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慈禧如果把政权交给光绪的话,清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和光绪,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慈禧真的把大权交给光绪,那情况会更糟,因为慈禧虽然晚年也有很多决策上的重大失误,但好歹也是个非常成熟而老练的政治家,能摆平晚晴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而光绪很大程度上只是个心智不成熟的小鲜肉,如果把一个大国完全交到他手上是根本不靠谱的。

  我们先说说慈禧,在太平天国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这其中的30年是晚晴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如果你是当时的人,很可能会认为清朝正在崛起,这就是所谓的“同光中兴”,而“同光中兴”很大程度上就是慈禧的功劳。

  清王朝在最惨的时候是1850到1860年的那10年,一方面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满清遭遇政权危机;另一方面列强入侵,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咸丰皇帝出逃承德,皇家威严扫地。但所有的不顺到了太平天国之后就戛然而止,太平天国镇压下去了,洋鬼子也安排妥了,后来即便还有捻军之类的叛乱,那也是纤芥之疾,不足为虑。

  在朝中,出现了慈禧、恭亲王这样的改革派,地方上也出现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洋务派,国家在人才储备、经济基础包括思想观念上都出现了重大转机,整个国家走上了蒸蒸日上的30年,清朝也似乎强大了起来。

  ▲中兴四名臣,都是慈禧时代的顶梁柱

  在19世纪70年代,俄国支持中亚的浩罕国侵占了新疆地区,清廷就派了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这就是著名的左宗棠西征,前后只用了3年就基本上把浩罕国给灭了,新疆全境几乎收复。到了最后,只有伊犁还在俄国人的手里,清廷竟然能通过谈判的手段,硬是逼着沙皇签订了条约,把伊犁给吐了出来。我们稍微了解一点近代史都知道,对于沙皇俄国这样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你要逼着他把到嘴的肥肉给吐出来,这在世界史上也是不多的,清政府就是办到了。

  到了19世纪80年代爆发了中法战争,在1885年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这一战直接让法国内阁倒台,虽然这场战争在海战上吃了亏,但总体上还是打了个平手。

  在这30年中清朝的国际地位也明显提高了,之前清朝接待番邦属国都是用理藩院、礼部的一些官员处理,而这些机构的人员已经老朽冬烘,对国际局势完全找不着北。同治年间,恭亲王就组织了总理衙门,相当于外交部,用国际上平等的礼节对待各国,国际大家庭也就接纳了清朝为一份子了。

  当时清朝的朝贡体系还保持了下来,也就是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这种前现代化的国家关系。当时的越南、朝鲜这些国家还奉中国为宗主国,比如1872年的时候日本外相曾经来中国交涉,请求清廷同意日本与朝鲜开放通商口岸,对于这点我们可能会很奇怪,为什么朝鲜和日本开通商口岸要征得清廷的同意呢?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作为藩属国的朝鲜所有大事都要经过宗主国的同意才行,这也说明当时清朝的国际地位也是很高的。

  以上都是慈禧在治国方面的成绩。

  在政治上,慈禧非常善于玩政治平衡,咸丰死后不久她就发动政变干掉了权大势大的八个铁帽子王,当时她只有26岁。掌权后对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样的汉臣,慈禧知道治理国家离不开他们,就给了汉臣很大的利益,让他们督抚各地,汉臣们对此自然是感恩戴德,也就尽心地为大清效力了。在重用汉臣的同时,慈禧也启用了如恭亲王奕訢、荣禄这样的满臣,通过这些满臣来制约汉臣,做到了满汉之间的平衡。所以说慈禧是玩政治玩权谋的高手,也正是有了她的掌控,清朝才能在太平天国之后度过了安稳祥和的30年。

  我们再说说光绪,一般我们对光绪都抱有很大的同情心,这多是因为历史上他曾经发动过“戊戌变法”,但“戊戌变法”却在慈禧这个反动总头子的疯狂反扑下最终失败,此后光绪就一直被慈禧软禁在了瀛台直到去世。在我们的印象中,光绪是一个锐意改革的开明君主,如果清朝由光绪掌控就会走上君主立宪的富国强兵道路,那么近代史上我们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屈辱了。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光绪并不是一个能掌控局面的人,这跟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一般我们认为慈禧和光绪的感情不好,但实际上在慈禧儿子死后,光绪是她最亲的人。光绪是慈禧妹妹的儿子,从这层关系上说慈禧是光绪的姨妈,而且光绪的父亲奕譞又是咸丰皇帝的亲弟弟,从这层关系上说慈禧又是光绪的伯母,光绪可以说是慈禧亲得不能再亲的人了,所以在同治皇帝也就是她的亲儿子死后,慈禧就一直以培养一位圣君的标准来培养光绪,在教育上难免就非常地严格。

