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很少与西方列强发生战争?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洋务运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国晚清时期发起的洋务运动,主要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在这段时间里,西方列强和中国发生的战争并不多。真正大型的战争,只有清朝反对沙俄入侵和阿古柏叛乱的战争,还有中法战争。而且这两场战争,事实上还算得上是清朝的胜利。
那么,为什么在洋务运动期间,清朝很少和西方列强发生战争,所打的战争还能够勉强胜利呢?这与整个洋务运动,是不是有直接的联系呢?
应该说,这确实与洋务运动有直接的联系。
西方列强在入侵中国的时候,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吞并中国。这和西方政治体制是密切相关的。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对中国的掠夺。因为那时候他们正处在工业革命发展时期,对于他们来说,资源、人力、市场这三者对于他们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清朝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同时也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因此,如何打开中国的国门,掠夺中国的资源,开拓中国的市场,对于西方列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当时清朝不抗拒,愿意让他们自由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同意把他们的商品拿到中国来倾销,打开中国的市场,他们和中国之间的战争,应该是不会打起来的。
不过,毕竟西方的这些资本家们,他们是唯利是图的,所以他们在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以及打开中国市场的时候,对于中国来说,并没有公平可言。如果能够花费更少的钱,获得更多的资源,他们当然更愿意。或者说,如果他们的商品能够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润,也是他们更愿意的。
也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唯利是图的本性,使得他对中国资源的掠夺,毫无节制。而且他们更喜欢把更赚钱的鸦片卖给中国。因为鸦片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鸦片这种东西,一旦有人上瘾,他们就离不开。这样一来,鸦片就成为他们的刚需品。就相当于粮食,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刚需品一样。
一方面西方的这种工业和商业模式,与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是不协调的;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唯利是图的做法,把鸦片卖给中国的做法,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的灾难。所以中国和西方才会发生鸦片战争。而最终以清朝失败,割地赔款结束。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的许多有识之士,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明白了自己落后的原因,知道如果一直固守中国的农耕文明方式,只可能越来越落后。所以他们才开始寻找一条让中国发展和强大起来的路。
这时候他们也就开始了洋务运动。他们开始开采矿山,建造工厂,包括建造兵工厂等等。他们开始按照西方列强的工业革命发展模式来进行操作。
同时他们还大量选派学生出去留学,选派官员外出考察,以此储备更多的人才。
清朝发展洋务运动,对于西方列强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使得清朝和西方列强在经营模式上趋于一致。经营模式趋于一致,因此西方人和中国人在做生意的时候,自然就更顺畅一些。既然做生意比较顺畅,因此就没有必要拿着枪炮来打中国了。毕竟用军事解决问题,自身的开支也是非常大。而且并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打败清朝。再加上清朝在平定新疆叛乱及中法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所以他们就很少和清朝发动战争了。
但是,为什么后来这个战争又打起来了呢?
主要的原因,一是清朝虽然发生了洋务运动,但是这种洋务运动只是形式上的,和西方列强的工业革命比较相像。而清朝人的思维,并没有发生更大的转变。就算输出了一些人才进行培养,但是短期内也不可能改变那时候中国人的思维。所以清朝和西方列强的矛盾,才会逐渐加剧。二是由于当时日本入侵中国,和西洋列强的入侵形式还不太一样。西洋列强因为隔得比较远,他们土地索求的愿望不是很强烈,而日本人的土地索求愿望非常强烈。这也就打断了西方和清朝的交往节奏。三是民间反抗情绪变得异常强烈,尤其是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再次改变了西方列强的对华策略。
所以,西方列强又开始大肆入侵中国,庚子年甚至八国联军一起入侵。
而这样一来,洋务运动也仓促结束了。中国和外国列强之间,又回到了之前的那种战争对抗状态。