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有打更这个职业,如果没有人打更会怎么样
还不了解:古代打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为什么会打更人,如果没有人打更,会怎么样?
在一些古装影视作品,剧中的情节设定,很多是不严谨的,因此有人戏称这类古装剧为“装古剧”,例如在这些古装影视作品中,经常会有“打更”这一桥段,剧中无论是一更天、二更天还是三更半夜,更夫都说着同一句台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因为影视作品的误导,很多观众误以为,古代更夫打更,就只有这一句台词。
其实不然,“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仅仅用于一更天,也就是现在的晚上七点钟,那时候人们并没有睡着。影视作品中,城中百姓熟睡的三更天,更夫喊得应该是:“平安无事”
从逻辑上讲,更夫半夜三更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也不适合逻辑,人们都沉浸在睡梦中,根本听不到这句提醒。因此,提醒防火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应该出现在人们取火做饭的一更天。
二更天时,人们即将睡觉,更夫喊的是另一句提醒:“关门关窗,防偷防盗”,到了五更天,天蒙蒙亮时,更夫喊得是另一句温馨的提醒:“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古人打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衍生出的“更夫”这一职业,也是非常古老的职业。一直到民国时期,更夫这一职业都还很流行,孙中山先生的父亲,便是一位更夫。
为何古代会衍生出更夫这一职业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古代是农耕社会,人们讲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古人根据天时的运行,创造出十二时辰,在宋代时,又衍生出与如今计时非常接近的二十四时辰。
除此之外,古人非常注重时辰,其中一个具体的体现,便是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具体到“年、月、日、时”,当然,除了生辰八字之外,古人日常生产生活中,对于时辰的运用,还有很多,例如古代的早朝、祭拜、祈祷等等。
古人在白天,尚且能够根据太阳的运行,来判定大体的时间。太阳落山之后,要判定时辰,就非常不容易了。
报时,这是打更的主要目的,也是更夫的主要职责,据说古代的更夫,报时误差不会超过半刻钟。
古代的更夫报时,无论寒暑,从不缺席,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
除了报时之外,更夫还顺便兼任了其它职责,例如上文所说的提醒,提醒人们防火、防盗、晨练等等。
这些提醒,当然十分温馨,增加了生活气息。更夫一般选择胆大心细,身强体壮的男子,甚至有的更夫,还会武功。
古代的房子,多为木质结构,一旦走水,不及时救火,则“火烧连营”,因此,更夫还负有及时发现火灾,调动资源救火的任务。
古代有宵禁制度,更夫能够确保宵禁的执行,维护了古代的社会秩序,更夫能够协助抓捕盗贼,维护古代的社会治安。
当然,古人由于科学文明相对落后,对于很多自然现象没有用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古人比较迷信,认为更夫的报时,同时能够令夜间的阴差工作起来井然有序。
更夫是一门非常古老的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计时工具非常精确,而且非常普及,更夫报时的主要职责被取代,更夫这一职业也成为了遥远的过去,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