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刘氏宗亲在西汉灭亡后的下场如何?是什么待遇

  刘秀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以前,刘原本是一个稀有姓氏,只分布在沛县一带,如《汉书》中所说“汉兴之初,海内初定,同姓寡少”。但是刘邦以布衣取天下,总结秦亡教训而实行宗室分封,经过西汉两百多年的发展,刘姓已经一跃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姓之一,刘氏家族已经成繁衍了十万余众,仅刘姓的皇室子弟都有千余人,刘氏家族盛极一时。

  然而到了西汉末年,刘氏宗室逐渐衰败,“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很多刘氏宗族已经堕落成街头混混、当地恶霸。宗室的衰败导致外戚干政,到了成帝时已出现外戚王氏“排摈宗室,弧弱公族”的情况。到新莽政权建立就更惨了,连爵位、官职都被削了,彻底被边缘化。

  新朝始建国元年,

  王莽宣布“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次年“汉诸侯王为公者,悉上玺缓为民,无违命者”,把各个刘姓王都改成公爵。“刘氏为侯者皆称子,食孤卿禄,

  后皆夺爵”,把侯都改成子爵,“诸刘为郡守,皆徙为谏大夫”,刘氏的郡守迁为谏大夫,刘氏宗亲的势力被大大削弱。甚至在朝为官的刘氏都不能幸免,次年,王莽批准将“刘氏为吏者皆罢,待除于家”,连官职也不准做了,都回老家种田去。

  不光是夺权,为了防止刘氏宗亲抱团反扑,王莽还分而化之,拉拢其屈服的,排斥其顽固的。对于刘歆、刘嘉等顺服的刘氏,王莽还要求全都改成王姓,曰“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这是在动摇刘氏作为皇室血统的根基,其余刘氏宗亲无不恨得咬牙切齿。

  面对王莽的重拳出击,刘氏宗亲有人自然不愿屈居人下,可是西汉末年的刘氏本来就日落西山,再加上刘氏朝廷末年腐败无能,大失人心,响应号召者寥寥,最终这些反抗都失败了。先是居摄元年(6)四月,平帝刚死,王莽摄政,安众侯刘崇以为自己作为正统皇室宗亲,一经举兵必然四海皆应,“吾帅宗族为先,海内必和”,没想到最后只有百余人跟随他,连宛城都打不下:“绍等从者百余人,遂进攻宛,不得入而败。”

  之后的刘信、刘快、刘都、刘贵、刘会等人的谋反也都相继失败,都是召集不了多少人,在刚刚举兵不久就被抓,没有一个成大器的。不得不说,这时候的刘氏宗族已经毫无微信,衰败到连地方士族都不如了。就连之后起兵的刘秀等人也都是农民出身,可想而知,王莽朝廷的刘氏宗族已经与平民无二。

  虽然王莽初建朝廷时候天下比较安稳太平,可是王莽偏偏雄心勃勃,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全面改制,虽然他的一些政策在如今看来是好的,可是当时的朝廷根本无力执行,反而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既不得士族支持,也弄得民怨沸腾。再加上天凤四年(17)时发生蝗灾旱灾,“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爆发了几次比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样一来就更加民不聊生,人民纷纷开始怀念大汉时期的统治。

  “人心思汉”下,刘氏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农民起义是为了吃饱饭,而刘氏宗族的目标就比较长远,他们明确想夺回政权,但他们的目标是一样的,那就是起兵对抗新莽朝廷。刘縯和刘秀此时趁机在舂陵打着“汉室复兴”的旗号举兵,“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

  刘縯的“柱天都部”后来与绿林军合为一处,大大增强了刘氏宗亲的实力,但也为后来的内斗分裂埋下了伏笔。绿林诸将向来忌惮刘縯的威信,害怕刘縯一旦称帝自己将无立足之地,所以趁着刘縯和刘秀攻打宛城之时,拥立当时没有什么名气的刘玄为帝,地皇四年(23年),更始政权建立。

  刘玄封了二十几位王爷,其中多为绿林中人,只有六个刘氏子弟。而更始政权从建立开始就不得刘氏宗亲支持,在推翻新莽朝廷前后,矛盾达到了顶峰。昆阳之战刘秀大败莽军后,王莽政权已成了强掳之末,这时刘玄等人心思开始活泛,假借召回诸将商讨事务之时,杀害了刘縯和刘稷。

  天下未安,此时的刘秀为了顾全大局只能忍辱负重回京请罪,以消除刘玄猜忌。好在机会很快就到来,更始元年(23),刘玄竟然派刘秀行大司马事去招安河北州郡,这下天高任鸟飞,刘秀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在河北地区艰难求生,终于在得到幽州几位士族和真定王刘杨的的支持后,建立了自己的刘秀军。

  而与此同时更始政权也不安稳,刘玄同室操戈开了坏头,让刘氏宗族也开始分裂。先后有七八个打着刘氏的旗号称帝的政权,“诸刘”之间展开了激烈角逐,更始三年(25),原本盘踞北方的赤眉军杀了刘玄,拥立刘盆子称帝。不过作为草莽出身的绿林没有什么政治觉悟,占领长安后烧杀抢掠,根本没有长期执政的本事,很快就被在河北站稳脚跟的刘秀击败。

  更始三年(25)六月,刘秀在鄗南称帝,沿用汉的国号,改元建武。不久后,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这时的刘氏政权只剩下两个,一个是东部的刘永,一个是西边的赤眉。建武三年(27),刘秀亲自率军阻击樊崇一部,最终樊崇投降,刘盆子政权覆灭;建武五年(29),刘永一部被全歼,刘氏之争差不多也落下了帷幕。不过其中发生了一个插曲,建武二年(26),当初拥立刘秀的真定王刘杨密谋造反,被耿纯杀死,其子刘得嗣位。

  刘秀政权建立后,沿用汉朝“不得封异姓王”的传统,坚持只封刘氏为王,建武二年(26)封了刘良、刘章、刘兴、刘祉、刘歙、刘得;建武十三年(37),刘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决定只给皇子封王,因此把刘良、刘章、刘兴、刘得都降为公,同时下令给所有断绝子嗣的刘氏封为侯,总共封了一百多人;建武十五年(39),刘秀把自己的儿子们封公,两年后,又把他们封为王,焕然一新的刘氏宗室从此稳固下来了。

  刘氏宗亲从西汉的如日中天到衰败不已,新莽朝廷时一度变成二等臣子,终于抓住机会,率领农民起义角逐天下。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刘氏宗亲大多沦为平民也未尝不是件好事,由于出身微寒,刘秀深谙百姓诉求,以“柔”治天下,对待这些宗亲们也雨露均沾,最后他们大多都获得了政治地位,恢复了士族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