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明朝正德年间一口棺材发生无法解释的诡异现象

  明朝武宗正德八年(公元1513)七月,南京礼部侍郎储巏在工作岗位上病逝,享年57岁。储巏(1457年—1513年),字静夫,号柴墟,明直隶泰州(江苏泰州)人。他自幼聪慧过人,被人称为“神童”,而且为官清正廉明,深受百姓和同僚爱戴。

  据史料记载,储巏临死之前,儿孙围绕床前,问他有何心愿未了,当时褚巏已经不能说话,勉强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八个大字“国恩未报,亲养未终”,然后就去世了。到了世宗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亲自给褚巏赐谥“文懿”,并且追赠他为礼部尚书,敕建祠堂牌坊!可见此人乃是真正的忠臣孝子。

  储巏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储灏将他的遗体运回了老家。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

  ,褚灏暂时将其父储巏的棺材安葬在一所临时墓地,然后开始修建正式的大墓,这一修就是一年,一年后,也就是正德十二年

  (公元1517年),褚灏将父亲褚巏的棺材从临时坟墓挖掘出来,准备改葬。

  谁知当储巏埋了一年的棺材被取出来的时候,人们都被惊呆了。原来储巏的涂了红漆的棺材已经变得黝黑如铁,而且上面竟然生成了天然的图画。棺材前面的图案是奇松怪石,两边则是两根竹子,枝叶兼具,栩栩如生。

  左侧的图案是一株古朴的梅花,夭矫苍劲,树梢还有几朵梅花。棺材右侧也是一株古雅潇散的梅树,但是只有枝干,却没有花朵。棺材的后面隐隐浮现了花纹,但是还看不清楚是什么图案。储巏的家人看到这一幕,好奇之余极为震惊,因为这太诡异了,于是将此事禀告给了泰州的知府。

  泰州知府听说之后,骑着马就飞奔过来查看。知府为了验证棺材上的图案不是人为的,就用刀子削去一层图案,却发现那些图案竟然深入棺材的木质深处,由此看来果然是天然形成的。此时附近的老百姓都听说了储巏家的怪事,纷纷前来观看,挤得水泄不通,认为这是神迹。

  储巏的儿子褚灏认为这是父亲在天之灵的保佑,于是拿来纸张墨汁,将棺材上的图画全部拓印了下来,然后装裱成画,藏在了自家的家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