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汉武帝为什么要笔王恢自杀?他的自杀有什么意义?

  王恢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马邑之围”是汉匈之间的一场重要的战争,也是汉匈战争策略的重要转折点。而汉武帝杀掉王恢(逼迫王恢自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事实上,汉武帝之前,汉朝对匈奴,一直采用的是和亲的政策。能够安抚匈奴,就尽量安抚,绝对不会和匈奴硬碰。有时候受了匈奴的气,也常常选择忍气吞声。

  比较有名的,就是匈奴冒顿单于向吕后求婚。这显然对吕后是一个极大的侮辱。但是吕后依然只能忍气吞声,好言相劝,声音还不敢说得太大。汉景帝的时候,有五个匈奴人投降了汉朝,汉景帝立刻就对他们大加赞赏,把他们封侯。汉景帝这样做,明显包含着因为打不赢因此选择讨好的意味。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同时因为汉武帝性格上比较强势,因此,对于匈奴就渐渐从和亲政策,改为了硬打的政策。

  不过,这个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汉武帝君臣多次探讨,反复试验的结果。而马邑之围就集中体现了汉武帝政策的变迁。

  在马邑之围前,匈奴派使者来汉朝,向汉朝提出了和亲的想法。也就在这时候,朝廷开始了大讨论。朝廷中大臣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主,主张与匈奴和亲。一派以太行令王恢为主,主张坚决打击匈奴。

  实际上这两个人的主张是有一些不太协调的。为什么说不太协调呢?因为韩安国是御史大夫,他应该是鹰派才对。而王恢是太行令,相当于外交官。外交官的手段都会柔和一些,一般都不会是鹰派,而是鸽派。但这两个人刚好相反。

  当然了,我们在这里不是讨论鹰派和鸽派的问题,总之,最终汉武帝听从了王恢的话,主张与匈奴作战,而不是与他们和亲。于是汉武帝派出三十万大军,准备和匈奴大战一场。

  汉武帝利用匈奴想和亲这一点,在马邑这个地方设下埋伏,然后派人假装成奸细,把匈奴人引诱进马邑城,想借此对匈奴来一个瓮中捉鳖。

  汉武帝之所以这么打,是因为匈奴作为马上游牧民族,想要和他们打仗,实际上是很难的。匈奴一般采用的策略,就是偷偷地到汉地来抄掠。抄掠到一定的物品后,就赶紧逃走。你要是派军队来打他,也打不着。因为他跑得很快,你根本就找不到他的踪影。事实上,无论是后来的卫青还是霍去病,在和匈奴打的时候,都多次扑空。所以汉武帝才会采用诱使匈奴到马邑城来围打的方式。

  当时,匈奴确实信以为真,他们带着十万人马前往马邑。可惜的是,半途他们就得到了消息,知道马邑有汉朝的埋伏。所以赶紧就跑了。

  匈奴跑了以后,王恢并没有前往追赶。王恢之所以不追赶,是害怕如果追赶的话,很可能反入匈奴的包围圈,那样就会损兵折将。当然了,这是后来汉武帝在处理王恢的时候,王恢讲出的一个理由。究竟王恢当时没有追赶,是不是出于这个想法,已经不得而知。

  但就算是出于这个想法,汉武帝也是不能原谅他的。因为他就算不攻打匈奴的主力部队,至少也应该攻打匈奴的后勤部队。因为后勤部队跑得肯定没有主力部队快,而且后勤部队有很多的物资,获得这些物资,实际上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但王恢什么也没有做。

  让汉武帝生气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而是这场仗,本来就是王恢主张打起来的。他不是一个主战派吗?不是一个鹰派吗?既然是一个主战派,在打仗上就应该有坚决的态度,要有一种一定要打胜的态度。如果带着三十万人出征,花费了太多的钱粮,最终却无功而返,那么,也就证明了主战是不对的,是劳民伤财的。以后主和派就会占据上风。那么,汉武帝再想组织大型的战斗,恐怕遭到的阻碍就会更大了。

  还有一点,汉武帝既然决定要匈奴血战到底,那么,就要让将领在打仗的时候有血性。有血性才会不顾一切地打。后来汉武帝在派人率军打击匈奴的时候,他曾多次使用年轻将领(霍去病才17岁,他就让他担任主将。可见他多么大胆地启用年轻将领。)汉武帝为什么喜欢启用年轻将领呢?就是他知道,年轻将领有血性,有一鼓作气打到底的作风。

  由此可见,汉武帝逼迫王恢自杀,就是想表明他对匈奴的态度,已经从主和,改为了主战,而且是坚决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