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齮在秦赵肥之战初期是占优的,为什么后来没能打过李牧?
桓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曾率部攻入赵国,斩杀赵将扈辄,号称斩杀赵军十万,进一步削弱了赵国的国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同年十月,桓齮再度发兵攻入赵国,而这一次,他要面对的对手是,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
桓齮在战争初期占据战略主动的前提下,被李牧扭转了局势,秦军大败而归,也就是肥之战,李牧更是凭借此战,成为了武安君,在古代安邦胜敌者可号“武安”,可见此战对于赵国,乃至战国的局势影响还是很大的。
而关于此战,历史上的记载,是相对简单的,没有过程,只有一个结果,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历史记载的细节中,去探知此战的过程。
首先秦国大将桓齮此战的目的,应该是乘胜追击,继续消耗赵国的国力,让战火在赵国的土地上蔓延,毕竟三晋是阻挡秦国东出的最大阻力,而赵国则是三晋中实力最强的,可以说如果不是当初赵武灵王玩脱了,那么这最后称霸的未必是秦国。
所以说,秦国在国力占优的前提下,必然是尽可能削弱赵国的国力,而桓齮此次出征,并没还有率部直指邯郸,也就是说,此次秦军的主要目的,不是直接灭国。
《史记。秦始皇本纪》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
宜安大致在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而赵国的都城邯郸在宜安的南边,那么桓齮为何选择进攻这里呢?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桓齮是直插赵国的后方,将赵国的拦腰截断,这也就是此次秦军战略的优势之处。
显然秦军意欲摧毁赵国后方,以达到进一步削弱赵国的国力,疲赵,弱赵,让赵国永远都没有修养民力的机会,这样的话,赵国虽然是三晋之首,军士也极为悍战,没有国力的支持,赵国就无和秦国对抗的能力。
同时桓齮此次出征,也不排除有趁机灭赵的想法,毕竟当时秦国尚未攻灭六国任何一国,出征在外,有机会的话,桓齮还是会把握得住的。
而桓齮攻打宜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有摧毁赵国后方的可能,也吸引了赵国代地的部队回防,只要桓齮击败了南下的李牧所部,那么桓齮就有机会夺取邯郸,灭了赵国。
如果说当时桓齮是去打邯郸的话,基本上又是送人头去的,秦国之前就大军攻打过邯郸,但是久攻不下,反倒是被赵军打了反击,原因就是邯郸城防坚固,难以攻打,而且如果当时桓齮去攻打邯郸城的话,还是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那样的话,就是秦军久攻邯郸城不下,而李牧率精锐的赵国边军回防,这可是常年和匈奴交手的部队,这样的话,在邯郸城下,秦军就会被夹击。
而桓齮将战场设置在宜安,这里处于邯郸城和李牧驻守的雁门郡之间,邯郸一线的赵军必然无法全部北上,会留有部队驻防,那么桓齮就可以在宜安主要对付李牧了,只要击败了李牧,桓齮这支秦军,能够发挥的威力就更大了,无论他是继续摧毁赵国的大后方,还是南下围攻邯郸,都是不错的选择。
《史记。赵世家》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卻之。封牧为武安君。
《资治通鉴。秦纪一》赵王以李牧为大将军,复战于宜安、肥下,秦师败绩,桓齮奔还。
不过桓齮终究不是李牧的敌手,李牧从雁门郡南下,大致是从今天的山西右玉县率部南下,可以说是长途奔袭,抵达宜安,肥之战具体的过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李牧可能在初期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
《舆地记》宜安城,李牧所筑。旁有土山冈阜崛起。又有台,高数仞,俗犹呼为李牧台。
可能李牧在率边军南下后,并未急于和秦军开战,而是坚守不战,就像是当初长平之战时,廉颇所用的战术,一个字耗,秦国国力固然强于赵国,但是这不代表,秦国可以毫无压力地支持桓齮的粮草补给。
毕竟此时桓齮可是深入赵国境内,李牧所率赵军,还是有一定规模的骑兵部队的,只要李牧在正面坚守不战,派遣骑兵袭扰桓齮的后方粮道,就够桓齮喝一壶的,总之耗下去的话,赵国的确是面前支撑,但秦军也没好哪去。
因此,当时的桓齮应该是主动求战的一方,这就正好是李牧最擅长的战争了,李牧作为名将,可谓是攻防兼备,尤其是打防守反击,更是无人可比。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
这是李牧击败匈奴大军时的记载,可能在桓齮和李牧对决之时,无论是正面的布阵较量,还是战术诱骗的对决,桓齮都不是李牧的对手,此战应该是秦军大败。
毕竟在《韩非子·存韩》中有这样的话,“秦王饮食不甘,游观不乐,意专在图赵”,赵国依旧是秦国的大患,关键就在于,赵国虽然国力不如以往,并且被秦国一再压制,可是赵国的军事力量,依然足以抵挡秦国的灭国之战。
而只要秦国无法彻底击败赵国,那么三晋就仍然是秦国东出,一统天下的最大阻碍,山东六国就还有生存的空间,所以说,肥之战,秦国受挫,对秦国的统一步伐是有一定影响的。
对赵国来说,可惜的是,两位名将,廉颇、李牧都是被赵国所打压,逃亡的逃亡,冤杀的冤杀,终致亡国之祸,可以说战国时期,任何一国,因为某一位君主的强悍而走向强大都不足以称霸,而是要连续几代君王的努力,才可以,战国时期,只有秦国实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