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俘虏了晋惠公,为何最后又放走了他呢?
我们都知道,晋惠公是春秋时期的晋国的君王。公元前651年,在争夺王位时他与秦国联盟,并立下盟誓,他在秦国助推下继承了王位。晋惠公继位后,立即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其还诛杀大臣,政局动荡不定,他还剥削百姓,导致民不聊生,国民敢怒而不敢言。公元前645年,秦穆公亲征晋国,并俘虏了晋惠公。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秦穆公不杀晋惠公?反而将他放回晋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晋献公逝世后,晋国大夫里克和邳郑想拥立重耳为晋国国君,便暗自密谋杀害了尚未登基的太子溪齐。此时,其他大夫推举并不符合里克意愿的公子卓为君,里克又对公子卓痛下杀手。里克本意让重耳回去当国君,但是重耳察觉到此时的晋国危机重重,他如回去必定引来祸端,遭遇他人毒手,重耳便婉拒里克。里克不得不将目标转移为流落他乡的公子夷吾,与众大夫商议立公子夷吾为君。当夷吾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欣喜若狂。于是写信给里克说:“如若我登基为王,我将富庶的汾阳划为你的封地。”与此同时,郤苪建议夷吾与秦国联盟,让秦国派兵护送夷吾回国方能避免一切祸端,安全回国。夷吾亦觉此计甚妙,于是派使者求见秦穆公,并以城池为诱请求秦国助夷吾一臂之力。秦穆公在权衡利弊之时,身边的大夫劝谏他夷吾是昏庸无能之辈,且群疑满腹,可能为言而不信之人。但秦穆公说:“如若你所说,那正如我所意,辅佐一位昏君上位,更能方便待他日我们攻下晋国。”于是答应了夷吾的请求,助他一臂之力,夷吾一帆风顺的回国当上国君,也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登基后,第一便是转头与齐国交好,背信与秦国的盟约,因为齐国为春秋霸主。他还将助他上位的里克杀害,他对里克说:“你谋杀两位国君,行逆反之事,人人得而诛之。”里克听后仰天长啸,然后自刎于殿前。里克为一己私欲对国君痛下杀手,实属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小人,如今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而与里克为谋的邳郑在出使秦国,侥幸逃过一劫。但在邳郑回国后,立即被晋惠公诛杀。后来晋国因天灾导致颗粒无收,发生大饥荒。晋辉厚颜无耻地派人到秦国采购粮食,秦穆公还是慷慨施舍给了晋国。次年,秦国发生饥荒,秦穆公派人到晋国买粮,但晋惠公却恩将仇报不贩卖给秦国。晋国大夫庆郑怒斥此举为不仁不义,毁坏两国友谊的行为,这位刚正不阿的大臣揭穿晋惠公虚伪的面具,晋惠公对此怀恨在心。
晋惠公忘恩负义的行为令秦穆公怒不可遏,便亲征晋国。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国精锐部队,晋国上下人心惶惶,晋惠公也惶恐不安。晋惠公聚集众大夫商讨对策,庆郑反问晋惠公:“如若不是国君,晋国何来此劫难?”晋惠公立即大发雷霆说:“吾乃君王,还轮不得你放肆。”秦晋之战,晋军自知与秦军相碰无疑是蚍蜉戴盆,无心应战,秦军势如破竹攻下晋国都城。晋惠公在逃亡时马车深陷泥潭中不可自拔。晋惠公向庆郑求救,而庆郑无动于衷反而怒斥他:“国君一切皆为咎由自取。”于是弃晋惠公而去。晋惠公成为了秦国的阶下囚。后来秦穆公将晋惠公释放回国,晋惠公回国后立即将羞辱他的庆郑杀害。
秦穆公没有杀晋惠公的原因有五点:
其一秦穆姬以死相逼
虽然秦穆姬与晋惠公有间隙,但在生死关头秦穆姬还时顾忌姐弟之情,再者如若秦穆姬和秦太子也需母国的支持才能在秦国站稳脚跟,与秦国诸皇子周旋。故秦穆姬以自己和秦太子的性命要挟,请求秦穆公看在以往情面,网开一面。秦穆公迫于无奈只能将晋惠公释放。
其二,晋国君臣一体,让秦穆公有所忌惮
这次秦晋之战,秦国打败晋国实属不易。若没有“神助”秦国也难以取胜。而且杀害一国君主恐引起民愤,使他们同仇敌忾。届时秦晋关系再度剑拔弩张,恐损秦国利益。
其四秦穆公不愿与晋惠公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为伍
秦穆公此次出兵晋国,是以讨伐晋惠公的背信弃义为旗号,那他为人处事要信守不渝义,如若不是,他就会被推翻攻打晋国的旗号,会遭天下臣民的唾弃,秦国声望会一落千丈,更甚他会沦落与晋惠公此等小人为伍。
其五为树秦国威望
如若秦穆公将晋惠公杀害,那晋国只能另立重耳位新君,那么秦穆公先前为推晋惠公上位提出的“废长立幼,”就要令人贻笑大方,成为秦穆公的耻辱。而且会损失秦穆公的威望,在诸侯国逐失话语权,所以杀害晋惠公实在不为明智之举。唯有放晋惠公回国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方能为秦国赢得利益的最大化。而且秦穆公可以以晋惠公为要挟,换来晋国的割地赔款,也能收获民望,此种名利双收的事,何乐而不为之。加之秦穆公起初就是看中晋惠公的碌碌无为,为他日可名正言顺将晋国收入囊中做准备。最终晋国以河东之地和太子前往秦国为质子换回晋惠公。此时,秦牧公防备不再是晋惠公,而是晋太子。为防晋国脱离掌控,就要先将其继承人困于手掌之中。
结语:秦穆公不将晋惠公杀害,是权衡利弊之下的决策,毕竟杀一国君主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诸侯国利益牵扯诸多,为从中脱颖而出,各国君臣要绞尽脑汁,不折手段,将自国全面发展,还要赢得威望,不可肆意妄为。否则将被他国吞并,遭遇亡国之灾,所以七雄争霸岂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