  平时光绪皇帝稍微有点不对,包括跪在地上的姿势有点不对,那都得训一顿,这种感受对于当今的我们来说或许都身有体会,我们的父母平时在家总是会特别严厉地教导我们,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稍微有点细节上的不对”,都会遭受严厉的批评甚至是一顿暴打。从生活经历来说,在我到外地上了大学、工作以后就觉得非常轻松了,虽然一个人在外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吃的不好,穿的也不暖,但是非常自由,不用再听父母的了。

  光绪在1889年亲政以后,几乎也是我们的这种感觉,之前在慈禧的摆布下几乎没有一点自由,这下自己亲政了,终于可以伸伸胳膊了,由我来掌控国家了。当时的慈禧对光绪的亲政也是很放心的,因为到那个时候为止,光绪让所有人看到的形象就是一代圣君,字写得非常好,古书也读的特别多,各种礼节又特别地娴熟,对慈禧老太后又特别地孝顺,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接班人,慈禧自然就放心地跑到颐和园去养老了,临走前还给光绪安排了各种大臣,这些大臣都是当时的硕学名言,是当时的一股清流,如翁同龢这样的,都交给他辅佐。按照我们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念,这个朝政不可能不好,有圣君,有贤臣,这个国家能不蒸蒸日上吗?

  但光绪在心理上是有问题的,小时候被管得太狠了,长大后一旦自己做主,就容易落下各种毛病。这点在光绪的老师翁同龢的日记中我们就能看出很多端倪,光绪的情绪特别容易激动,这也跟翁同龢有关,翁同龢在跟光绪讲课的时候,动不动就讲一些鸦片战争的事情,动不动就讲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多么地屈辱,说到激动的时候师徒二人竟然相拥而泣。而光绪这个人情绪又特别地不稳定,在他12岁的时候(见于翁同龢的日记)有次就突然发脾气,一拳把宫中的西洋钟上的玻璃打碎,弄得鲜血淋漓,把周围的宫女、太监都吓傻了。在光绪的很多行为当中,他有一种自毁的倾向,动不动就自残,情绪又特别地激烈。作为一个大国的皇帝,经常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在政策上就很容易出现重大失误了,光绪的重大失误主要出现在甲午战争时期。

  甲午战争的起因,简单来说就是1893年朝鲜先是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当局无力镇压,便找了爸爸清朝,清朝便派兵过去了,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人也不多就2000多人,这个时候日本也处心积虑多年,就是想跟清朝在朝鲜一争高下,于是日本也派兵过去了。当时清朝觉得日本是个小国,既然日本派兵,我们这边就增兵,把日本吓回去就行了。日本人就借助这样一个事件在国内制造了舆论,日本国内的众多愤青就像借此机会跟清朝决一死战,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觉得日本民气可用,就继续增兵朝鲜,事态就进一步升级了起来,大战有一触即发的可能。

  这个时候李鸿章是明白人,他知道当时清朝的武备是只能吓唬人的,不能真的用在战场上,李鸿章便想与日本谈和,建议双方都撤兵,日本人却表示坚决不撤,要撤只能清朝撤。李鸿章于是就在清廷内部表示,要不清军就撤了算了,烂摊子让日本去收拾。可这个时候光绪是不干的,这个时候的光绪只有25岁,是个十足的小鲜肉,当清朝与日本在朝鲜对峙的时候,作为一位情绪容易激动的皇帝,他自然想跟日本大干一场了。再加上这个时候光绪已被慈禧严格管教多年,虽然平时人们在他面前磕头跪拜,但他心里也清楚,这些人想的还是颐和园的慈禧,对他是不尊重的,他也想乘此机会打败日本,树立他在臣子面前的光辉形象。

  不过跟日本开战,也不能全怪光绪,当时朝堂上除了李鸿章一系这些真正在前线带兵打仗的,其他的人都认为跟日本打完全没问题。首先,当时的清朝毕竟已经重新发展了30多年,北洋水师也建设了10多年,以清朝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在面对小国日本的时候就没有一战之力吗?这是当时国人的普遍看法;其次,有人也分析过,而且分析的很理性,他们认为和平就不会发生在谈判桌上,要和平就要以战促和。

