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儿子送给老父亲李隆基100名宫女,这是何目的?

  李隆基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权力场上无亲情,对于习惯于相互倾轧的李唐皇室来说,更是如此。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唐朝在200多年里,发生了无数起兄弟、母子、父子、夫妻相残的惨剧。而创造开元盛世,且同时引发安史之乱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概莫能外。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带着太子李亨以及宠妃杨玉环逃亡巴蜀。在此期间,李亨在关中父老的极力挽留下,北上灵武主持平叛大局。在朔方军的支持下,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

  “天无二日,国无二亡”。既然唐肃宗继位了,对安史之乱负有全责的唐玄宗自然不可能稳坐在龙椅上。因此唐肃宗派使者给唐玄宗送了封信,将唐玄宗尊为太上皇。对此,唐玄宗并没有做什么抵抗,反而强颜欢笑地接受了自己的“被退位”:

  “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

  唐玄宗李隆基不愧为一代英主,虽然他犯下了不少错误,但是在儿子擅自称帝之时,却能顾全大局,让李亨得以总统全部军队。李隆基的“顺天应人”,确实为天下的顺利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果然仅仅2年后,郭子仪便收复了长安。在李亨的一再恳请下,李隆基从巴蜀返回了长安。为了向父亲表达“歉意”,李亨专门脱下天子的黄袍,而是像太子时一样,身着紫袍。李隆基入宫后,李亨像臣子一样,迈着小碎步到达父亲面前,然后拜舞叩首。

  李隆基见儿子如此孝顺,不禁老泪纵横,而李亨也捧着老爹的脚嚎哭不已。随后,李隆基又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黄袍,亲自披在儿子身上。对此,李亨一再推辞。而李隆基说:

  “天命和百姓都归于你了,能够让我安度晚年,就是你一片孝心了!”

  李亨再也推辞不过,勉强穿上了黄袍。之后,父子俩共进了晚餐。

  看着儿子如此仁孝,唐玄宗大为感动,他对左右侍从说:

  “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

  看到这里,读者们或许会说:“这真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美好画卷啊!”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无论是李隆基还是李亨,两人的表现都实在太过完美,他们的言行举止的夸张和煽情,简直就像表演一样。在这场政治大秀中,李亨身穿紫袍,而李隆基却“贴心”地拿出黄袍,一唱一和,配合也太默契了。

  实际上,两人之所以演了这出剧,未必就是真的父子情深。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李亨擅自登基,合法性不足。因此李隆基要以自己实际行动,对李亨的合法性进行反反复复的追认。无论是披黄袍,还是强调自己是天子之父,都是为了说明:唐肃宗的继位是合法的,绝非来路不明。

  只要李隆基承认了李亨的合法性,李亨自然会给老爹一个平安的晚年。一开始,李隆基在兴庆宫居住了两年半,身边有高力士、陈玄礼、妹妹玉真公主等人相伴,生活清净而悠闲,

  行动上也有一定的自由。而唐肃宗也时常看望老父,有什么好吃、好玩的,都给派人给李隆基送去。若终老于此,算是很好的结局。

  然而唐肃宗偏偏就不想让李隆基有个好结局,因为他知道,自己以政变起家的老爹,随时都有可能东山再起。

  当时,唐玄宗所居住的兴庆宫毗邻于长安市井。有时候,李隆基会去兴庆楼遛弯,从楼下经过的长安父老见到他,都会山呼万岁。李隆基一高兴,就让内侍在楼下大摆宴席,招待那些父老。

  唐肃宗见老爹如此有民望,感到恐惧不已。于是他听从宦官李辅国的建议,将太上皇迎入太极宫,不再让他们与百姓接触。不仅如此,唐肃宗还纵容李辅国,夺走了兴庆宫的290匹马。望着空荡荡的马厩,李隆基不胜伤感地说:

  “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然而唐肃宗真的是为李辅国所惑吗?在笔者看来,并不尽然。因为在当时,官军刚刚惨败于史思明,洛阳已经被叛军重新夺走。在如此败局之下,难保唐玄宗不会东山再起。李辅国不过是看穿了唐肃宗的心思,才做了一回恶人。

  就这样,李隆基安置在太极宫的西内,而他的老侍从们,也从他的身边被赶走。高力士、王承恩、陈玄礼先后被流放,宫女如仙媛,妹妹玉真公主先后被赶出了宫。

  唐玄宗当时已经76岁,早已是垂暮老人,即使受到儿子如此的侮辱和害,却仍保持着一副王者的尊严。为了大局,他违心地说:

  ”兴庆宫,吾之王地,吾数以让皇帝,皇帝不受。今日之徙,亦吾志也。”

  为了补偿老爹,唐肃宗整整给唐玄宗送了100名美貌宫女,同时还让唐玄宗的女儿——万安公主、咸宜公主入宫照顾他的穿衣和吃饭。四方奉献的珍奇食物,都首先送给唐玄宗吃。

  唐玄宗老了,就算是10个宫女,他也消受不起;相比于万安公主、咸宜公主,喜好音乐、诗歌的玉真公主,更懂自己;至于唐肃宗送来的山珍海味,唐玄宗一口也吃不下。唐肃宗只是想借此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孝子,但至于他是否真的孝顺,只有唐玄宗自己知道。对此,学者王夫之更是说:

  “肃宗包藏祸心矣。”

  虽然送来的美食越来越多,但是唐玄宗的食量却越来越小。之后,他更是以辟谷修道为名,专门吃素,不再沾荤腥。很显然,李隆基在求速死。

  2年后,因绝食而枯瘦的唐玄宗衰竭而亡。同年,52岁的唐肃宗也去世了。这对父子斗了一辈子,却在同一年进入了坟地。

  唐玄宗的凄凉晚年,值得我们同情吗?在笔者看来,这并不值得。如果唐玄宗不在晚年骄奢淫逸,忘了自己执政的初衷,又何以会逃出长安,然后被儿子夺去皇位;如果唐玄宗不在早年为了权力,肆意迫害自己儿子,甚至听信妃子谗言,一日诛杀三个亲儿子,李亨对他又如何会如此忌惮?要知道李亨当太子时,好几次都差点被李隆基整死。只能说李隆基晚年的凄凉,都是他自己作的,可谓是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