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朱元璋处死一员大将,17年后竟然救了朱棣?

  1380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中书省丞相胡惟庸,被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的罪名诛杀并被灭了九族。这便是明朝初期著名的胡惟庸案,胡惟庸案前后持续近十年,三万多人被牵连而死。堪称明初四大血案之首。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382年,当时在北平为官的杨璟也受到了胡惟庸案的牵连,被打成了一名“胡党”。于是,朱元璋下令让燕王朱棣就近杀了杨璟,并灭了他三族。杨璟也算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朱元璋起兵初期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大封功臣时,杨璟被封为营阳侯。

  朱棣是个野心家,他深知杨璟的能力,觉得此人是个可用之才。他不想就这样草率的杀了一员大将。所以接到了父亲的密旨后,朱棣找来了姚广孝密谋此事。

  姚广孝僧人出身,是朱棣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当然也是朱棣的主要谋士。姚广孝得知此事后,没想到跟朱棣想到一块儿去了。于是这二人经过一番密谋,决定让杨璟活下来,并留作后面的大事(靖难之役)之用。

  朱棣和姚广孝商议好以后,后面的事儿便交给了姚广孝去操作。姚广孝后来找到了杨璟,亲自说服他归顺了朱棣。就这样,在姚广孝和朱棣的策划下,杨璟通过假死的方式躲过了一劫。名义上杨璟被朱棣就地正法了,实际上杨璟只是暂时的隐没了起来。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仅杨璟的性命得以保全,他的家族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在杨璟被假处死前,他就已经安排好了家族的退路。性命无忧,家人安康,从此杨璟便踏踏实实的追随燕王朱棣了。从此,大明王朝少了一员战将,燕王朱棣则多了一名死党。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历史记载,建文帝朱允炆急于削藩,于是激起了朱棣的反叛。而在我认为,即使朱允炆不削藩,朱棣也早晚是要谋反的。1399年,靖难之役爆发。此时偷度了17年平安岁月的杨璟,奉命返回了北平。

  杨璟此次前来,是来报朱棣当年保全其全家老小性命的大恩来了。到了北平后,杨璟就被以“百夫长”的身份被编进了朱棣的靖难大军里。这官职虽然不大,但在靖难之役中立下的功劳却不小。就拿靖难之役的决定性一战灵璧之战来说,虽然这场战役因一场乌龙事件,朱棣的靖难大军完胜建文帝的南军。但灵璧之战的前期,朱棣一方差点功亏一篑。也就是这场战役,朱棣差点归了西。而就在这千钧一发时刻,杨璟出现了,他舍命捐身救主护住了朱棣一命。

  杨璟死了,但救了朱棣一命,算是报答了当年的再造之恩。灵璧之战后朱棣的靖难大军一路南下,最终取得了长达近四年的叔侄之间皇位之争——靖难之役的胜利。

  按理说,朱棣登基后应该厚厚的追封杨璟,彪炳其战功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除了追封其为璟国公外,其生前履历及战功却一笔勾销,任何历史资料均不作记载。杨家的后人也很识趣,对此也心照不宣。

  昔日胡惟庸案的死刑犯,被“处死”17年后却“死而复生”,还成了朱棣靖难之役的功臣。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精心策划后的必然结果。

  而朱棣最后几乎抹掉了杨璟的所有履历,不得不说也是为了遮丑。朱棣本身就是通过谋反上位的,登基后再对杨璟大肆表扬一番,上行下效势必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从杨璟的“死而复生”背后也能看出,朱棣的谋反是蓄谋已久的,早就开始做准备了。

  *后记:在历史记载上,明朝有两个杨璟。一个就是受胡惟庸案牵连而死的杨璟,另一个则是明中期名将杨洪的父亲。经过后世的比对和探索,这两个杨璟应该是同一个人。于是这便有了前面的“大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