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在万历的后宫中,真正的人生赢家是谁?

  在万历的后宫中,真正的人生赢家是谁?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明朝万历皇帝的后宫中,有两个女人相当出名,一个是王恭妃,一个是郑贵妃。

  王恭妃是太子朱常洛生母,原本也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宫女,要不是万历帝临幸了她怀上龙嗣,且生下的还是皇长子,恐怕王氏都不会在史书留下任何足迹。

  郑贵妃就不用多说了,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甚至为了她,打算废长立幼,可惜没能如愿。万历驾崩后,郑贵妃还搞出一系列事情,一心想要成为后宫执掌者。

  但实际来看,在万历的后宫,王恭妃与郑贵妃都输了,反而无子无宠的她才是赢家。此人是谁,这话又从何说起呢?

  良家女子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留下训示:

  “凡天子及亲王、後、妃、宫人等,必须选择良家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恐有奸计。但是娼妓不许狎近。”

  所以明朝一直以来,在选妃方面都十分慎重,能不能入宫当妃子,相貌倒是其次,最主要是品行端正。而且仅她一个人品行好还不行,还要通过对其族人的调查,来判断是否符合“良家女”这一点。

  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姓刘,她是陕县上村(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人,祖父是个老实的生意人,从不占人便宜,乡里乡亲都十分尊敬他。刘氏的父亲刘应节本为锦衣卫千户,后来因刘氏入宫为妃,被提拔为锦衣卫佥事。

  从刘氏祖父这里开始,就特别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因此刘应节也为人忠厚善良、品德端正,刘氏母亲也是良家女子。刘氏兄弟姐妹也秉承家风,其中刘氏的弟弟刘岱,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后,率全家举火自焚殉国,可谓忠烈之士。《明史》中用三个字概括刘氏为人:

  “性谨厚。”

  由此可见,在这样一个家族环境中长大的刘氏,的确符合“良家女”的条件。因此在万历六年,21岁的刘氏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最终的皇后候选人之一。按照惯例,最终脱颖而出的三位女子,会有一位被皇帝钦定为皇后,而另外两位一般都会册封为妃,甚至是贵妃。

  与刘氏一同进入“决赛”的,还有王氏和杨氏。最后,王氏成为万历帝的皇后,即孝端显皇后王喜姐。杨氏被封为宜妃,可惜两年后便去世了,年仅20余岁。刘氏被封为昭妃,开启了新的人生。

  无子无宠

  在这场选秀中,王皇后、刘昭妃和杨宜妃是胜出者,至于那些落选的秀女,会选出一部分留在宫中为宫女,剩下的谴回故里。在留下来的宫女中,就有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她当时被安排到皇太后的慈宁宫做事。

  可以说,刘昭妃的起点比王恭妃高得多,可惜命运有时候偏偏捉弄人,一个毫不起眼的宫女,竟然生下皇长子,从而飞上枝头,被封为恭妃。而就在王恭妃生下皇长子朱常洛的同一年,朝廷备选九嫔,这次郑氏杀出重围,被封为淑嫔。在此之后的四年里,郑氏逐步晋升为德妃、贵妃、皇贵妃,宠冠后宫长达三十八年。

  短短几年,万历后宫的形势就出现大反转。中宫皇后王喜姐无子,刘昭妃无子,杨宜妃又早逝,第一场选秀的三位胜出者,并没能延续优势。而原本人生无望的小宫女王氏,生下万历朝皇长子;后来居上的郑贵妃,宠冠后宫的同时接连生下三子三女。

  看似为皇后与昭妃之间的“子嗣竞争”,没想到王恭妃与郑贵妃,却成为“国本之争”的相关人物。不过,王皇后虽然无子,却得到万历帝的尊重,稳居中宫之位。可刘昭妃就不同了,她既无子,也无宠。

  在这种境况下,如果换成郑贵妃,她一定想尽办法获得圣宠,但以刘昭妃的性格来说,她只能被迫接受无子无宠的生活。王皇后母仪天下,无子也不受影响;王恭妃虽不受宠,儿子却是皇长子;郑贵妃恃宠而骄,在后宫横行霸道。没办法,刘昭妃只好安分守己,默默忍受着数不尽的独孤日子。

  时来运转

  万历二十九年春,皇长子朱常洛移居迎禧宫,十月被立为皇太子。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郑贵妃输了,他的儿子朱常洵没能坐上储位。

  朱常洛成为太子,看似最大赢家当属其生母王恭妃,然而王恭妃一生凄惨,丈夫冷落、宠妃迫害、奴才欺凌,长期被幽禁,最后哭瞎双眼,悲愤而终。说起来,王恭妃与郑贵妃都不是赢家,无宠无子的刘昭妃才是,怎么说呢?

