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既没有没有官秩和俸禄,为什么明朝的进士都抢着当呢
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对于大部人读书人来说已经完成了他们人生理想的第一步。取得进士头衔以后,他们只需到吏部报到,等候观政铨选,待朝廷有官出缺后,就能走马上任,开启自己的仕途。但对于有志于问鼎最高权力,成为宰辅之臣的读书人来说,还有一场更重要的考试需要通过,那就是馆选。
明初,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是废除宰相,分权六部,可万万没想到历史和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在永乐朝间创立的近侍和顾问机构内阁发展到后来,手握票拟之权,成了事实上的宰相,权力之大丝毫不弱于前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斗争,何况是高高的庙堂之上。阁臣权力大,特别是首辅,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人,想当的人趋之若鹜,争个头破血流。最初,阁臣大多是由皇帝直接点选,到后来则由大臣廷推,选出德高望重的官员作为候选人由皇帝选择,朝中官员为了争夺入阁的名额是各显神通,在天顺朝以后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
通过科举考中进士的士子们,除了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以外,其余二、三甲进士想要进入翰林院,必须经过馆选成为庶吉士。
庶吉士,又称庶常,是明朝时创立的一种官职,取自《尚书》“庶常吉士”之义,可以看作是翰林院培养的预备学员。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观政三年以后,经过考试,然后按照成绩分授官职,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院,成绩不如意者则出为给事中、御史、州县等官职。从二甲、三甲进士中选取庶吉士的考试就被命名为馆选。
馆选出现的时间现在无法确定,在开始之初,馆选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灵活性较高,“或内阁自选,或礼部选送,或谓吏部同选,或限年岁,或拘地方,或采誉望,或就廷试卷中查取,或别出题考试”,内阁可以自选,吏部、礼部可以推荐人士,选拔时综合考虑士子的年龄、籍贯,可以从殿试试卷中选择优异的答卷,也可以另外出题考察选择
正统十三年,出现了庶吉士的第一次馆选考试记录。
付内阁,例取平日所为诗文,或翻阅殿试卷,兼采名实,行礼部使人延请至东阁前,会同吏部试以古文暨诗各一篇,合格者改送本院读书。
正统年间戊辰科的考试,规定此次馆选首先由内阁负责,通过阅读士子们日常所作的诗文和殿试试卷,综合考试名次和才华,选出合适的人由礼部邀请到东阁和吏部进行进一步考察,让士子在规定时间内作诗文各一篇,优异者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深造。
到弘治朝,馆选的制度进一步规范,明确规定了士子投递文章的时间、内容和篇数。
各录其平日所作文字,如论、策、诗、赋、序、记之类,限十五篇以上,于一月之内赴礼部呈献。本部仍将各人试卷记号糊名封送,照例于东阁前出题考试,其所试之卷与所投之文相称,即收以预选。若其词意钩棘而诡僻者,不在取列。
除了日常著述的文章以外,士子们在东阁考试的成绩直接影响能否被选为庶吉士。东阁考试要求士子在规定时间内作诗文各一篇,其中文章主要是以政论内容为主,探讨君主如何安邦治国,如隆庆五年试题为《知人安民说》,而诗歌的出题自由度较高,由考官应景而出,可咏物抒情,可赞颂军功,可担忧民生。在经过这一系列考察以后,入选的二、三甲进士正式被选为庶吉士,成为预备翰林。
翰林院作为明清两代的人才储备之所,明代内阁、部、院以及众多地方高官大多都出身于翰林院。读书人通过科举,再经过馆选成为庶吉士,如果能被选为翰林编修、检讨,再一步步晋升为侍讲、侍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到最高的翰林学士,则有入值内阁,位极人臣之望。
庶吉士虽然清苦,但士子们依然愿意走这条路。被选为庶吉士的士子们在翰林院进学三年期间,没有品秩,没有俸禄,一切开支花费都要由家人、亲朋资助,但每一个有机会入选庶吉士的士子都会把握馆选这一机会努力进入翰苑。只要成为庶吉士,就有入阁的机会,即使三年培训结束,未能入选翰林,改任外官的,吏部也会优先选用。不过庶吉士和翰林的编、检之职并非定员,也不是每科都进行选拔,因此要想选入庶吉士,还需要一点点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