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将军左梦庚为什么会率20余万军队降清?
历史上的南明王朝,按理说实力应该远在同为偏安一隅的南宋、东晋之上,当时南明不仅拥有数十万以上的大军,而且还有李定国、孙可望、左良玉等等一批名将,况且当时各地还组织了义军,一同抵挡清兵南下;但是在后期,这些名将们一个个的死了,很多都不是死在清兵手上,而是死在了权力斗争中。还有很多将领投降了清兵,比如左梦庚,率领二十余万部下集体投降了清兵,那左梦庚为何投降呢?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左梦庚为何会投降清兵吧。
话说自李闯王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后,明朝就灭亡了,但李自成当时并没有能力完全一统天下,很多忠于明朝的文官武将们共同推举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后即皇帝位,改元弘光,这也就是后来的南明王朝了;如果不出意外,南明王朝应该是和东晋、南宋王朝一样,偏安一隅;而北方应该是李自成统治。但是没想到吴三桂会将山海关献出来,导致清兵入关,李自成的军队根本不是多尔衮和吴三桂联军的对手,轻松便被击溃。
而后多尔衮率领清兵长驱直入,李自成节节败退,很快,北京城便易主了;再之后,整个北方中原大地很快就被清兵占领。但就在如此危难之时,南明的众臣们所想的仍不是一致对外,而是内讧。原本南明皇帝的第一人选为福王朱由崧;但钱谦益等东林党人则由于之前的“国本之争”事件,心存芥蒂,违背了东林党在国本之争中的立场,以立贤为名拥神宗弟弟朱翊镠之子潞王朱常淓,而史可法主张既要立贤也要立亲,拥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
最终福王朱由崧在卢九德的帮助下,获得了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以及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支持,成为最终胜利者。可见明朝到底有多腐朽,当时所谓的东林党人到底有多自私,他们所想的都是如何为自己争权夺利。而且在南明王朝成立不久,又是为了争权夺利发生了三大疑案——“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三大疑案严重削弱了当时南明王朝的凝聚力,为快速灭亡埋下伏笔。
而左良玉是当时的中流砥柱之一,他早年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侯恂提拔。后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不断扩大部队,日益骄横跋扈,拥兵自重。福王继位后,由于左良玉手握二十余万大军,为了倚靠左良玉抵挡清兵,于是朝廷便晋升左良玉为侯,荫封他一个儿子为锦衣卫正千户,并且一同加封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为四镇军官,都荫封他们的子孙世袭官职。把长江上游的事专门委托给了左良玉,不久又加封他为太子太傅。
当时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了,左良玉利用这个时机收复了湖北西部的荆州、德安、承天。湖广巡抚何腾蛟以及总督袁继咸住在江西,他们都跟左良玉很友好,南明王朝就把这一带靠作屏障。在左良玉巅峰时期,据说手下拥有八十万兵力,号称百万,前五营是他的亲兵,后五营是投降过来的士兵。虽然手下众多,但左良玉对部下的驾驭很得体,深受部下的佩服;但是这时左良玉已经年老并且多病,没有收复中原的雄心了。
左良玉做官曾得力于侯恂的推荐,而这个侯恂本是东林党人。马士英、阮大铖掌权后,担心东林党人依靠左良玉跟自己为难,于是便想方设法除掉左良玉,左良玉也是烦闷不已;后来爆发的“太子案”使得左良玉于是下定了造反的决心,发布檄文讨伐马士英,从汉口到蕲州,排列了二百多里长的军舰,浩浩荡荡地顺江东下了。
当时左良玉的病情已经很严重,到九江后,他邀请总督袁继咸进他船中来,从袖中拿出一道密旨,说是皇太子送来的,以此来劫持当地的将领与自己结盟,继咸严词拒绝了他。良玉的部将郝效忠暗中进入九江城,放火把城烧毁就离开了。左良玉看着城中的火光,说:“我对不起袁公啊!”当场吐了几升血,这天夜里就死了。
左良玉死后,军中的各位将领秘不发丧,共同推选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军主,由此可见,此时的军队应该完完全全叫“左家军”了,称得上是一支数量极为庞大的私人军队。左梦庚继续率军东进,但却被南明朝廷派出的黄得功所败,左梦庚左右为难,打不赢逃不掉,正在此时,清英亲王阿济格正好一路追逐李自成到了九江,左梦庚知道后,与部下将领商议后,一致决定投降清兵,后这左梦庚被封为正黄旗汉军都统,但部下的二十余万大军也被打散,从此“左家军”烟消云散。
左梦庚为何会投降清兵?原因有很多,其中与南明政权的矛盾应该是最主要的因素;明朝沿袭宋制,也是重文轻武;虽然左良玉本身就是一个桀骜不顺的人,但是在南明最后的危难之际,明明需要左良玉去抵挡敌人南下,但朝中的官员们依旧在进行党派之争,最终逼反了左良玉。左良玉死后,他的儿子左梦庚能力不足,败给了黄得功,进退两难,为了保命,最终投降了清兵。虽然左梦庚的行为让人很不齿,但南明自身的腐朽也的确让人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