  朱常洛一生坎坷,好不容易继承了皇位,却没想到只做了一月天子。之后,他的长子朱由校继承皇位,改元天启。朱由校即位时仅16岁,还没有成婚,因此朝廷决定即刻为皇帝选妃。

  但一般来说,册封后妃之时,需要呈报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知晓。可朱由校的嫡祖母、生祖母,嫡母、生母都已去世,祖父万历帝后妃中地位最高的郑皇贵妃,又是移宫案的参与者,得不到朝臣的支持。朱由校的养母李选侍,既参与移宫案,又是谋害朱由校生母的罪魁祸首,因此也不合适执掌太后玺。

  这些人一个个被排除之后,唯一合适的人选,就只有资历深,且温厚贤淑的刘昭妃了。此时刘昭妃已64岁,终于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被尊为“宣懿太妃”,居慈宁宫,掌管皇太后印玺。朱由校在诏书中,更是直接称呼宣懿太妃为“皇祖母”。

  朱由校即位后,宠信太监魏忠贤,纵容乳母客氏,魏、客二人狼狈为奸,屡次迫害朱由校后妃。就连皇后张嫣,也因看不惯二人为非作歹,多次在皇帝面前提起二人过失,还以皇后的身份亲自惩处客氏,从而遭到魏、客二人的迫害,导致再也不能生育。

  宣懿太妃深知魏、客二人不能惹,却也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所以她既不巴结,也不与他们作对。如此一来,使得宣懿太妃又顺利度过天启一朝。

  安度晚年

  朱由校在位七年就驾崩了,年仅23岁。由于无子,皇位便由其弟信王朱由检继承。朱由检与皇后周氏对宣懿太妃更是尊敬,史书记载:

  “庄烈帝(朱由检)礼事之如大母。”

  “大母”在母系社会,指母亲的母亲;在父系社会,指父亲的母亲。足见朱由检夫妇对宣懿太妃的尊敬,那么为何他们会如此尊敬宣懿太妃呢?

  原来,当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执掌皇太后印玺的宣懿太妃,在信王遴选王妃事件中,坚持执行了自己的职权。当时朱由校的皇后张嫣,并不太看好周氏,认为她太柔弱,可宣懿太妃却说:

  “今虽弱,后必长大。”

  正是因为宣懿太妃这七个字,决定了周氏信王妃的地位。后来朱由检继承皇位,周氏也就顺理成章被册立为皇后。可以说,宣懿太妃是周皇后的恩人,后者又怎会不尊敬她呢?

  因为这一层关系,使得宣懿太妃与朱由检夫妇十分亲近,朱由检只要有空,便会去拜见太妃。有一次,朱由检在拜见时打起瞌睡,他醒后觉得这样十分失礼,急忙解释最近太累了,没什么时间休息才会如此。没想到太妃听后心疼得哭了起来,史书记载:

  “太妃为之泣下。”

  崇祯十五年,宣懿太妃刘氏薨逝,享年86岁,谥曰“宣懿康昭太妃”。就在其去世两年后,李自成便攻陷了北京城。

  刘昭妃这一生,总体看来过得很是平淡。万历时期,由于无子无宠,她在后宫显得默默无闻;天启时期,由于魏忠贤、客氏横行无忌,她又只能明哲保身;崇祯时期,由于成就了帝后的美满姻缘,使得她得到极大的尊敬,安享晚年。

  之前笔者写了清朝的婉贵太妃,她在乾隆朝也是无子无宠,可最后却成为乾隆最长寿的妃子,活到92岁寿终正寝。由此可见,无子无宠的后妃,并不见得就会凄惨过一生,关键还是看心态。

  如果不甘心于此,那么后半生注定很痛苦。如果知足常乐,即使不能像刘昭妃这般,幸运到可以掌管皇太后印玺,至少也能像婉贵太妃这般,在后世皇帝的尊敬中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