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春秋小国滑国在夹缝中生存,最后结局如何?

  一般认为,滑国是西周初期建立的姬姓诸侯国,为伯爵,《左传》中有提到“滑伯”。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后世对西周滑国的历史知之甚少,其首封君不可考。

  关于滑国的具体地望有不同说法,有的说在今河南滑县,有的却说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后来迁国于费(今河南偃师县南),这三个地方虽然都在河南,却相距甚远。但不管怎么说,春秋时期的滑国在河南偃师县南不会有误,至于何种因素迁国于此,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滑国跟众多诸侯国一样,早在夏商时便已存在,而河南滑县是它最早的故地,后来改朝换代,频繁迁移几经重封,滑国地望因此也有了多种说法。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具体事实有待考古的挖崛与考证。

  滑县说,是根据境内的滑台城,唐代《元和志》记载:“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但滑县在春秋时为卫国曹邑,滑县之名为明朝洪武年间所设,因滑台城得名。而滑台城之名成名较晚,两汉之前的古籍中绝无记载,难以追根溯源,故其可信度值得怀疑;睢县说,睢县故称襄邑,《后汉书·郡国志》云:“襄邑,有滑亭。”这个“襄邑”,据西晋杜预注:“滑,郑地,在陈留襄邑县西北。”《左传·庄公三年》记载:“庄公三年冬,公次于滑。”注曰:“滑:郑地,在陈留襄邑县北。”

  说明春秋初期的滑国地望确实在睢县西北、民权县西南一带。但到了《左传·庄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78年,“(鲁)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杜预注:“滑国都费,河南缑氏县也。幽,宋地。”“缑氏县”,秦置县,在今河南偃市缑氏镇。这个时候的滑国已经迁到了费地,而且参与当时诸侯国的会盟,成为春秋首霸齐桓公联盟中的一员。

  滑地由来,《说文解字》云:“滑,从水,从骨。”“骨”是一个很古老的字,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面画有几节骨叉,下面是一块类似肉的东西,意思是用来保护和支撑肉体的架子,引申为塑造一个人的品质、德行和修为,比如“骨气”、“傲骨”、“骨鲠(正直)”等等。古人早已从水的属性中得到启发,为人处事要像水一样清澈、洁净、柔顺、包容、光明正大、川流不息(进取)等等,如此方能支撑起以上优质的品行,“滑”即是由此组合而来。但早期的“滑”并没有“滑头”、“圆滑”、“油滑”等贬意,是后来不断横向引申出来的傍支。

  滑国虽然近邻郑国,但郑国在最强盛的春秋早期却没有灭掉滑国,说明滑国在政治上是依附郑国的,除此之外,滑国也是作为郑国军事上的东南缓冲地带而被保留下来。可是随着郑国郑庄公的去世,郑国春秋小霸的地位也一去不返,滑国改弦更张,抛弃郑国,转而投向了卫国。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郑之入滑也,滑人听命。师还,又即卫。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帅师伐滑。”说得是公元前640年,郑国以滑国背叛盟约为由入侵滑国,滑国投降。但到了公元前636年,滑国再次背弃郑国,郑国再次派公子士、泄堵俞弥兴兵讨伐。后来周襄王出面为滑国求请,结果郑国不吃这一套,导致周王室与郑国继当年郑庄公繻葛之战七十年后再次发生交战,但这一次周襄公吸取周桓王的教训,不敢单打独斗,联合狄国军队攻入郑国栎城,迫使郑国放弃对滑国用兵。

  滑国最后的灭亡是春秋中期秦晋争霸中的一个颇为滑稽的尾声。公元前627年,当时的中原霸主晋文公重耳逝世,与晋国争霸多年毫无所获的秦穆公觉得时机来了,便派孟西白(西乞术、白乙丙、孟明视)三员爱将带兵东出偷袭郑国,以向中原显示秦国国力,不料,军队到了滑国附近被一个叫弦高的郑国商人糊弄,使得郑国有了防备。孟西白三人不敢再贸然进攻郑国,但无功而返又恐秦穆公责怪,便顺手牵羊灭了滑国,抢了几大车财物归去,可怜的滑国就这样无缘无故的亡国了。

  滑国这个滑稽的结局,倒也不辜负这个国名。秦国虽然灭了滑国,但于秦国而言,不过是一块飞地,最终还是落入晋国的版图。滑国亡国后,国人以滑为氏,形成滑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