元丰改制”。
此外,宋神宗还对外用兵,先后对交趾、西夏发动战争,试图改变宋朝长期以来在军事上受制于人的状态。不过,宋神宗虽胸有大志,但在对外战争中却受挫不小,尤其是对西夏的战争,最终惨败而归。这对神宗造成了沉重的精神打击,最终一病不起,38岁便含恨而终。
宋神宗在位18年,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变革的决心从未动摇。历来变革多有阻挠者,但如神宗这般步履维艰者也实乃少数。神宗去世后,年仅10岁的儿子继位,史称宋哲宗。宋哲宗年幼,由宋神宗母亲高太后临朝听政,一时间神宗的变革之法多有废除。
不过,神宗的努力并未付之一炬,神宗新法实施后开垦出大批良田,全国耕田超过七亿亩,城市商品经济也得到空前发展,使得宋朝国力有所恢复。
后来,他的儿子宋哲宗亲政后又恢复了高太后废除的新法,直到北宋灭亡一直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