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南吴皇帝列表及简介,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南吴902—937

  吴国共历4主,即太祖杨行密、景帝杨渥、宣帝杨隆演、睿帝杨溥。

  吴国为唐末将领杨行密所建。杨行密,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曾参加过唐末黄巢农民义军,为官军所俘,获释后,为官朝廷。892年,杨行密攻杀拥兵自重将领孙儒,入扬州,任淮南节度使,建立了杨氏割据政权。902年,唐朝廷封杨行密为吴王,正式建立吴国。吴国都于广陵(今江苏扬州),称江都府。强盛之时疆域约为今江西全省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

  937年,睿帝杨溥为专权的徐知诰所废,吴国灭亡,共历36年。

  南吴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南吴第一任皇帝:武帝杨行密

  杨行密(852—905年),初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吴国的开国皇帝,902—905年在位,共4年。病死,终年54岁。杨行密出身于贫寒的农家,少时臂力过人,能日行三百里,为本州步行急递文牒。唐朝末年,他参加了黄巢起义。战斗中为官军所俘,获释后当了唐朝的州官。因有战功,先后被升为牙将、庐州节度使。其间,与秦彦、毕师铎、孙儒等争夺江淮之地,连年混战,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过6年苦战,终于于892年歼灭孙儒,尽得淮南8州,并兼有江南常、润、升诸州之地,任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政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减轻农民负担。他多次下令招集流亡农民定居耕作,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未及数年,江淮之地经济得以恢复。

  南吴第二任皇帝:景帝杨渥

  杨渥(886—908年),字承天。武帝杨行密长子。905—908年在位,共4年。908年5月为臣下所杀,年仅23岁。早先,杨渥曾任牙内诸军使,因其德行不修,不讲信誉,军府之人都很轻视他,被遣出任宣州观察使。杨行密对杨渥的行为一直不满意,但在杨行密病重时,其他儿子都还年幼,只得招回杨渥任事,并指定右牙指挥使徐温、左牙指挥使张颢辅佐他。905年11月杨行密病死,同月杨渥继王位,仍沿用唐朝年号。杨渥继位,昏暴好杀。时杨氏旧将或诛或死,存者寥寥,惟有徐温、张颢因是杨行密嘱为辅政之人,手中握有兵权,才得以幸免。杨行密心胸狭窄,好猜忌,不能容人。徐温、张颢为辅佐大臣,握有军政大权。

  南吴第三任皇帝:宣帝杨隆演

  杨隆演(897—920年),原名瀛,又名渭,字鸿源。武帝杨行密次子。受徐温、张颢拥立为王,即宣帝。908—920年在位,共12年。908年5月,徐温、张颢派纪祥等人杀死杨渥后,完全掌握了吴国的军政大权。为了更牢固地把持权柄,他们经过密谋策划,将年仅12岁的杨隆演立为王。杨隆演继位时还很幼弱,无力掌管国家军政大权,实际上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不久,徐温因在杀死景帝杨渥之后,张颢欲自立为王,故又将张颢杀死。从此徐温一人把持了朝政,专权于当朝。917年,徐温在繁华富庶的昇州(今江苏省南京市)筑起金陵城,供自己居住,并命其子徐知训居扬州管理国政。

  南吴第四任皇帝:睿帝杨溥

  杨溥(903—940年),武帝杨行密第四子。920—937年在位,共17年。宣帝杨隆演死后,由徐温拥立为吴王,系弟承兄位。杨溥最初封为丹阳王。920年5月,杨隆演病危时,召身居外地的杨溥及其兄杨濛回京城监理国政,企图以此抑制一下徐温父子的气势。杨隆演死后,本来有大臣提议由杨行密儿子中年龄最大的第三子杨濛继位。徐温为了便于操纵国政,不愿立长君,而立了年幼的杨溥为王。次年改年号曰顺义。时年仅17岁。杨溥继位后,朝中大权一如既往为徐温、徐知诰父子掌握,他仍旧象他的两个兄长景帝杨渥、宣帝杨隆演一样,只能做一个徒有其名的傀儡。927年11月,徐温病死,由权臣徐知诰、徐景通父子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