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是谁主导的?康熙帝在这场争斗中起了什么作用?
说到九子夺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每个朝代的太子之位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其实有很多的皇子一开始的是不想去争的,但是他们生来就是皇子的身份逼着他们不得不争,如果不争就会死,就会失去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所以皇位之争,是为争而争。在清朝“九子夺嫡”事件可以算是所有争抢中影响最大,战况最激烈的一次。九子夺嫡是一次高智商人之间的博弈,他们从小就受到了好的教育,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在和兄弟之间,大臣之间,已经和自己的父亲之间,相处的方法都是需要自己琢磨的,一不小心说错一句话,站错一次地方,等待自己的就是粉身碎骨。这个事件里的人们都处于社会的高层,心理战加上实际行动博弈,如同小说一般的情节精彩无比。
高手和高手的过招,往往都是皮笑肉不笑,这场勾心斗角的角逐,可以体现人性在本质上的体现。本来是兄弟的皇子们在这场战斗中必须扔掉以前的情谊,有些皇子实力不行,就选择依附帮助那个势力比较大的皇子,等他登上皇位自己也不至于被赶尽杀绝。站对方向也是一个很讲究门道的东西。在九子夺嫡里面分别是四阿哥一派,八阿哥一派,太子一派,但是后来太子被废。这个势力也就消亡,后来的主要就是四八阿哥相争。最后的胜利者是四阿哥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虽然胜利者是四阿哥雍正皇帝,但是其实最高明的人不是雍正,而是争抢者们的父亲——主导这场战争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君主,他一生好学,在年纪尚小的时候就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康熙皇帝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学识的渴望,对人才的渴望。熊赐履、陈廷敬等理学臣子都是陪着康熙帝一起读书的,他在年纪还比较小的时候通过和汉语学士大夫系统化的去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为自己后来成为帝王做了厚厚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康熙的学识和精力也在不断的积累。到了中年的时候,已经是一位非常有气魄的帝王了,不仅有漂亮的政治功绩,在选人,用人这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见解。他要是说第二,那就去没人敢说第一,所以在他的教导下,膝下的皇子都是非常的出类拔萃。不过这个是一个令康熙开心的问题,也是一个令康熙皇帝苦恼的问题,皇子那么多,继承人却只有一个。在选择上面,可把康熙帝难住了。
康熙皇帝刚开始的时候,是把嫡长子当作继承人培养的,花费了好多的心血,可惜胤礽不但骄横跋扈,甚至还有图谋不轨的想法,这个就触及到康熙皇帝的逆鳞和底线了。康熙皇帝对这个儿子非常的失望,“子不教,父之过”,康熙皇帝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到底是哪里做错了,哪里的教导不对,把嫡长子竟然教成这样。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康熙帝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决定把这个自己细心培养多日的太子废黜,把他关到了宗人府里面幽禁起来。只是太子落势。各位阿哥的心就开始躁动不安了。
康熙皇帝看到阿哥们的反应那么快,还有点吃惊,但是对于当时已经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风雨雨的康熙皇帝来说,这些变化他还是能够牢牢掌握住全局的。趁着这个机会,康熙皇帝想要了解一下做自己的儿子们都是怎么想的。所以康熙皇帝心甘情愿地成为了这场竞争的总裁判,甚至有时候还充当一些事情发生的主导者。太子被废除以后,大阿哥胤禔最先出手了,他本来就年长于胤礽,但是因为胤礽的嫡子身份而夺走了太子之位,这个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现在太子下台就是他拿回本该属于他一切的好机会,激进的做法导致大阿哥非常的冒失,当着康熙皇帝的面就说要帮助他去杀掉太子,这个可把康熙皇帝气得不轻,我还活着呢,你就想着要把兄弟都除掉,一点都不念手足之情,简直就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康熙帝直接就把大阿哥的继承权罢黜,还顺带着拿走了他的爵位。事实上大阿哥就是太耿直了,直接就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有勇无谋不成气候。
事情发展到后面,太子的位置一直都是空着的,这个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那些儿子也不知道会为了这个位置干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来,面对复杂势力的局面,康熙皇帝决定再给胤礽一次机会,让他改过自新。康熙皇帝为了能够把太子放出来,就说胤礽在之前都是被巫术给控制了,所以有些丧心病狂,这些话就是为了让大臣们都明白,自己是没有放弃胤礽的。后来康熙帝还导演了一场“群臣推选太子”的大戏。群臣的选择是八阿哥胤禩。这个结果让康熙皇帝感觉非常蹊跷,当场就把这个用八阿哥生母身份卑微否决了。胤禩在这次选举中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一个闲散皇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势力,他决定一探究竟。后来的“毙鹰事件”还是让八阿哥失去了继承人的资格。
在废太子的期间,康熙皇帝用一些小小的计谋就把皇子们的心思看的一清二楚,心思恶劣极端的都在萌芽期就被康熙皇帝扼杀在摇篮里,虽然皇子众多,但是很多都已经失去了皇位竞争的资格,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高明的人布局却丝毫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