  在朝堂上下一致喊打的声音中,光绪也是意气风发,他让人搬来了魏源写的《圣武记》,记载的是当年康熙征战四方的战例。可以说在整个甲午战争期间,光绪竟然是以《圣武记》中差不多200年前的冷兵器时代战争时代的战法为指导,指挥了一场近代化的战争,这不是胡扯么?不过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光绪受的完全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帝王教育,在这种教育下教育出来的皇帝,怎能应付近代的世界局面呢?想必当时在乾清宫里的小鲜肉光绪皇帝,就跟今天横店里的抗日神剧演员一样,天天想的都是怎么去手撕鬼子。这就好比很多玩游戏机的玩家,在游戏世界里用的是自己平时没有的力量去与各种BOSS大战,虽然每次都能赢,每次赢了以后都会感到很爽,但在现实当中,他并没有这样的力量。

  在哪个阶段,光绪下的各种谕旨,包括他自己的朱批当中经常会出现迎头痛击、定歼此贼等等的字句。可在实际的战场上,清军却一路溃败。1894年9月15日中日双方爆发平壤战役,清军在与日军激战一天后就一溃千里。紧接着两天后中日双方又在黄海爆发了主力舰队的海战,清军再次战败。此后日军一路进击,到11月份的时候攻占了旅顺,到1895年2月份的时候又攻占了威海卫,形势对清朝已极为不利。

  而这个时期的光绪在干嘛呢?就待在他的宫中不断地“指挥”着前线的战斗,在他的眼里清朝一直都没有输。这段时间,慈禧一直在颐和园养老,她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觉得打日本会费劲,但也毕竟是老练的政治家,到后来的时候知道情况不对了,私下便开始召见一些重臣,到这个时候慈禧、恭亲王、李鸿章这些有经验的政治家都知道战争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尤其在日本登陆旅顺的时候李鸿章就知道情况不行了,也试图与日本谈判,但被日本拒绝了。

  那光绪是什么时候明白的呢?还是在日本登陆本土之后,李鸿章上了份奏折,告诉光绪这仗不能这样打了,硬拼是不行的,只能依靠主场优势诱敌深入,跟日本打持久战。李鸿章的这个建议是非常正确的,日本毕竟是客场作战,兵源、后勤都跟不上。可光绪却不这样想,他觉得李鸿章就是怕死,光绪认为只要有忠臣就肯定能打赢,如果出奸臣就肯定会出问题,这种见识也非常肤浅。所以当时的光绪就屡次严令各部队寸土不让,跟日本人死磕。李鸿章的淮军也是在那个时候被他一波一波地送上了战场,最后全部喂到了日本人的虎口当中。

  直到北洋舰队覆灭前夕,他才算是明白了过来,不过那个时候也已经晚了。哪个时期,光绪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之前天天看《圣武记》,看战报下指示,到了那几天就什么事都不管了,躲在一边看看诗词听听小曲去了。我们看光绪的一生,其实从他朱批的奏折中就能看出他的性格,一旦他遇到血脉崩张的时候,遇到得意的时候他的字就写的斗大,而遇到心灰意冷的时候,他的字就写得又小又歪歪扭扭,这个在历史档案馆里能看到。到了北洋舰队覆灭以后,光绪就知道这一仗是彻底败了,败了以后就干脆当起了鸵鸟,只想尽快结束这个噩梦。直到马关谈判以前,慈禧还跟李鸿章说不能割地,而光绪却跟李鸿章说,割地就割地,尽快结束这个事情就行了,这就说明当时的光绪其实已经失了分寸,这就是光绪在整个甲午战争时期的表现。

  当然,后来还有“戊戌变法”这样的事情,不过那也只是康有为等人搞的一出乌龙,直到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的时候,康有为也还只是个六品的军机处章京,变法压根就没康有为什么事,如果真的要搞变法这种改变国家政体的大事,至少也应该是李鸿章这种一品大员出来主持。

  不过我们从光绪一生所有的表现,就能判断出这个人不具备掌控清朝这样一个大国的能力,也不具备应对近现代这种变化剧烈的国际政治格局的能力,如果慈禧就真的让光绪出来掌以全部大权,清朝只会变得更糟,辛亥革命恐怕要提前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